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曹魏第一謀臣」荀彧:一生初心,一世風骨

一個新時代的登台,意味著一個舊時代的謝幕。

三國時期,逐一登場的各路英豪都想爭當新時代的主宰,去推倒那奄奄一息的大漢王朝。

然而,有一個人卻選擇站到舊時代的一邊。

他「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竭盡一生都在為大漢王朝的復興而勤勉努力,甚至不惜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就是荀彧,大漢王朝的殉道者,士族風骨的衛道者。

一汝潁多奇士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

無論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他們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雄才大略,同樣也離不開人才的盡心輔佐。

說到人才,則不得不提到潁川——三國時期的人才孵化基地。

潁川作為黃帝與大禹的故鄉,自秦漢設郡以來,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

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悠久的文化薰陶,使這片土地成為孕育人才的沃土。

公元163年,潁川郡當地的望族荀氏迎來了一個新生命。

作為父親的荀緄給這個孩子起名為「彧」,取其「文采博眾,談吐文雅,有教養」之意。

這個名字也恰恰概括了荀彧的一生。

荀彧不僅「為人偉美」、「清秀通雅」,而且博學多才,見識卓越,是個才貌雙全的好兒郎。

雖然他已經足夠出色,不過,當時的世家子弟都是需要鍍金的,而鍍金的方式便是得到名士的點評。

這對於潁川荀氏來說,真就不算什麼難事,因為他們家的親朋好友都是「當世名流」,要想得到一句讚美還不是輕而易舉嗎?

大名士何顒一見到荀彧,便驚嘆道:「王佐才也」。

如此一來,荀彧聲名日隆,很快就舉孝廉,步入仕途

但進入仕途的荀彧並不快樂,因為他很快便親身經歷了東漢王朝的至暗時刻。

董卓帶兵入京,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這般忤逆之行徑衝擊了荀彧忠君愛國的三觀,他預感到這個王朝將會迎來一場巨變,而他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荀彧果斷辭官回鄉,回到鄉里,他就對鄉親們說:「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

然鄉人們安土重遷,都不願離開家鄉,荀彧只好獨自帶著宗族遷至冀州,投奔潁川老鄉冀州牧韓馥。

後來,冀州被袁紹所得,荀彧一時間成為袁紹的座上賓。當時潁川士族大多投奔了實力較強的袁紹,比如荀彧的弟弟荀諶以及同郡的辛評、郭圖都在袁紹帳下任職。

不過沒多久,荀彧就看出了袁紹的真面目——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不足成大事。

所以當弟弟和老鄉挽留荀彧一起為袁紹效力時,荀彧婉言謝絕了。他不願將漢室的未來,宗族的興衰押在一個沒有希望的人身上。

在眾多豪傑中,荀彧將目光瞄向了曹操。

當然,荀彧也不是隨便就選擇了曹操。當年評價荀彧的大名士何顒,同時也評價了曹操:「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言猶在耳,令荀彧下定決心,去看看這曹操究竟是怎樣的人,於是荀彧拖家帶口來到了曹操處。

這讓曹操大喜過望,趕緊拉過荀彧的手,對他說:「吾之子房也。」

荀彧來投的意義是相當大的,因為潁川荀氏是當時世家大族的風向標,荀彧的投奔,意味著以後會有更多的名士來輔佐自己。

如此一來,曹操怎能不喜?

要知道,荀彧在以後為曹操效力的時候,推薦了一系列人才,比如荀攸、鍾繇、戲志才、郭嘉、陳群、司馬懿等人,都是名揚天下的智謀之士。

而對荀彧來說,能在29歲的年紀找到可以發揮的平台,又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二運籌帷幄中

荀彧剛到曹操身邊,就表現出了運籌帷幄的大局觀。

當曹操詢問如何對付董卓時。

荀彧建議曹操向東經略,不用去管董卓,因為他會自取滅亡:「卓暴虐已甚,必以亂終,無能為也」。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董卓就被呂布所殺。而潁川也被董卓餘黨掃蕩了一遍,「殺略男女,所過無復遺類」,正應驗了荀彧當初的預言。

荀彧不僅給曹操帶來了發展規劃,還帶來了忠誠的種子。

向東發展的曹操迅速占據兗州,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在征討陶謙時,曹操帶走了大部分兵力,兗州城防空虛。

營中的陳宮、張邈見城中空虛,欲與呂布裡應外合攻占兗州。一夜之間,兗州幾乎全境倒戈,曹操手上只剩下鄄城、東阿、范縣、東郡幾個城池。

好在荀彧及時察覺,即使面對如此不利局面,依舊沒有放棄站在曹操這一邊,他立刻調回夏侯惇,以霹靂手段穩定了軍心。

以荀彧為首的坐鎮後方的班底,經受住了創業時期最嚴峻的考驗,而這考驗的不只是謀略、機斷、膽識,還有忠誠!

不是忠於曹操個人,而是忠於大漢天下。

當時董卓舊部李傕、郭汜二人發生內訌,漢獻帝趁此機會出逃,下詔各路人馬勤王。

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軍內部發生了爭執。多數人認為漢獻帝是一個燙手山芋,不支持迎回天子,曹操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這個時候荀彧站了出來,他認為曹操理應迎回漢獻帝,他解釋道:「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

荀彧的一席話點明了其中利害,代表了潁川士族的心聲,也透露著對曹操的希望,希望他以後成為拱衛漢朝的大略雄傑,大德英俊。

曹操認為荀彧之言有理,親率大軍進抵洛陽,奉迎獻帝遷都許縣。

荀彧的這一建議是遠見卓識的陽謀,從此讓曹操獲得了政治上的主動,也讓漢獻帝不再流離失所。

風雨飄搖的大漢,在荀彧手上獲得了暫時的安寧。

公元199年,曹操與袁紹會戰於官渡。

大戰前夕,曹袁雙方強弱的對比一目了然。曹操陣營中許多人都認為袁紹無法戰勝,甚至還有些人偷偷寫信給袁紹表明願意投降,就連曹操自己也毫無信心。

但就在這個時候,荀彧站了出來,他堅定地對曹操說道:

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

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

袁紹的謀臣武將,在荀彧眼裡不過爾爾,他甚至還預測了這些人最終的命運。

而最令人佩服的是,這些預測竟都一一成真了。

神預測!這才是傳說中的「神預測」。

在荀彧的大力支持與多方謀劃下,曹操最終大破袁紹,一統中原。

可以說,如果沒有荀彧,那官渡之戰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三丹心照汗青

荀彧雖然功勞極大,但從沒有居功自傲過,他一直都是一個大德君子,而非一個謀士那樣簡單。

建安八年,曹操表奏荀彧為萬歲亭侯,並在給漢帝所上的表中,贊其:「慮為功首,謀為賞本」、「睹勝敗之機,略不世出」。

曹操的評價可謂中肯,可荀彧卻以自己沒有戰功而推辭了這份賞賜。

曹操又立馬給荀彧寫信勸他接受,在信中深情說道:

「與君共事以來,立朝廷,君之相為匡弼,君之相為舉人,君之相為建計,君之相為密謀。」

在曹操壯大的艱苦歲月里,荀彧確如他的張良一樣,發揮了重要作用。只可惜,張良與劉邦終身相得,而荀彧卻和曹操分道揚鑣了。

其實,他們二人一直存在著根本上的分歧。曹操胸懷霸業,對漢室也並非一忠到底,而荀彧則希望匡扶漢室,一生漢臣。

一個是權臣,一個是忠臣,他們終究無法同去同歸。

在有外部敵人的時候,二人勠力同心,一同抗敵。但在曹操破呂布、降張繡、滅袁紹、定劉表、敗馬騰之後,隨著其政治野心越來越大,荀彧已經開始憂慮了。

建安十七年,曹操授意軍師祭酒董昭製造進爵魏公、加九錫的輿論。為了試探一下群臣的反應,曹操就此徵求了一下荀彧的意見。

本以為荀彧會贊成自己,卻沒想到碰了一個大釘子:「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您起兵是為了匡扶大漢,我幫您也是為了匡扶大漢,你現在怎麼能夠這樣做呢?

這就是荀彧的「心」,匡扶大漢之心。

有人說,荀彧其實才是三國時期的二號謀臣,足以與諸葛亮比肩。他與諸葛亮一樣,都是政治家,都是理想主義者,而非簡單的政客、謀士。

諸葛亮鞠躬盡瘁輔佐劉備,無非是為了「興復漢室」;同樣,荀彧輔佐曹操,也是為了藉助曹操的力量,尊王攘夷。

而現在,這個理想就要破滅了,自己竟然選錯了人,這怎能不讓他失望、憤怒,所以他要儘自己最後的一點力量,反對曹操的狼子野心。

曹操沒有想到,往日裡與自己共謀一心的荀彧,竟然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唱反調。他雖「心不能平」,卻也無法直接對荀彧下手。

荀彧作為士族的代表,影響很大,他「德行周備,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為儀表,海內英雋咸宗焉。」

更何況,他還是陪伴了曹操十餘年的親密戰友,即便心中再怎麼不滿,曹操也舍不下這份情誼。

據《三國志》記載,荀彧最後是心憂成疾,得病而亡的。

不過,《魏氏春秋》對荀彧的死給出了另一種說法: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盒,見盒中空無一物,而後服毒自盡。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荀彧自知對於曹操來講,就如同這空盒一般,再無他用,以死明志是他對曹操最後的抗爭。

就在荀彧死後的第二年,曹操自稱魏王,但也僅僅是「魏王」而已,他終究不敢跨越雷池,篡漢稱帝,這也算是對荀彧政治理想的一種回應吧。

喬治·愛略特曾說:「理想與現實之間,動機與行為之間,總有一道陰影。」

荀彧的一生,渴望匡扶漢室,雖功敗垂成,但他的風骨品性,為世人在碑文上留下了「瑰姿奇表」的稱讚,在詩詞中留下了「荀令衣香」的美談。

一生初心,一世風骨,是非成敗,青山依舊。

荀彧終究沒有違背自己的初心,活成了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里,底色最純粹的一個人。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03/165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