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秦檜最信任和倚重的黨羽 竟不惜得罪太后

秦檜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奸臣之一,專權十九年期間除了殘害忠良、貶黜異己、賣官鬻爵之外,還大肆植黨營私,甚至一度出現「舉朝無非秦之人」的局面,但是秦檜對自己的黨羽也並非完全信任,稍有忤逆,就會把他們貶出朝廷,其中,真正讓秦檜絕對信賴的黨羽只有一個,他就是王次翁,此公為了討好秦檜,竟不惜得罪宋高宗的生母韋太后!

王次翁,字慶曾,濟南人,號「兩河先生」,北宋徽宗崇寧年間進士,靖康之變後,隨宋高宗南渡,除廣西轉運判官,期間,與皇帝論事不合,出知處州,王次翁主動請求祠祿官,歸寓婺州(今浙江金華)。

呂頤浩出任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時,舉薦王次翁為參謀官,但兩人志向、觀念皆不合,很快王次翁便主動請求致仕,返回婺州居住。

紹興年間,秦檜被宋高宗重新召回朝廷,途經婺州時,王次翁認為秦檜將會飛黃騰達,前途無量,主動巴結討好,秦檜拜相後,投桃報李,將已經年過六十的王次翁薦入朝廷,先後提拔為吏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等職。

王次翁對秦檜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從此死心塌地追隨秦檜左右,成為其最信任的黨羽之一。

不久之後發生的一件事,由於王次翁的出色表現,迅速超越其他秦檜黨羽,躋身為秦檜最信賴的人!

第一次紹興和議後不久,金國主戰派發動政變,處死主和的完顏昌等人,隨即敗盟南侵,這次和議由秦檜一力促成,故金軍鐵騎南下後,秦檜遭到南宋官員、軍民的強烈抨擊,宋高宗也對辦事不力的秦檜頗為不滿,一時間,秦檜的宰相地位岌岌可危。

關鍵時刻,王次翁挺身護主,在宋高宗面前為秦檜辯解:與女真簽訂和議,也不全是秦檜一個人的主意,如今情況出現了一點小變化,就將秦檜罷免的話,新換上來的宰相不一定就能比秦檜強,而且新宰相上台後,定會排斥異己,任用親信,這樣折騰下去對國家沒有好處,還請皇上三思,不要被小人們的言論所誤導。「前日國是,初無主議,事有小變則更用他相,後來者未必賢於前人,而排斥異黨,收召親故,紛紛非累月不能定,於國事初無補。願陛下以為至戒,勿使小人異議乘間而入。」

王次翁這段話顛倒黑白,可謂無恥至極!但宋高宗卻然其說,就此打消了貶黜秦檜的念頭。

秦檜知曉事情的原委後,對王次翁的表現極為滿意,不久,即舉薦其為參知政事(副相)。

第二次紹興和議之後,依照和議條款,金國應當把韋太后送還南宋,韋太后即宋徽宗的韋賢妃,也是宋高宗的生母,宋高宗當時執意與金國議和,就是高舉孝字這面盾牌,來阻擋主戰派官員反對議和的唇槍舌劍。

親生母親南歸,宋高宗非常高興,對金國使者承諾,一定遵守盟約,絕不反悔,「太后果還,自當謹守誓約;如其未也,雖有誓約,徒為虛文」。

金國同意送回韋太后,並派遣完顏宗賢、高居安等官員扈從南下,宋高宗任命參知政事王次翁為奉迎使,和舅舅安樂郡王韋淵一起前往宋金邊境,迎接韋太后還朝。

韋太后一行四月離開五國城南下,六月抵達燕山府,此時,天氣已熱,金人畏暑,不願意繼續南下,韋太后明白金人的心思,擔心催促金人立即南下可能會引起不可預測的麻煩,就主動向金人稱病,請求等到秋天涼快之後再走,得到金人同意。

滯留在燕山府,韋太后夙夜難眠,擔心金國突然反悔,那樣的話,恐怕自己有生之年再也無法回到宋朝!

機智的韋太后想到了一個巧妙的方式:向金人副使借三百兩黃金購買禮佛用品,並承諾抵達南宋後加倍償還,金人副使欣然同意,得到黃金後,韋太后只買了一點佛事物品,其餘的全部上賞賜給隨行的金軍士兵。

影視劇中女真人形象

得到重賞的金軍士兵,都很高興,韋太后趁機慫恿他們立即南下,士兵們都沒有異議,於是,韋太后一行繼續南下,八月,已經抵達宋金邊境。

這時,金人副使要求韋太后先還錢,才能進入南宋境內,韋太后無力償還,不過,幸好奉迎使王次翁等人早已在邊境候駕。

韋太后遣人向弟弟韋淵借錢,韋淵不敢擅做主張,就向王次翁請示,但是王次翁卻不肯借錢,這倒不是王次翁吝惜錢財,而是他出發之時沒有得到秦檜的相關命令(秦檜並不知道韋太后向金使借錢之事),擔心秦檜誤會自己有向韋太后邀功的念頭,從而得罪秦檜,故一口回絕。「次翁以未得檜命,且懼檜疑其私相結納,欲攘其位,堅不肯償(6)」

金人副使拿不到錢,堅持不肯入境,就這樣,韋太后又在邊境上滯留了三天,雖然心急如焚,韋太后卻無計可施,心中應該已經把王次翁的祖宗十八代全都問候過一百遍了。

最後,還是隨行的秦檜妻兄王出面,借錢給韋太后,金人副使得到錢後,遂同意入境。

韋太后渡過淮河繼續朝臨安進發,宋高宗也親自趕到仁和縣的臨平鎮奉迎母親,見到母親,宋高宗喜極而泣。八月,到達臨安,韋太后入居慈寧宮。

見到宋高宗之後,韋太后狠狠地告了王次翁一狀:「王次翁大臣,不顧國家利害,萬一有變,則我子母不相見矣。」宋高宗聞言暴怒,打算處死王次翁,「欲暴其罪誅之。」

王次翁回到臨安後,先跑到秦檜府里匯報此事,稱自己沒有得到秦檜的命令,不敢私自做主,「以未嘗稟命,故不敢專」,秦檜大喜,知道王次翁對己忠心耿耿,竭盡全力設法營救王次翁。

秦檜舉薦王次翁為金國報謝使,讓他先到金國暫避風頭,「奏為報謝使以避帝怒」。

王次翁出使金國回來,被舉薦為冊寶副使,但宋高宗依然厭惡他,秦檜無計可施,只好勸他致仕以避禍,於是,王次翁「遂以資政殿學士奉祠,引年歸,居明州」。

王次翁離開朝廷後,秦檜並沒有忘記這位對己忠心的黨羽,不斷派人送錢送物,「饋問不絕」

紹興十九年,王次翁去世,年七十一,贈宣奉大夫。

秦檜對自己的黨羽並不十分信任,專權十九年間,先後更換了28個執政,「自其獨相,至死之日,易執政二十八人」,這些執政,任職時間大多在半年左右,最短的僅有一個月,而王次翁卻能任參知政事長達二年零九個月,如果不是被宋高宗厭惡,時間可能會更長!

由此可見,王次翁在秦檜心目中的地位,確實非同一般!故《宋史》稱:「檜擅國十九年,凡居政府者,莫不以微忤出去,終始不二者,惟次翁耳!」

對秦檜的提拔之恩,王次翁始終堅持「湧泉相報」,甚至不惜得罪皇帝生母韋太后,也不敢開罪於秦檜!當然,由此也可以看出「挾虜勢以要君」的秦檜在當時的權力之大,當世無人能出其右,難怪只有在秦檜死後,宋高宗才欣然說道:「朕今日始免膝褲中置匕首矣!」

王次翁和秦檜沆瀣一氣,禍國殃民,註定遺臭萬年!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三樓老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8/166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