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Facebook 大宕機:遠程工作的一曲悲歌

都是「遠程」惹的禍?

2020年5月,美國的疫情開始急劇升溫。當時 Facebook表示,關閉公共辦公空間,所有有條件的員工都需要在家工作。而這一措施是短期、臨時性的措施,待疫情受控,辦公室重開後,將僅允許某些員工,尤其是最資深、最有經驗的員工長期遠程工作。

時隔一年,Facebook在今年6月9日更新了政策,將長期遠程辦公的許可範圍擴大到任何有能力在家完成工作的員工。

扎克伯格寫道: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了解到,員工在任何地方都能完成良好的工作。我更樂觀地認為,遠程工作有可能大規模進行,尤其是在遠程視頻和虛擬實境不斷改進的情況下。」

自然,無法遠程完成的工作崗位通常包括那些在硬體設備或數據中心的工作。但從今天這起事件的情況來看,很顯然就連數據中心和閘道器的崗位,也有一部分已經在「遠程」了。

扎克伯格還表示,Facebook將開始允許員工跨越國境線進行遠程工作。Facebook將允許美國員工要求在加拿大、英國和歐盟的遠程工作。到2022年1月,公司將允許員工在歐洲七個國家之間永久流動。

據統計,Facebook的勞動力總數約為6萬人,全美絕大部分辦公室在9月初以50%的容量重開,按計劃10月要全面開放。

Facebook並不是唯一一家選擇更深入擁抱遠程辦公的科技巨頭。具體到它本身,其理由一方面是疫情的常態化、長期化以及來勢兇猛的變種,另一方面是 Facebook的業務範圍本身就包含讓人們遠距離溝通的含義。以 Oculus為載體的增強現實和所謂「元宇宙」服務也在其規劃之中,它本身就計劃創造一個跨越物理距離和國家邊界的網絡領地,而自家員工的率先啟用,正好可以做一個內部演練。

直到此時,人們主要關注的還是遠程辦公是否會影響效率的問題,以及是否可以全面模擬和替代現場辦公的體驗,及產生所謂「化學反應」。

扎克伯格說,想要在 Facebook辦公室工作的員工,將被要求至少有一半的時間來上班。這是為了確保辦公室保持活力,並確保進入辦公室的員工充分利用空間,成為社區的一部分。此外,他們還計劃為辦公室和遠程人員組織定期的現場聚會,以維護同事關係。

另外值得關注的問題還包括工資。遠程工作很容易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老家辦公,拿北京的工資」或者「在泰國工作,拿矽谷的工資」。企業當初為員工制定的薪資一般都結合了當地物價和住房成本(如果租房補貼不另計的話),所以長期遠程意味著需要與員工協商一定程度降薪。但考慮到不同人工作節奏和偏好的不同,從工作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員工和公司往往也都願意接受改變。

從今天開始,人們將不得不思考在這些問題之外,一個更基本的原則性問題:如果連不上遠程辦公所需的網絡基礎設施該怎麼辦?

這一問題此前只是在 Zoom會議期間才被提起,因為各人所處的網絡環境和相隔距離不同,直到疫情爆發一年多後的今天,開一場語音或視訊會議依然可能是一場折磨。一張網圖說,現在上班開會的感覺有點像「招魂」。

不過,我們有微信群和釘釘群們啊。雖然語音視頻略顯奢侈,但在群里各自發語音消息片段,乃至直接打字,早就被我們視作日常操作,不可能出問題的。在這個意義上,微信們也儼然成了跨越物理網絡、跨越國界的電信營運商,是名副其實的基礎設施。

這次,就是這種我們看作完全不可能掉鏈子的服務出了故障。

被刻意忽略的風險

起初的一兩個小時裡,人們還只是在隔壁 Twitter上轉發梗圖調侃。越到後來,大家就越有點笑不出來了。

很多人猛然驚醒,發現他們和生命中交往最頻繁的同事、朋友乃至相隔兩地的家人,彼此聯繫方式就只剩下在線這一種,電話號碼也許是幾年前的,說不準換了號。如果就此一別,真就不知何時能再相見。

在充滿挑戰的疫情時期,作為國際版「微信」的 WhatsApp讓世界各國的人們與身邊社群保持聯繫,也因此做出了很多獨特的貢獻,很多重要的活動沒有它都是不可能完成的。WhatsApp官網就列舉了一部分:

印度「契約勞工」制度的倖存者通過 WhatsApp群組分享疫情信息,解決同伴受教育程度低,消息閉塞的困難;

巴基斯坦一個 WhatsApp群組籌集了2100萬盧比,幫助弱勢群體;

約旦的就業促進計劃使用 WhatsApp幫助女性找工作;

敘利亞難民營的教師們在 WhatsApp上與家長共享視頻課程;

一群義大利市長通過 WhatsApp相互掌握實時動態,該國那不勒斯的小學在停課期間用 WhatsApp發送家庭作業;

巴黎的醫療人員組成 WhatsApp群組,隨時更新當前醫院病床、資源等信息;

對許多人來說,不能訪問 Facebook只是帶來不便。但是對於開發中國家的一些小企業來說,沒有其他可靠方式與客戶溝通,這可能是一個嚴重問題。

印度擁有3.4億 Facebook用戶,是全球最多,WhatsApp也是該國個人和企業溝通的重要工具。研究公司 eMarketer稱,印度有近4.9億 WhatsApp活躍用戶。

這兩大平台不僅承擔中國「微博」和「公眾號」的角色,可以宣傳商品,更可以如「小程序」般作為網店銷售產品。成千上萬的印度企業被迫停業,而相關顧客也沒法網購生活必須品。

在巴西,政府官員甚至教育系統都在使用 WhatsApp。學生可從 WhatsApp接收考試成績。醫院也使用 WhatsApp預約掛號和遠程會診。

長達6小時的服務中斷,讓扎克伯格本人的紙面財富縮水了60億美元,但由於 WhatsApp、Messenger和 Instagram等工具為全球政府、商家、慈善機構、社區和普通人與人之間聯繫帶來的損失,恐怕難以估量。

這次物理層面的宕機,鮮明體現了遠程辦公依賴一個脆弱的基礎架構,它因為缺乏備份而顯得脆弱。越多的冗餘備份當然是越安全,但也讓使用者疲勞,因此人們總想拋棄安全保障的枷鎖「裸奔」。

如同 Facebook滑稽的公司內網設定一樣,這家科技巨頭同樣為世界各地的人民提供了另一個脆弱的架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社交媒體工具,尤其是 Facebook系產品的依賴已經難以擺脫。

即使如部分美國參議員堅持的那樣,將 Facebook等科技巨頭分拆,情況可能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因為這只會造成開發產品的公司實體變更,而不會改變人們總喜歡往單一平台聚集的意願。

無論 Facebook的故障是由無心失誤、人為操控還是惡意代碼造成的,一個公司的暫時停擺能夠影響全球跨越國界的如此多的網際網路用戶,這令人不安。這向人們展示了,支撐後疫情時代全球化運轉的國際網際網路生態系統是多麼脆弱,而新的風險幾乎近在眼前。

人類歷史上,已經多次有過同類的教訓: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從侵略小國開始,逐步偷襲蘇聯、鯨吞法國、劍指英吉利;

9/11前美國政府已經獲得相關情報;

2008金融海嘯前房產泡沫徵兆已經相當明顯。

甚至聚焦到資訊安全領域,也同樣如此。今年5月,美國科洛尼爾燃氣管道公司(Colonial Pipeline,又譯「殖民管道」)遭遇勒索軟體襲擊,一度關閉了橫跨多州的輸油大動脈,在支付約為4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贖金後得以恢復。

然而常見的惡意軟體、勒索軟體襲擊都是可以通過更新企業電腦的安全軟體,嚴格員工的安保措施,升級到最新版作業系統等基礎方式來預防的。微軟相關人士在解釋為什麼 Windows11強制提高了硬體要求,讓一些3~5年歷史的機器也無法升級時說:

「我們從 Windows10中學到的是,如果你讓安全設定變得可有可無,人們就不會把它們打開。這是一個很大的教訓。」

風險就在那裡,警告從未缺席。但因為有其他迫在眉睫的問題,風險和警告一直被人們刻意忽略,直到最終爆發。

網際網路是一個脆弱的生態系統,建立在全球海底電纜和分布式伺服器網絡之上。人們很容易忘記,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一個概念網絡,乃至無實體的「元宇宙」,它們都建立在物理基礎設施上,這很重要;由誰控制這些基礎設施,更為重要。

既然人類的抱團社交天性,可能註定了他們難以接受「狡兔三窟」式不停更換社交媒體服務商,戒斷 Facebook、Twitter、YouTube或其它任何集中式的單一服務,成本太高,似乎也沒有必要;那麼,這些巨頭自身和位於其上的監管部門,也就同時被賦予了更大的責任。因為他們的目標已經超越了企業的穩健盈利,而是以此為生的億萬民眾、中小企業的衣食所系。

社會正更嚴厲地審視巨頭們是否能盡到社會責任,保障基礎設施的平穩運行。如果不能,政策將很快轉向到加速競爭,打破壟斷,提供替代方案,加強監管。這正是現在各國都在做的事情——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都不應該變得「大而不能倒」。

Facebook修好網絡以後沒過幾個小時,其前員工控訴公司「只顧賺錢,不管公共利益」的國會公聽會也順勢開幕了。照例,我們還會聽到自法務副總裁到扎克伯格本人的反駁;但其斷網事件本身,比其它任何材料都更雄辯地說明,人們需要對大平台始終保持警惕,並限制它們進一步侵占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讓我們在事實上變得失去其它選擇。

也許,每個人面對這種警惕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跟自己微信群里素未謀面的好友和同事們,交換一個其它類型的聯繫方式。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航通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09/165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