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出現「習慣性討好」的表現,家長請重視,及時調整教育方式

兩個孩子玩鬧,總要有一方謙讓嗎?

很多家長發現,兩個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會出現爭搶或者跟隨的情況。有時其中一個孩子會直接妥協,放棄自己的想法,跟隨另一個孩子的節奏。

孫瑞雪在《蒙氏觀察日記》中寫到,兩個孩子在玩「你追我趕」的遊戲,其中一個一直在引領另一個孩子。「你追我,你追我」,結果那個小孩一直在追,累得氣喘吁吁。

一旁的媽媽覺得孩子太累了,就說:你別追了,或者讓她追你。

可接連幾次還是同樣的情況,引領的孩子說:你要是不追我,我就再也不和你玩了。

於是,那個追趕的女孩馬上說:那好吧,我追你,你要和我做好朋友。

可後來,兩個孩子仍然不歡而散,原因是媽媽看不下去,拉走了追趕的小孩,被追趕的孩子依舊驕傲地說著話。

這位媽媽很疑惑,難道孩子就不知道反抗,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事?為了一個朋友討好跟隨,真不算健康的社交方式。

為什麼孩子會習慣性討好,跟隨同伴的腳步呢?其實背後藏著很多孩子的小心思,從心理學上來說也是有兩面性的。

01

總是習慣性討好的孩子在想什麼?

1、討好的孩子愛觀察

這樣的孩子總能找到在團隊中哪一個是自己崇拜的,或者覺得值得效仿的,於是學習這個人,只有從心底里認同這個同伴的做法,他才會跟隨、討好。

這樣的「討好」未必是壞事,孩子觀察到了對方的優點,並通過「討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還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衝突,至少她覺得是在和可以學習的榜樣在玩。

2、討好的孩子安全感不高

這類孩子很敏感,不管做什麼事情,認為只要討好就可以贏得關注,將其作為一種正常的交往方式。尤其是在3-4歲以後,孩子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是討好型人格。

但每個孩子的成長規律不同,討好型人格的表現也不一樣。

在團體中適時示弱或者討好是有效的,但如果是習慣性的討好,並且不能獲得什麼好處,那就真的需要父母引導了。

02

孩子出現「習慣性討好」的表現,家長請重視,否則將影響一生

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主人公就在家庭中不斷被打壓、忽略,任何事情好像都要比自己重要。於是,松子不得不用扮丑的方式討好父母,但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忽視和欺騙。

就連被稱為天才作家的蔣方舟,也在節目中講述自己的童年時期。

為了討好媽媽,9歲就成名,23歲就成了《新周刊》的副主編,原因就是媽媽說:小學之前不出書,就會被警察抓走。

這種恐嚇讓他不斷討好,儘管成功地換來了一身榮譽,卻也覺得十分難過,總感覺心底缺了什麼似的。

她說自己從來沒有相信過任何一份真實的關係,因為太希望別人認可自己討好身邊人,不敢惹麻煩,結果漸漸迷失。大部分有著習慣性討好人格的孩子,都來源於不太健康的原生家庭,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表現,父母就要及時調整教育方式。

03

如何避免孩子形成習慣性討好人格?

1、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和信任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這位爸爸打破了印度傳統的觀念,發現兩個女兒有摔跤天賦時,義無反顧地給予孩子練習摔跤的支持。

不管發生什麼,他都據理力爭地讓兩個孩子發揮優勢,而不被他人的「潑冷水」打擊自信。

最終,兩個孩子昂首挺胸地站在了比賽的現場,為國家爭得了榮譽,也擁有了不必靠婚嫁改變人生的資本。

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自信和愛,他才能展翅高飛,缺乏愛與安全感註定走不遠。

2、給孩子積極的回應和鼓勵

如果孩子會在不經意間說出:求你了,媽媽,讓我再玩一次。

這時父母應該積極地告訴孩子:如果你想玩,請你認真地告訴我要玩什麼或者玩多久,不要用這種懇求的語氣。

如果發現孩子對別人也習慣性這樣說話,不要打斷他,這是他的解決方式,事後可以找時間和孩子聊一聊為什麼當時會這樣說。

明白孩子口出此言的想法更重要,而不是直接判定孩子就是討好型人格,這樣貼標籤只會讓問題越來越糟。

3、教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在任何時候,只要孩子認真表達一件事,父母都要認真聽,並且鼓勵說。

「你說說你是怎麼想的?我等你,你來說說!如果你喜歡你就表達,不喜歡你也可以拒絕。」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也要讓孩子明白這一點,他有拒絕的權利。

讓孩子由心而外地自信起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就好了。

並不是所有會討好的人都是討好型人格,父母要細心觀察、積極引導,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小胡哥說生活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9/168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