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養不起、扔不掉、不敢殺… 千隻老虎受困馬戲之鄉

養殖戶家中的老虎。(取材自新京報

「中國馬戲之鄉」安徽埇橋,因中共監管政策已沒落多年,豢養的千餘只老虎變成巨大負擔,養不起、扔不掉,更不敢殺掉,老虎死了還要負擔冷凍費用,讓村民深感無奈。

這裡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蒿溝鄉蒿溝村,曾經的「中國馬戲之鄉」,馬戲團多集中在桃溝鄉與蒿溝鄉兩地。最興盛時,埇橋區共擁有馬戲團400餘家,從業人員2萬餘人,年創收入達4億元(人民幣,下同,約6280萬美元),當地近三分之一的農戶靠外出表演馬戲維生。

新京報報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埇橋區仍豢養著約1000隻老虎。而宿州市官方普查結果稱,截至2019年7月,埇橋區共有老虎534隻,這些老虎大部分都是東北虎。

2010年,中共官方接連下令,禁止虐待性動物表演,並停止城市動物園及公園的動物表演,之後「馬戲之鄉」開始沒落。2018年,當局又禁止老虎及其製品的經營利用,出售、收購、運輸、或進出口全部列為違法行為,「中國馬戲之鄉」曾經的「高光產業」因此徹底深陷泥潭。

農家院子人虎共生

老虎在農家院,人與虎如何共生,正在埇橋成為一個問題。

2021年11月28日,初冬。蒿溝村,晌午的太陽照在村裡的二層樣樓上,通過白樺樹灑落下來,樹葉已經凋零。走在村里,不時還能聽到獸類的低吟,沉悶,有穿透力。

在前「馬戲團團長」尹季的家裡,侄子楊超帶著記者走到一處院子前。爬滿鏽跡的鐵門緊閉著,四周的雜草肆意生長,有一米多高。

隨著鐵門緩緩打開,一股腥臭味瞬間徑直衝入鼻腔。一處約有60平方米的院子中,密密麻麻擺放26個不同大小的籠子,獅子、老虎、狗熊懶洋洋地趴在籠舍里,身旁還有未清理乾淨的排泄物。

「老虎已經繁育了三代,基本是東北虎的後代。院子裡有十五隻老虎,別的院子裡還養著不少。」楊超一邊介紹,一邊領著新京報記者往院子深處走。

越往裡走,刺鼻的味道愈發濃烈。楊超不時將手伸進虎籠中,聲音溫柔地喚著老虎的名字、撫摸著老虎的頭,黝黑的臉,露出一排白白的牙齒

村民(養殖戶)門口放置的鐵籠子。(取材自新京報)

關籠豢養放任繁殖

這個皖北的小村,人聲並不嘈雜,而大型猛獸低沉的吼叫,卻久久在村落上空迴蕩。

村民李元家的院子中,也豢養著十幾隻老虎。相比較來說,李元家的籠舍環境要相對乾淨些。

在與李元的交談途中,隔壁院子不斷傳來獅吼,以及動物撞擊鐵籠的聲音,仿佛有獅子正摩拳擦掌,試圖頂出牢籠。

李元介紹,老虎的繁殖期為每年冬季的12至第二年1月份,每隻成年雌虎可生育兩至三隻幼虎,到發情期的時候,一同關在籠子中的老虎便會相互撕咬、嚎叫。

報導指出,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數據顯示,東北虎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生性較為兇猛,一隻成年的雄性東北虎身長可達2.9米,體重平均為250千克。

而在蒿溝村,或許是人工繁育的原因,這裡的東北虎都身形瘦小,絲毫看不出「森林之王」的風采。

蒿溝村的村民,不少曾經是民間「馴獸師」,而蒿溝村所在的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早在2007年就被中國雜技家協會授予「中國馬戲之鄉」稱號。埇橋當地仍在從事動物繁育馴養的馬戲團,多集中在桃溝鄉與蒿溝鄉兩地,相距不過兩三公里。這裡的馬戲團多為民間所辦,一戶普通的農家小院,可能就是一個「團」。

楊超自小是與野獸相伴長大的。十三歲起,楊超便跟隨尹季操練雜耍、練習馴獸,如今,皮膚上依然可見深深淺淺的疤痕,最長的一道足有十厘米長,那是年少時訓練時,從空中掉落所致,也正因為此,楊超絲毫不畏懼這些猛獸。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蒿溝鄉村景。(取材自新京報)

過往榮景全村掙錢

在蒿溝村,村民的生活隨著整個馬戲行業而浮沉。五十二歲的李方是當地村民,出身馬戲世家,已經和老虎打了四十多年的交道。2003年,李方接過父親的班,和妻子一起創辦了自己的馬戲團。

李方告訴新京報,行業興旺的那幾年,自己和妻子帶著馬戲團在全中國各地演出,最多的時候,一天可承接十幾場馬戲表演。

那時,離開場還有兩、三個小時,等待觀看演出的人就排起十來米長的隊伍,用鋼筋搭建成的三層看台上,密密麻麻圍滿了人。

2008年,李方的馬戲團已發展至30餘人,一年的淨收入就有十四、五萬。「當時我們村裡的都願意從事馬戲表演,雖然一年裡有十個月時間都在外面演出,不著家,也沒時間管孩子,但有錢掙,有飯吃。」李方說。

李方夫婦是宿州市埇橋區眾多馬戲從業者的一個縮影。馬戲表演曾是當地村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在「馬戲風」席捲的那些年,村民們紛紛開始置辦馬戲團。人與猛獸共生,在當地已成為傳統。

李方沒想到的是,寒冬正在逼近。當動物福利開始越來越受關注,馬戲表演被捲入風口浪尖。2010年,國家林業局下達通知,禁止虐待性動物表演,同年10月,住建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要求停止城市動物園及公園的動物表演後,動物演出手續逐漸收緊。

除此之外,千篇一律的雜耍和馴獸表演,缺乏創新能力的節目形式,也無法抵禦多元化新興娛樂方式的衝擊。

2011年,李方和多家動物園的合作正式終止。2017年,李方先後向銀行貸款近20萬元用於購買優質的音響設備和劇場效果燈。他添置了專門用於馬戲表演的「流動房車」,並刷成粉紅色的卡通形象,還購買了更大容量的豪華演出帳篷。

無法在一、二線城市獲得演出,李方夫婦不得不壓利潤,帶著團隊到三、四線城市搭棚演出。高空走鐵索、冰上芭蕾、摩天飛輪……壓箱底的絕活全部拿出來,一張門票也只能賣到二十元。依靠微薄的收入,他艱難地維持著馬戲團的生計。

村民家門口的鐵籠子內空空蕩蕩。(取材自新京報)

猛獸滯留不能買賣

2018年,國務院正式發文規定禁止老虎及其製品經營利用,禁止出售、收購、運輸、攜帶郵寄或進出口,曾經的馬戲產業,徹底跌落到谷底。

接不到表演,人和動物都賦閒在家。人要吃飯,虎要生存,如何養活這些猛獸?成為橫在村民頭上的一把劍。

馬戲「不行了」,如今陪在李方和妻子身邊的,只有滯留下來的老虎。夫妻二人靠早年間的積蓄,留在村里過起了晚年生活。兒子沒有繼承馬戲世家的「衣缽」,選擇了去外地打工。

馬戲團老虎正趴在籠舍中。(取材自新京報)

飼養費用沉重負擔

但村民家中鐵籠中的老虎,依然嗷嗷待哺。雖然埇橋區林業局每月給予養殖戶每隻約750元人民幣的補助,但對一個馬戲大戶來說可謂杯水車薪。有些家庭每年的老虎飼養費高達十幾萬元,成了村民的經濟重擔。因為老虎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村民不能扔掉,不能虐待,更不可能殺掉,只能繼續飼養。

此外,因為當地至今仍不具備給老虎做人工絕育的技術,到了發情期,村民還要將老虎們分籠飼養,以免繼續繁殖。但一些老虎數量較多的馬戲團,因為空間有限,無法全部分隔,只好任由老虎數量繼續增加。其中一家村民家中,更飼養高達50隻成年虎和十幾隻幼虎。

當局還禁止有關老虎的任何買賣,老虎死亡後,村民還要承擔長期冷凍屍體的巨額電費。不少村民將老虎屍骨偷偷賣掉,因此遭當局判刑,有的達10年之久。

報導說,對於養殖戶而言,當下獲得收入的最主要渠道,便是將各類動物租售給做小型動物園和展演活動的商家。動物展演須經有關部門批准後才可實施。目前,國家層面雖已全面禁止老虎進行商業展演,但二級保護動物如非洲獅、狗熊,仍可進行表演活動。此外,自疫情以來,多地已明確禁止野生動物的展演活動,目前三、四線城市下轄縣城的展演仍可開展,主要以浣熊黑熊、羊駝等陸生類中小型動物為主。

有不少備飼養繁育野生動物資質的動物園想將老虎收養,但養殖戶目前都無法獲批運輸許可證,無法將老虎外運。

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只要老虎能運走,我們就能挽回一些損失,對老虎來說,也是個好歸宿。」飼養戶無奈地說。(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均為化名)

村民家門口閒置的馬戲表演用具。(取材自新京報)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13/168263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