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BJ王明遠:故鄉那些苦命的女人

作者:

電影《盲山》劇照

江蘇徐州跟我的老家山東最南部雖然不是一個省份,但是兩個地方毗鄰,屬於一個文化區,歷史上多數時候都在同一行政區劃之內,方言習俗基本無二。我從小就會講蘇北話,見到蘇北人的文化親切感總比濟南、濰坊、青島這些地方強烈很多。

魯南是儒家文化起源地,孔子的老家曲阜、孟子的老家鄒城都在這裡,因此這個地方被一些人稱作是中國的「耶路撒冷」。而蘇北毗鄰魯南,兩千多年來一直深受孔孟綱常的浸潤。魯南的濟寧、臨沂、棗莊,蘇北的徐州、連雲港(或許還有宿遷,以及皖北宿州、淮北),這片區域可以說是儒家文明同心圓的最核心部分。

魯南蘇北在地理和文化上同處一個單元

我從小就被長輩和鄉鄰教育要懂禮數。家鄉社會語境中的禮數,核心其實都是一些傳統綱常的東西,比如說那些複雜的輩分倫理,以及一些行為禮節——最重要的就是磕頭,老家社會對磕頭頗有講究,節日、紅白喜事該磕幾個、怎麼磕都有一套複雜規矩,堪稱「鄉粹」,一些現代文化人也不惜死磕去捍衛它,不容得半點批評。

另一個核心的組成部分便是男尊女卑的那些觀念。因此,我看到這個新聞後,不禁想起小時候在老家司空見慣的那些事情,很容易理解當地人對它的高度「容忍」。我18歲在離開山東之前,一直認為女人吃飯不上桌,女兒不是傳後人,女人不能去給父母送葬,男人打老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全中國都會這樣。直到後來才發現,即便是在北方,多數地方也沒有這麼嚴重的男尊女卑觀,只有魯南蘇北的老家,號稱「東南鄒魯」的閩越一些地方,以及一直以較為完整保存中國傳統文化為自豪的港台較為常見。

(2)今天是除夕,說起女性受壓迫這個沉重話題,首先得想起我姥姥在1993年除夕遭受家暴的情形,這也是我童年中記憶最深刻的事情之一。我曾經寫過文章紀念我的姥爺,說他是性格灑脫的樸素自由主義者。但是他的性格另一方面「很山東」,家暴成性,極其重男輕女。

我的姥爺14歲就開始娶了第一任妻子,某天看見她蹲在地上說話,就覺得這個人缺乏婦道教養,隨後把她休了;第二任妻子是當地名醫石臻越之女,估計是家教不錯,不堪忍受傳統倫理的女性,一次受到毆打之後,就憤然吞食鹽滷自殺了;第三任妻子是朱氏,據說是在孕期某個雨天被吊在樹上毒打,然後偷偷跑走了;第四任便是我的姥姥,一個識大體、善良、面容姣好的女性,媒人是姥姥的姐夫(小名叫老虎),他當時是我姥爺的手下,把妻妹介紹給上司,以拉近與上司的距離。

我姥姥本以為嫁到一個幹部家庭會享福,沒想到跌進苦海,她一生很少享受溫暖,多數時間是在欺壓與家暴中度過。加上姥爺前幾次婚姻留下一子一女,更讓家庭矛盾複雜,我姥姥便成為姥爺的撒氣桶。姥姥對她的婚姻充滿怨恨,每次遭受完毒打,都要提著她姐夫的小名咒罵一頓。

我小時候,雖然姥爺姥姥已經入中老年,但是戰爭依然不斷。1993年春節,我本來要留在姥姥家過春節,沒想到,除夕的中午戰火又起,就連來勸架的87歲的太姥爺也被推搡在地。至今仍清晰記得,姥姥在那哽咽地哭泣,是那種沒有聲音的哭泣,要比嚎啕大哭更傷心百倍。幾個月後,姥姥被檢查出患上乳腺癌,醫生說這種病是被氣出來的。再一年後,姥姥走完她充滿苦難的59歲生命。有時候看見街上的老奶奶,不禁想:我姥姥活著也才80來歲,如果能帶她到世界各處看看該多好!

(3)姥姥又何嘗是唯一不幸的女性呢?我從小至今,見到的家鄉的苦命女人太多了。先從久遠的事情講起。我的一個曾祖母輩的老太太(1920後),解放前丈夫在外面當兵,懷疑老婆在家跟其他人有染,就用鐵絲穿過她的腿肚子,綁在樹上毒打。幸而老頭子也沒有善終,晚年得了哮喘,喘息聲離幾十米就能聽到,1995年的冬天,一口氣沒有上來就過去了。

我家在齊巷子,巷子裡面有三大家暴男(都是1940後),一個把老婆打的尋了短見,一個把老婆打的跑到女兒家住去了,一個先於老婆而亡。他去世的時候,我母親正好從天津回老家,於是勸未亡人節哀之類云云,沒想到老太太說:我一點也不難受,這下子可清靜了,過兩天好日子。

現在的小學,很少見到沒媽的孩子,但是我上小學的時候,倒不鮮見。那些沒有媽的孩子真是可憐,衣服沒有人洗,穿的髒兮兮的;也沒有人給烙煎餅吃(魯南蘇北主食是煎餅,並且都是女人烙煎餅),整天只能啃玉米窩窩頭。農村自殺率很高,但是自殺的大多數是女人,女人尋短見的幾種方式有上吊、喝農藥、喝鹽滷、跳井、跳水塘。我6歲的時候,親眼看到同學麗麗的母親在遭受家暴後,喝農藥(大概是3911、1605之類)身亡,院子裡醫生怎麼洗胃也回天乏術,麗麗撲在她母親身上大哭,以後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時候,她都要眼淚汪汪。

醫學界有個段子:山東醫學領域有兩個學科全國領先:治療不孕不育和百草枯、有機磷(農藥的重要成分)中毒。但這講的又是事實,山東大學有個專門的附屬生殖醫院,這是全國首家是三甲生殖健康與不孕症專科醫院,山大齊魯醫院則是全國農藥解毒最在行的醫院,創造了多項奇蹟。深思起來,這都跟男權不無關係:重視傳宗接代,導致對生殖醫學特重視;家暴多,導致喝農藥的多,促成了解藥醫學的發達。

(4)由於重男輕女,導致家鄉的男女比例自古以來就嚴重失調,這樣很多男人就要打光棍,所謂的「沒有嫁不出去的婆,只有討不到媳婦的漢」。加上魯地特別重視傳宗接代,使得男人娶妻傳宗接代的意識特別強烈。清代的藏地、蒙地可以做到三分之一青年男子出家,但是佛教在儒家文明社會中就很難發達起來,因為它跟儒家社會的生育觀有根本衝突。

這些找不到老婆男人,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娶一些殘疾或精神不正常的女性,不過,這樣的女人對家庭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暫時的工具而已,一旦完成生育任務,很大機率就會被拋棄。我上中學的時候,家附近有個40歲左右的女人沿著公路流浪,我母親經常給她些東西吃。她是本村人張XX的女兒,據說小時候有點精神病,嫁到隔壁村徐XX家後,自打生了兩個孩子,便遭受丈夫全家(包括公公、丈夫、小叔子)的虐待,就變得完全神志不清了。於是被丈夫遺棄,開始流浪,大熱天還穿著棉襖,油漬灰塵足有二指厚。我當時納悶,她的父兄怎麼這麼狠心,在他們眼皮底下睡馬路、吃垃圾,忍心嗎?她的子女又怎麼這麼無情,難道就不能同情一下生養他們的母親嗎?

另一種途徑便是買媳婦。據我所知,村里這樣做的男人不下一二十位。尤其是90年代,雲貴川山區比東部落後很多的時候,一些經紀人成批成批地從西南運來女孩,只要有人家出上幾千塊錢,就可以領走一個。現在想想,這些女孩中難免有是被矇騙背井離鄉,甚至是人販子販過來的。

豐縣的這位女性,現在網絡上一種說法是說她的老家在四川。或許她就是90年代婚姻買賣大軍中,被矇騙到北方來的一員。電影《盲山》描述了女性被拐騙到西部深山的悲慘命運,其實「盲山」不僅在西部落後地區,盲山在東部、在全國各地,只要是重男輕女、傳宗接代觀念強烈的地方都有一道道吞噬的盲山。

電影《盲山》劇照

距離我家不到一百米的,遊手好閒的趙二,30多歲的時候也買了個雲南媳婦。當時買的那個女孩一看就是稚氣未脫,身高也不足155。女孩進了趙家後,婆婆和丈夫便把家裡農活都推給她,我每次回老家,心地善良的四奶奶都要提起這個女孩。她來到趙家這麼多年,也沒有能回娘家看看,某年終於獲得丈夫和婆婆的恩准回娘家,可是在徐州火車站因為丟了身份證,又沒有走成。

(5)兩千年來的男尊女卑觀使得家鄉社會中的儒家倫理觀念,愈來愈異化成為「拜子教」。家庭的最大榮耀似乎是有多少男丁,因此,一個家庭不自覺地去追求儘量多生孩子,尤其是多生兒子(也難怪豐縣這個精神病女性一連生了八個孩子)。在魯南鄉土社會,一個人如果沒有兒子,那是一件很丟人,被認為很無能的事情。女人也很有可能因為沒有能生兒子,或多或少都會遭受婆家的一些抱怨;如果是生了兒子,至少腰板會挺直很多。這種現象,最起碼還可以在我的同齡人中可以看到。

雖說現代法律以及社會新觀念在提倡保護女性權利,但是強大的傳統文化,又不自覺把女性排斥在社會話語體系之外。比如在家庭財產繼承方面,如果老人沒有兒子的話,按照鄉土「習慣法」侄子比女兒有優先權;比如在山東人特別重視的禮儀方面,女人在很多場合都不能(最起碼是明面上)出現,其實意味著被被排斥在社會話語權之外。

難怪我同宗一位大伯,一旦喝醉了酒就自豪地嚷嚷:我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是沒有血緣關係的繼子),而你劉XX(他的仇人),家裡三個都是蹲著尿的,一個熊五保戶!也難怪,我的一位同學,妻子連續生了兩個女兒之後,找我來訴苦解悶。

(6)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對女性的壓迫文化具有異常頑強的生命力。它不僅在清末以來社會劇烈變革中頑強延續下來,並且在現代社會越來越找到適應之道,越來越善於披著禮儀以及傳統文化的外衣,把陋習美化為高尚禮儀,或者是孔孟故里獨特的傳統美德,使得整個社會(包括女性本身),都在成為它的不自覺維護者。

比如,女人遭受家暴後,不是施暴者被譴責,乃至受到懲罰,事情的解決,往往是以受害者讓步、原諒為告終。待受害者的憤怒消退後,親屬會告訴女人要講大局,不看男人的面子,就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接著跟男人過吧。我的母親當年遭受家暴,別人這樣勸她;我的親人遭受家暴,我母親又是這樣勸她們。似乎這個社會只有家庭倫理,而沒有女性權利這個東西。即使有反家暴法,也很難抵抗傳統的力量。

如果說五四後至「文革」,社會上尚有一股主動破除這些壓迫女性的意識的話,最近一些年,在尊重和保護傳統文化的大旗下,舊陋習也找到生存發展的合法性,大有回潮趨勢。我越來越發現小時的夥伴們,都在不自覺傳承舊的習慣和觀念,包括那些受過很好教育的80後、90後女性。當我善意提醒她們一些東西其實是壓迫女性的舊習俗時,她們竟然給出的答案都是:你瞎說什麼,如果不按照老鄉俗來,人家不笑話咱不懂禮嗎?這讓我看到傳統力量的強大,從沒有體驗過的歷史感迎面襲來。

可以想像,這篇文章發出後,可能會有很多人來咒罵,說我惡意抹黑家鄉,說我這是危言聳聽。但是,以上講的這些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千真萬確的事情,最起碼是我在家鄉生活十幾年周邊時常發生的事情。此類醜惡,處處與現代文明精神背離,本來應該是現代社會零容忍的東西,就是只有一例也不能接受;如果對廣泛存在的東西,還覺得是習以為常,並且去辯護、掩飾,那只能說是喪盡天良。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阜成門六號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2/170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