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正在被抵制的聖誕節,養活了無數的中國人

01聖誕,一個童話的圍剿

還是在一個月前,浙江義烏一個加工廠內,一個寫滿疲憊的女工,正趕著通宵,為一筆12月的國際訂單忙碌著,這個晚上的加班費,可以讓她請自己孩子在肯德基點上一份豪華的全家桶。

在義烏「聖誕村」,周邊有600餘個工廠和作坊,每年都會生產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聖誕相關產品,向全世界出口。光是在美國,中國製造的聖誕飾品進口市場的92%。

這些工人自豪地說:「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聖誕禮品加工廠,全世界每10棵聖誕樹中,就有9棵源自中國」。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喜歡「植樹」的中國人,卻慢慢開始容不下一棵「聖誕樹」。

不知從何時起,朋友圈裡開始風聲鶴唳:

「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人,如果炎黃子孫,也去給洋節升溫助力,國何以堪?」

「西方有個老頭叫聖誕老人,沒給中國人帶來啥好處,狂歡夜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不少中國人卻還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

「中國人,不要再稀里糊塗過洋節了!」

諸如此類。

還有一些高校還在聖誕前發布通知,禁止該校各級組織舉辦與「平安夜」「聖誕節」等西方宗教節日相關的活動。

是呀,聖誕節憑什麼那麼火,難道中國的春節、元宵、臘八、清明、端午、中秋、

重陽……不好嗎?

02何以謂華夏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某國的國王的兒子,後來,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捨棄王位,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後來,人們為了效仿釋迦牟尼成道的典故,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宋朝《夢粱錄》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其實,中國也有「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的風俗,但沒有具體日期。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由於出家人紀念佛陀成道煮粥布施大眾,久而久之,臘月初八形成家喻戶曉的傳統日子。

瞧,佛教是印度的,天生包容的中華民族拒絕了嗎?

沒有啊…

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南北朝北魏帝的「鮮卑漢化」,再到盛世大唐的「萬國來朝」,發源於黃河谷地一隅旱土的漢文化,因為其他民族的征伐衰落過嗎?

沒有啊……

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杆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我們抵制過嗎?

沒有啊……

最先從黃河發源的漢民族,以禮儀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自視甚偉,何曾驕縱狂傲,外族來犯,我們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導之,並不斷輔以新的內涵,為我所有,為我所用,這才匯聚56個民族於華夏,生生不息。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絕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6/168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