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讓人吸入新冠病毒?英國報告全球首個「人類挑戰研究」成果

2021年2月英國宣布啟動新冠病毒「人類挑戰研究」,讓健康人吸入新冠病毒測試發病和後遺症風險。今年2月,該研究成果在預印本網站發布,36名年輕志願者中共18人感染,16人出現症狀,無人死亡。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系和感染研究所Christopher Chiu教授介紹,新冠病毒已經全球肆虐兩年之久,但我們對它的了解仍然太少。讓一個人主動接觸新冠病毒,對他從感染到病毒清除的全過程進行詳細監測,可以讓我們對病毒有進一步的認識。

本項研究選取了36名18—30歲之間的年輕志願者,他們身體健康,未接種疫苗且未感染過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向他們的鼻腔滴入低劑量的新冠病毒原始株樣品,隨後兩周在受控的環境內進行全程監測。

結果發現,18名志願者被感染,16人出現輕中度類似感冒的症狀,包括鼻塞、流涕、打噴嚏、喉嚨痛。還有人出現了頭痛、肌肉關節疼痛、疲勞和發燒,沒有人出現嚴重症狀或死亡。

所有參與者接受了12個月的隨訪,監測潛在的長期影響。其中,13名感染者稱出現了嗅覺喪失,90天後有3名參與者仍未出現改善。他們的肺部未出現變化,也沒出現嚴重不良事件。

該研究還揭示了病毒從感染到具有傳播力的時間線,可以說這是其他任何研究都難以做到的:在18名感染者中,從首次接觸病毒到檢測陽性、出現早期症狀的平均時間為42小時,明顯短於一般所估計的5—6天。

出現症狀後,志願者鼻子或喉嚨拭子當中的病毒量急劇上升,在感染後的5天左右達到峰值,9天後仍能檢測到高水平的活病毒,有些甚至可達到12天,這與多數指南提倡的感染隔離時間保持一致。

人類感染病毒後首先會在咽喉拭子中檢測到病毒,明顯早於鼻腔,平均時間分別為40小時和58小時。喉嚨中的病毒濃度較低且較早達到峰值,而鼻腔的峰值水平明顯更高,這表明病毒從鼻腔中排出的風險比口腔更大。

作者補充,該研究對年輕人的真實世界感染風險具有重大價值,但樣本數小、受感染的志願者健康條件的限制、隨訪時間短,均可能帶來誤差。這項研究再次證明了現有的公共防疫策略,包括正確佩戴口罩、感染者隔離等等,還為此後的更多方面的人類挑戰研究奠定了基礎。

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官網指出,人類挑戰研究可提供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最真實的新冠病毒潛伏期,從潛伏期到傳染期的長度;病毒感染後的自然免疫持續時間和二次感染風險,二次感染後的傳播風險;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以及自我隔離期、旅行隔離期的時間限制等等。人類挑戰研究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均做過此類研究。

同時,為了將志願者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研究首先選擇了年輕且健康人群,讓他們充分了解試驗風險。研究人員還進行了長期監測,志願者一旦出現症狀將立刻轉入最專業的傳染病病房治療,等等

本項研究使用的是較原始的病毒株,Delta和Omicron的傳播及致病風險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但從根本上看是一種疾病,可用相同的監測及治療手段。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研究人員可以使用人體試驗加快疫苗、抗病毒藥物的開發測試。

當前,各類疫苗的有效率數字是指接種和未接種疫苗人群的感染風險比,監測樣本大,難以發現無症狀感染,且受個體狀態等諸多條件影響;而人體挑戰研究則讓接種和未接種者直接吸入病毒,並通過全程監測跟蹤感染髮病情況,是不是對比結果更快、更直觀?抗病毒藥物要求研究人員找到感染者並服藥觀察效果,不知道具體的感染時間,而人類挑戰研究則直接可以在接觸病毒後分時段用藥對比,數據也更真實了。

可是,這種直接讓志願者直接感染病毒的做法,在英國以外是否倫理可行?新冠肺炎高風險人群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缺陷患者等,非常健康的年輕志願者風險數據是否適用於他們?如果受試者範圍擴大至幾百至上千人,還能否保障實時監測和及時的優質治療服務?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1/170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