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兒童更聰明,關鍵不是靠閱讀,而是聊天

你真的會跟孩子聊天嗎?先別急著回答,今天我們先從兩項科學研究說起:

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開啟了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的調查。

這項研究費時2年半,跟蹤調查42個家庭,記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到四歲時,與出生在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少聽到3000萬個英語單詞。

研究結束時,測試他們的智商是79,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是117。在孩子們10歲時,貝蒂和托德進行了回訪:那些詞彙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由此,「3000萬字的差距」成為貧富兒童之間差距的縮影。於是,為了填補這個差距,我們開始給孩子更多啟蒙教育,讀更多書,送孩子上更多早期教育班等。

但是,麻省理工最近的研究發現了這個差距背後的秘密: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1

新的研究發現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小組共同組織了這個新項目。他們以波士頓地區30多名4-6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在孩子們聽故事的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並且回顧孩子與父母在家中互動的錄音。

他們發現,兒童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無論家庭收入多少,父母教育程度如何,都證明了這一點。

並且,大腦活躍程度與兒童聽到多少詞彙無關,但與會話輪流次數強烈相關。和父母交談更多的兒童,在之後的標準化測試中取得了更好的分數。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文章中說:父母和孩子談話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生物成長,這非常神奇!

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兒童是社交型學習者。他們從與他們有關係並讓他們感到安全的人身上學習。從嬰兒的學習方式就可以觀察到這一點。嬰兒除了從環境中學習,其認知、語言發展都是從父母那兒學來的。

父母和孩子交談,儘管用詞簡單,但會話中除了語言內容,還有非語言方面的信息。如肢體語言,成人反應能力,以及社交方面的信息。這有助於發展孩子的語言技能、社交技能和口頭推理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交談不僅促進親子關係,也促進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交談具有一種強大驅動力,讓人類多方面能力同時發展。

2

如何與孩子對話

所以,當我們想通過給孩子讀更多書,或灌輸更多想法來彌補「3000萬字的差距」時,不如更多地與孩子交流,因為後者對孩子大腦發育影響更大。

但是,和孩子聊天真的只是說說話那麼簡單嗎?我們先來看看聊天質量不高有兩個很常見的表現:

1.敷衍式聊天

看起來也在和孩子聊天,卻心不在焉。

下面這個場景你一定不會陌生:一個孩子追著父母問東問西,但他的父母一個在玩手機,一個好似在想自己的事情,簡短几個語氣詞就把孩子搪塞了。這樣的聊天,不要說深入了,連交流都談不上。

2.沒有營養的聊天

不會在交談中注意到表達的邏輯和條理,更不會有意識地加入想教會孩子的認知或思維方式。

比如之前帶小侄女到外面吃飯,在等餐的時候她突然從包里摸出幾個公主模型玩具,我問她:「這是哪裡來的?」她答:「是我自己帶出來的,我正在給她穿漂亮衣服。」見她用心地為玩具公主梳妝,我便沒再繼續說話。其實就當時的情景,我本可以再多問幾句,比如「你隨時都帶著它們,是因為很喜歡它們嗎?」「你為她們打扮得這麼好看是為了陪你一起吃好吃的嗎?」……這樣,我們的聊天會達到更深刻的地方,而不是止步於她正在做什麼。

那麼,什麼樣的對話才是有效的呢?

對大腦來說,最重要的是互動。白宮「結束成績差距」項目的發起人達娜·薩斯金德博士根據「3000萬詞彙」研究,提出了一個父母跟孩子對話的3T原則

1.共情關注(Tune in)關注你的孩子在做什麼

2.充分交流(Talk more)與孩子討論時使用大量描述性的詞語

3.輪流談話(Take Turns)和孩子輪流參與談話

她還舉了個例子,比如3歲左右的小孩子在穿著爸爸的大靴子在屋子裡來回走,有些父母可能會視而不見,依舊專心玩手機或者打麻將,完全不理會孩子;有些父母可能會粗暴的對孩子說:「別搗亂,放回去」。

但是了解3T原則的父母,可能會這樣跟孩子展開對話:

◎第一步,共情關注:

注意到孩子的舉動。

◎第二步,充分交流:

「寶貝,你穿的是爸爸的靴子,對你來說太大了!爸爸有一雙大腳,他需要穿大靴子。你看看自己的腳,跟爸爸比,你的腳小多了。」

◎第三步,輪流談話:

「哪雙靴子更大?爸爸的還是你的?」

然後等孩子回答。

「對了,爸爸的靴子可比你的大多了,不過,你的小腳還是會長大的。這就是我們上周給你買新靴子的原因,之前的靴子對你來說太小了。」

這段對話中的媽媽,就對孩子比視而不見的家庭,多說了近140個字,還給孩子無形中灌輸了大小對比的知識。這些極其細微的差別,幾年下來,就造成了孩子之間知識量與理解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別。

接下來,團長再介紹一種聊天方式,供家長們參考借鑑~

3

「海沃塔」聊天方式

海沃塔(Havruta),是猶太家庭培養了無數傑出人士的教養秘訣。很多牛人,如扎克伯格、Google創始人佩奇&布林、英特爾創始人格魯夫等,都是「海沃塔」教養出來的孩子。

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單詞fellowship,即夥伴關係。表示兩人一組,通過提問、回答、對話、討論來研究、學習某個問題。用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把「海沃塔」理解為猶太精英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聊天模式,他們的聊天不是閒話家常,而是有意識的,每天固定時間的腦力激盪。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海沃塔」呢?

首先,確立一個「海沃塔」時間

在猶太家庭里,周末的安息日,是全家的聚餐時間,也是一起「海沃塔」的時間。家長不會叫小朋友「好好吃飯別說話」,而是邊吃邊討論各種問題。

我們可以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來建立「海沃塔」時間。一般來說,有兩個時間段比較合適,一是孩子放學後,家長接到孩子走路或者開車回家途中,與孩子共處的時間。二是晚餐時刻,放鬆的氛圍有利於自由討論。

建立固定的時間,最大好處是,當你在心理上將這段時間劃歸為和孩子認真交流的時間後,便會有意識地放下手機,停止處理個人事務,屏蔽外在影響。無形中,因為你的集中精神,交流質量會提高,為創設一段有營養的聊天時間打下了基礎。

然後,在聊天中做到這三點:

2006年,布蘭迪斯大學發表過一份研究報告,名為《海沃塔學習理論》(A Theory of Havruta Learning)。

這份長達40頁的報告仔細總結了對「海沃塔」的觀察研究,並提出「海沃塔」不是隨便瞎聊,更不是家長里短,而是包含了三個核心練習,即:傾聽和表達,探索和聚焦,支撐和挑戰。

1.傾聽和表達(listening and articulating)——聊開

這是「海沃塔」的基礎,就像汽車的引擎一樣重要。

比如,放學後,孩子說:「今天我到遊戲區玩橡皮泥時,老師說不可以,因為不是在規定時間裡。」一般父母會說:「不允許的時間,的確不能隨便進去玩啊,既然老師說了,那我們下次注意吧!」一旦下了結論,就堵住了孩子表達的可能性。

如果換成提問式:「那你當時是怎麼做的呢?是聽老師的話,從遊戲區里乖乖出來?還是會反抗一下下?」

這下,孩子才繼續有話說了。所以,傾聽,是先關掉你內心的說話聲。(不急著下定論,或去解決孩子說的事情。)表達,是用開放式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多說一點」。

完成這一步的標準:孩子的參與度,即孩子願意說出更多他的想法。

2.探索和聚焦(wondering and focusing)——聊透

在集中注意力、圍繞主題的同時,探索最大的相關可能性。真正的「海沃塔」是深思的,有營養、有邏輯的。這部分就像汽車的輪子,會決定聊天的方向。

打開話匣後,孩子說:「恩,我有反抗了一下下,我告訴老師我不是去玩橡皮泥,我只是去看看小朋友的玩具還在不在,不要被妖怪偷走了。」

顯然,孩子為了逃避老師的責備,找了個小藉口。這時候,如果父母專注在處理事情上,很可能會批評孩子耍小聰明的行為。

但「海沃塔」的要求是:探索更多可能性,深入思考。

所以,家長不妨說:「你挺厲害嘛,還知道為自己違反規則的行為找理由。這個理由,的確可以稍稍降低老師的不滿。」

這是探索,用「肯定性語言」贏得更多可能性。話題慢慢朝更深的地方發展……

(孩子思維是跳躍性的,很散,聊著聊著可能就扯到別的地兒去了,有些好動的孩子聊幾句會跑走玩耍,或者被其他外界因素吸引。這時,需要你不斷拉他回來,回到有邏輯的交流中。)

期間如果孩子試圖說其他的話題,家長需要重新用與原話題相關的問題帶回來。這是聚焦,由你來主導聊天的方向。把孩子注意力集中到你們的聊天主題上來。

完成這一步的標準:孩子的專注度,即孩子在聊的過程中注意力很集中。

3.支撐和挑戰(supporting and challenging)——聊high

這是個進一步塑造、驗證想法的過程。一方面,給想法找證據,支撐它;另一方面,要挑戰、反駁既有想法,通過提問題看看我們忽略了什麼。

「那麼,為什麼你覺得說了這個理由,老師就可能允許你繼續玩呢?」

這是支撐,不論孩子持有什麼觀點,多問幾個「為什麼」,請他找到支撐觀點的證據。

「因為,我說去幫小朋友守護玩具,是做好事,是乖孩子。」

「為什麼你會覺得,只要裝點成好孩子,就可以不受規則約束呢?」

「而且,至始至終,你都沒有考慮到老師的立場哦。如果老師默許了你的行為,那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有樣學樣,整個課堂秩序不是一團糟了?」

這是挑戰,是不斷反駁孩子的既有想法,通過提問題看看忽略了什麼。

在猶太人看來,「海沃塔」中的挑戰、反駁是一種幫助,而不是吵架。

完成這一步的標準:孩子的熱情度,即他在積極響應思考問題。

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什麼最寶貴?是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情感聯結,是我們人類特有的人性。而這種聯結很大部分都來自我們日常有來有往的對話。

這情感聯結不但讓我們成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更使他們成為了很有人性的人。

最好的教育,在生活的點滴里。聆聽、尊重與孩子的對話,這是任何家庭都消費得起的教育,各位寶爸寶媽可不要疏忽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菲利普玩水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0/168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