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香港人會記得新聞自由的樣子

「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是港英時期遺留至今的舊例,但從1970年後未被使用;諷刺的是,中國國務院幾天前才發布了一份關於香港民主的白皮書,批評英國殖民政府使用「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來鎮壓親中的出版商。如今港府卻用同樣的法律來鎮壓《蘋果日報》、《立場新聞》。

作為一個純網路(無紙本)的網路媒體,對於過去半年來,香港蘋果日報》與網媒《立場新聞》高層遭拘捕,營運資金被凍結,網路內容全數遭到移除,其實是非常有感的。紙本新聞可以任何方式被留存,但網路媒體只在數位世界裡流動,一旦網路內容遭到移除,幾乎等於抹去了它任何存在的痕跡。如果新聞工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思可以在一夕之間就被消失,不免讓人反思這樣的新聞工作意義何在?

在去年6月24日《蘋果日報》因被保全局凍結資產而停止運作之後,許多人猜測港府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與民主派理念相近的《立場新聞》。6月27日,《立場新聞》隨即發布公告指稱:儘管國安法改變了外界熟悉的香港,但《立場新聞》在報導上不自設禁區,「凡重要的、具公共性、關乎公眾利益、有新聞價值的事實和觀點,都會盡力報導。過去如是,日後也如是。」

但為了降低衝擊,《立場新聞》也同時採取五點作法,包括:將先前刊出的評論文章,全部暫時下架,在與作者確認繼續刊出的意願和風險後,再考慮重新刊出;為免浪費支持者金錢,將暫停接受贊助;以高於法例的標準先行將工作人員年資結算;吳靄儀、何韻詩、方敏生等6人辭去董事職務,原任總編輯鍾沛權也在稍後辭去職務。

但這樣的退讓並沒有換來妥協,上周連續兩日,港府以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來指控香港《蘋果日報》與《立場新聞》的現任與前任高層,已經退出的鐘沛權、吳靄儀、何韻詩等人在事隔數月後依舊被捕,這顯示在現今香港的局勢下,任何的自我審查都是枉然;只要當權者想要,他隨時可入人於罪。

「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是港英時期遺留至今的舊例,但從1970年後未被使用;諷刺的是,中國國務院幾天前才發布了一份關於香港民主的白皮書,批評英國殖民政府使用「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來鎮壓親中的出版商。如今港府卻用同樣的法律來鎮壓《蘋果日報》、《立場新聞》。

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香港法學人黎恩灝指稱,「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是一種界定不清的「口袋罪」,檢方可以用此法來逮捕或指控任何發表與政府政策有關言論的個人或公司。即使一間公司認為自己完全站在政府的那邊,它也不會知道政府是否有一天會改變主意,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逮捕它,這種寒蟬效應在香港將是空前巨大。

在《立場新聞》遭下架移除之後,另一家中小型的香港獨立媒體《眾新聞》也宣布停止營運。總編輯李月華說,作為一個編務主管,她已無法拿捏報導內容是否會觸犯法例。主筆楊健興說,停運是因為他們已不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工作。至此,香港社會幾乎再無民主派媒體,香港終於只剩下一種聲音。

香港雖然不曾擁有民主,但卻曾擁有數一數二的法治;從一個高度法治的社會,短短數年淪落到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可讓任何新聞工作者鋃鐺入獄,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先例。在共產黨的絕對意志下,民選的議員可以任何理由被褫奪資格,法律可以溯及既往任意入人於罪被無止盡關押,新聞網站資料被任意查抄,甚至不分青紅皂白一夕化為烏有,這是一個比30多年想要衝破戒嚴網羅的台灣惡劣數倍的環境。

《眾新聞》在它的告別宣言裡提到:「身在風眼,我們這隻小艇,在風高浪急的當下,情況嚴峻。在危機中,我們必須先確保船上的所有人,可以平平安安。」在巨浪滔天之下,我們實在不忍對香港的新聞同業再說「香港加油」;香港的黑夜看不到盡頭,但即使香港人被迫緘默,他們卻曾看過真正的司法獨立以及新聞自由的樣子,保留這樣的信念,是他們面對獨裁政權最重要的憑藉。

即使在異議被抽空,也要努力地辨識真實與謊言;有一天,榮光終將歸於香港。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上報社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07/169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