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港消費報導獎20年首停辦 記協:對單方面決定感失望

「消費權益新聞報導獎」已有逾20年歷史,於新聞界有相當地位,而舉辦目的旨在嘉許相關報導,同時提高消費者意識。

香港再有法定機構疑不敵壓力「跪底」。消費者委員會突然「煞停」與記者協會及攝影記者協會,所聯合主辦的「消費權益新聞報導獎」。記協及攝記協先後於周一(1日)及周二(2日)才收到消委會通知,對方稱要「檢討獎項成效」,故暫停今年活動。記協表示,對消委會單方面停辦感到失望。

北京的傳媒《大公報》周二(2日)搶先報導消息,另有一篇題為「消委會做得好」的評論。報導開首即指,記協及攝記協近年公然為「黑暴黃媒」護航;評論則指消委會與「反中亂港組織」記協合辦的消費報導獎,早已引起輿論。《大公報》指消委會周一(1日)已回複查詢證實消息,即該報有可能比記協更早得悉事件。文中亦點名指記協末日不遠,故消委會今次「割席」決定明智。

記協發新聞稿回應,指對消委會單方面決定感到失望。記協亦感嘆:「在今天的政治環境下,無數有價值的事物,將不免逐一消逝。但當他們於眼前化作飛灰,仍不免使人神傷。」同時期望今次暫停,並非代表消費新聞獎的終結,希望消委會在檢討過後,仍可以其「所能接受」的方式復辦賽事。

而記協主席陳朗升接受傳媒查詢,周一(1日)始獲消息人士通知事件,不過尚未知道獎項是否永久停辦。對於《大公報》批消委會與記協等組織合作,會影響獎項的公平公正,陳朗升回應指說法是「無的放矢」。

而攝記協會主席何家達亦指,對消委會的決定感到無奈及可惜。他認為新聞獎不涉政治,擔心停辦一事會引起寒蟬效應,導致其他新聞報導獎都會停辦。何補充,獎項歷史已逾20年,於新聞界有相當地位,而舉辦目的旨在嘉許相關報導,同時提高消費者意識。

消委會回復傳媒查詢確認消息,聲稱鑑於近年傳媒於線上線下均發展迅速,所以消委會與傳媒協作的活動都要與時並進,故決定全面檢視相關活動的形式。同時,會重新制定長遠計劃,檢視工作完成後,消費報導獎將以「全新面貌」與大眾會面。

2001年開始舉辦的「消費權益新聞報導獎」,鼓勵了新聞界發掘更多消費權益相關新聞,過去如「牛丸冇牛肉」、「護老院脫光長者洗澡」等獲獎報導,都有助市民認清自身權益。而歷年得獎者遍及行內大小機構,不論背景或立場,體現「好故有好報」的原則。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02/166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