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丁咚:不選邊站的"選邊站" 東協歷史性接納澳洲的警示

中美競爭進入如火如荼階段,稍早前兩國元首通過視頻會晤就管理日益激烈的競爭及相關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討,並達成一些共識。

東協被視為兩國競爭的重要「戰略戰場」。它由東南亞十國組成,在它成立以來的相當長時間裡並未進入國際秩序的焦點位置。

然而隨著大國競爭時代的到來,它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而且往往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以其功能和實力,顯然無法發揮世界秩序關鍵一極的作用,但所有的域外大國,都聲稱要尊重東協的「核心」地位。

尤其是當超級大國這麼說的時候,就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其形象。

這對於相比較一個完整的國家來說相當脆弱的東協而言,既是喜事一件,又成為不可承受之重,各方都希望其傾斜於它。

東協的公開立場是,不希望輕易地在中美兩大國之間「選邊站」,而是希望找到一個平衡,「平衡中國和西方的關係」,並認為這是最符合其利益的行動。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話具有代表性。在稍早前舉行的中國-東協紀念峰會上,他重申了本區域國家希望與美國和中國都建立良好關係,不願選邊站的意願。

然而對於域外大國日漸廣泛介入的「是非之地」來說,要想完全中立、置身事外是幾乎不可能的,特別是在其充滿脆弱性、成員國高度多元的情況下。

作為東協的成員國之一,緬甸兩次缺席重要會議本身就是其多元性和脆弱性最生動的表徵。

所謂的「是非之地」,最主要的就是兩點,其一是南海主權爭端事關其成員國,其二是捍衛西太平洋的航行和飛越自由背後所隱含的海上戰略通道的自由通行權正成為美國實施大國競爭戰略的重要著力點,它們都是東協無法繞過去的。

東協的情緒最張揚之處體現於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中國-東協峰會期間的不和諧發言中,其他成員國可能會假裝對此輕描淡寫,但基於惺惺相惜的情結,一定會同情杜特爾特的立場。

這股子隱隱生發的情緒集中反映在東協對澳大利亞的「接納」上——比對中國早一天,與澳大利亞締結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澳大利亞為誰?

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盟友之一,大國競爭時代印太「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之一,引發國際風波的「AUKUS」成員國之一,換言之,是美國在印太最信任和可靠的盟友,左膀右臂——連日本都比不上。

然而這個國家雖然幅員廣闊,領土面積多達769.2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僅2569萬人,算是中等規模的已開發國家,其與東協關係的全面性肯定比不上美國和日本,為什麼在與中方締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前一天(甚至不到24小時),急匆匆地與其達成同樣的協定呢?

巧合的概率幾乎為零,可以肯定是東協方有意而為。

構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這樣的大事想必是經過東協與相關國家相當長時間談判而形成的成果,與澳大利亞和中國相差不到一天達成協定表明,東協早已作出了決定,但有意識採取了先行宣布東協-澳大利亞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次日再與中方宣布達成同樣的協定。

其耐人尋味之處就在於,東協幾乎同時與澳中締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貌似不偏不倚,但通過分先後次序這樣的方式,將本組織與域外國家締結這樣一個層級的關係「歷史性」的「第一次」給了澳大利亞,表達了自身的傾向性,即不選邊站隊的「選邊站」。

拉攏美國介入亞洲太平洋地區,在地區搞大國平衡,是東協的創始人之一、新加坡先總理李光耀的意思,」歐巴馬的「重返亞太」在此背景下得以實施。

對於東協來說,美國、澳大利亞這些域外國家,與其幾乎沒有任何利益衝突,包括領土主權、海洋自由、價值觀、貿易政策等等,它們帶給東協的幾乎都是正面的東西。這些域外國家至少給東協帶來三重意義:

大國形成平衡,無論是領土、海洋自由、地緣政治方面的顧慮,都減少了。

越多的國家加強與其合作,無疑收益豐碩。

大國競爭的一個直接效應是增強了東協的重要性,各方均刻意強調其「核心」地位,就是表現。在正常情況下,脆弱和多元的東協是無法扮演這一角色的。

基於此,東協不僅不會排斥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歐盟及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存在,而且歡迎他們發揮積極作用。

正是由於東協重要的地緣價值,拜登當局在第一年的外交中,將東協放在重點位置,副總統賀錦麗、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汀及常務副國務卿謝爾曼等重量級高官均在年內到訪該地區,或以線上方式與該地區進行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澳英美「AUKUS」聯盟在域內國家引起三極反應,馬來西亞、印尼擔憂引發地區軍備競賽及核擴散,近些年與中國保持平靜關係的菲律賓反倒公開表示支持,其他都是「沉默的大多數」,尤其是看上去應該反對的柬埔寨,但在東協年度會議上沒有就此發出任何一致的聲音,很顯然它的集體立場所在。

關鍵不在於目前,在矛盾沒有激化到敵我之分的階段,東協尚有一定的迴旋和選擇空間,一旦美國及其盟友的勢力在當前的態勢下進一步擴大在該地區的存在和影響力,那麼在一個時機的臨界點上,這一區域組織的選項才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注意到,拜登當局既重視發揮印太「QUAD」機制的作用,但又不全信,而是與其鐵血同盟英國和澳大利亞結成「AUKUS」,對除澳英之外的所有盟友及夥伴國家,應該都產生了震撼性的效果,對它們形成進一步的「虹吸」效應。

拜登當局的「亞洲沙皇」坎貝爾最近就聲稱,澳英美「AUKUS」聯盟是「開放的框架,期待未來亞洲和歐洲國家參加進來」,這等於公開宣布美國放棄以「QUAD」框架為基礎構建其印太地區的戰略架構,而是要另起爐灶,以最信任的核心盟友組成的「AUKUS」為基石,在印太地區構建強有力的新聯盟,作為其在該地區開展大國競爭和地緣政治的外交工具,並張開了懷抱:

凡所願者皆可加入,凡遠離該聯盟者有朝一日可能與美國為敵。

拜登當局已經開始散發這樣的誘導性信息,在不遠的將來,隨著各國政局和世界秩序的深刻演變,勢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丁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24/167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