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專家揭中國電荒內幕:中國不缺電 禍在中南海

專家表示,這次全國性電荒並非缺電限供,而是人為拉閘限電,是中南海下達的政治命令所引發的。

專家表示,這次全國性電荒並非缺電限供,而是人為拉閘限電,是中南海下達的政治命令所引發的。圖為2021年10月13日,北京的一處電網。中國各地持續大範圍拉閘限電,對民生和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專家表示,這次全國性電荒並非缺電限供,而是人為拉閘限電,是中南海下達的政治命令所引發的。

程曉農:限電運動源於中南海

今年9月中旬以來,中國江蘇、廣東、雲南、浙江等二十多個省份相繼限制用電。儘管官方將「保供電」提升至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但缺電情況仍在持續。

官方的解釋是,缺電是因為煤炭漲價使發電廠出現虧損,缺乏生產積極性,導致發電量不足所致。為推升發電量,中共發改委10月12日發布電價改革通知,允許電價按市場情況上漲,工業電價最高可上漲20%。其中,高耗能企業電價上漲不受限。

不過,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博士10月8日撰文指出,這次全國性的限制用電運動,出自中南海的命令,實際是人為拉閘,而不是缺電限供。

9月11日,中共國家發改委下發《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的文件,發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文件規定:中央政府設置了每年的能源消費總量指標,並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解下達能耗雙控5年目標,要求各地政府確保完成目標。

程曉農表示,這個文件說明中共根據以往各地政府轄區內用電的數據,設定了每個省市的年度能源消耗上限,責令不許突破。這是中央政府下達給各級地方政府的命令,屬於強制性行政任務。地方政府必須按照這個設定的用電上限,來控制本轄區里企業的用電,直到中南海設定的全國性目標實現為止。隨後不同地區就開始了「運動式」的停產限電。

程曉農指出,這個文件並非保密文件,官媒也報導過,但是誰也不敢把限電、斷電的責任推給中南海。

他表示,由此可見,這次全國範圍的拉閘限電,不是電力供應部門本身出了問題,而是中央政府用行政強力,把拉閘限電作為政治任務下達,搞全國「一刀切」的結果。

他在文章中稱,中央政府把用電限額分解到各省,每個省算完帳以後,就制定出了各自的限制用電時間長度,各地都不一樣。

據台灣《財經新報》梳理:陝西省規定,限制供電到年底;寧夏區規定,高耗能企業停電30天;河南省規定,部分加工業停電21天以上;重慶市宣布,限制用電的截至日期未定;廣東省規定,每周停4天;山東省規定,每天停電9小時;江蘇省規定,今年最後3個月裡工作日半數停電;浙江省規定,每個季度停電20-30天。

程曉農表示,從這些亂七八糟的規定中可以看出,中共下發了那個文件以後,中南海算是完成了限制用電的目標,至於各個省怎麼規定,中央政府並不打算具體干預。

他表示,總而言之,哪裡用電最多,限制用電的壓力也最大。具體到每個地級市,情況就五花八門了。如耗電特別多的大企業,就斷掉這幾家企業的電;沒有可以拉閘的用電大戶,如瀋陽市就切掉了居民家庭和商鋪的電源,甚至連馬路上的紅綠燈一起都斷電。而中共的媒體還千方百計要掩蓋真相,告訴民眾說,不是政府拉閘,而是供電企業遇到困難。

王維洛:政策矛盾官員躺平

針對中國電荒問題,德國CORS工程事務所工程師王維洛也認為,這不是中國電力不足和煤炭缺乏導致的,實際是中共的政策互相矛盾,令下面的這些官員很不滿意,因此集體躺平抵制。

王維洛對新唐人說,「中國的電是足夠的,中國的一個官員說的,用我們現在的這個發電機,我發一倍的電我都能發出來的,只不過是不去發。中國也不缺煤,中國的煤炭資源在世界上排名大概是第三。」

他表示,實施是中共的政策互相矛盾,令這些官員很不滿意,「你上面說怎麼幹?你上面發互相矛盾的(指令)。我就照著你互相矛盾的去干。你剛說往東走,我跟著往東走,你說往西走我也跟著往西走。指令打架了,不是我的事情,所以大家都躺平。」

王維洛說,其實中共政府只要拿出一點錢來就可以彌補電廠的損失,可現在它拿不出錢來,所以讓老百姓來承擔。「現在暫時還沒有把加價的錢擴大到生活用電上。現在還只是停留在工業用電上,但是工業用電就導致了工業品的成本上升,那最後還是要你老百姓來買單。」

「怠政懶政」成中共政權另類危機

近年來,官員「怠政」、「懶政」成為讓當局無計可施的政權另類危機。程曉農博士曾對《美國之音》分析說,自習近平當局反腐以來,中共官員出現消極怠工的反彈情緒。

尤其在當局陷入貿易戰困境之際,中共黨內有三種人讓習近平難以入眠:一是看笑話的,二是不作為的,三是盲幹的。而習對官員的離心離德也心中有數。

程曉農認為,中共官場目前這種狀態,中共這架破機器已經指揮不靈,地方官員的不做為,只會讓經濟繼續大滑坡,從而引發政治風險。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新唐人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4/165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