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被取消最惠國待遇 對這類產業的影響極大

再多32個國家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中國海關近日發公告證實,歐盟、英國、加拿大等國將於12月1日起不再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GSP)。有學者估計,對中國整體出口貿易的衝擊有限,但勞密集和利潤低的產業將會加速撤離。

再多32個國家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中國海關近日發公告證實,歐盟、英國、加拿大等國將於12月1日起不再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GSP)。有學者估計,對中國整體出口貿易的衝擊有限,但勞密集和利潤低的產業將會加速撤離。

中國海關總署近日發出公告,指自2021年12月1日起,對輸往歐盟成員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烏克蘭和列支敦斯登等地貨物,不再簽發「普遍優惠制度」(簡稱「普惠制」)原產地證書,而相關國家亦已不再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換言之,目前仍保留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的國家,只剩下挪威、紐西蘭及澳大利亞。

海關總署表示,普惠制不是永恆的。在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已開發國家必然會取消對其的普惠制安排,並稱中國從多國普惠制「畢業」,證明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具備一定的競爭力,「『畢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意味著一種『成熟』。」

「普遍優惠制度」(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是指已發展國家對開發中國家及地區的出口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給予的關稅優惠制度,在最惠國稅率基礎上,進一步給予進口關稅減免。

這次取消對華關稅優惠待遇的國家,大多為歐洲國家。(美聯社圖片)

這次取消對華關稅優惠待遇的國家,大多為歐洲國家。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中國在去年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有大陸媒體引述歐盟統計局表示,今年上半年,歐盟進口中國商品為2101億歐元,同比增長15.5%;歐盟向中國出口商品1126億歐元,同比增長20.2%。英國國家統計局亦表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首次超越德國成為英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

中國勞動密集產業將加速移到越南等地

台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周二(2日)接受本台訪問時,認為這次歐洲多國取消對華關稅優惠待遇,對中國整體出口貿易的衝擊有限,但會影響一些毛利低及需要大量勞工的產業。他估計,這些受影響的工業產業,或將加快遷移其生產基地至越南、非洲等地。

自1978年普惠制實施以來,先後有40個國家給予中國普惠制關稅優惠,但目前仍保留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的國家,只剩下挪威、紐西蘭及澳大利亞。(路透社圖片)

曾志超:「衝擊最大的就是毛利很低的產業,像是紡織業,或者需要大量勞工的產業。但如果說它本身附加價值比較高的產業,即使增加關稅的話,衝擊也不太明顯,例如半導體產業。今天有了這個關稅變動之後,低毛利或低技術的產業,高勞力密集的產業就會移轉的更快。」

政治學者:關稅已非開發中國家最關心範疇

香港政治學者鄭宇碩亦認為,新變動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有限,並指出開發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上最關心的問題已不是「關稅」,而是如何達致貿易便利化。

鄭宇碩:「目前這個階段,關稅已經不是開發中國家最擔心的問題。有關這些出口(貿易)的問題,開發中國家最關心的是貿易便利化,也就是說過關方面的程序、到關的手續,有關出入口的技術性標準、檢測認證的制度等,她們會希望(已發展國家)能儘量給她們方便。」

鄭宇碩又說,已發展國家取消對中國的關稅優惠是早晚的事。他解釋,中共雖然聲稱自己是開發中國家,但一方面接受已發展國家的發展援助,另一方面又向非洲等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大量援助,令已發展國家需重新檢討對華的關稅政策,包括瑞士在2014年已取消對中國最惠國待遇;2019年日本亦宣布取消;今年則到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宣布取消。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03/166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