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貪官鄧通富可敵國 最後窮困餓死

—說貪官系列之寵臣鄧通

作者:

嗟來之食不可受,馬英九演講說:怎麼會好呢?人人都想貪污、腐敗,這國家會強大嗎?我走到哪裡,絕對拒絕招待。我走到哪裡,吃自己用自己的。坐你的汽車給車錢,住你的旅館給你旅館錢,吃你的飯給飯錢,絕對不沾國家一毛錢。

古代的列子有一個小故事,一次,一位列國使者入鄭拜訪列子時,發現這位自己仰慕的有道之士,竟然經常在餓肚皮的情況下,埋頭搞學問。鄭國宰相子陽聽說此事,隨即派遣官吏給列禦寇送糧食。列子不為所動,拜謝說:「無功不受祿。」使者只得帶上糧食返回復命。列子之妻對此困惑不解,列子解釋到:「子陽並不了解我的『道』的偉大,只不過想沽名釣譽罷了。」無功不受祿。已經是人們一句口頭語了,就是不能無原則的接別人的好處,更何況是低三下四毫無尊嚴的接受呢。現在的中共官員,為了討好上司,那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只有他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到的,他們貪圖一時的榮華,為了是走取捷徑搜刮民脂民膏,養肥自己,可是做了什麼都是要還的,結果就象鄧通那樣。

一、鄧通其人

A、好運突降

漢文帝劉恆為人仁孝寬厚,他信鬼、好長生。有一天他夢見自己登天了。卻無論怎樣都登不上去,這時有一個黃頭郎從後面把他推了上去,他回頭看到黃頭郎穿了一件橫腰的單短衫,衣帶繫結在背後。夢醒後文帝前往未央宮西邊蒼池中的漸台,私下用眼光尋找夢中推他上天的黃頭郎,看到鄧通衣帶從後面穿結,正如夢中所見。及至召見問他姓名,原來姓鄧名通,音近「登通」。文帝聽後十分高興,之後一天比一天地寵他。鄧通個性溫和、謹慎,不喜歡張揚,更不善於交際,文帝雖然幾次賜他休假,但他還是不出去玩。於是文帝前後賞賜鄧通十幾次,累計有億萬錢之多。

B、鄧通的算命

有一天,文帝命令許負為鄧通相面。許負說:「鄧通的命會窮困餓死。」文帝說:「能使鄧通富有的在於我,怎麼能說他會貧困呢?」於是將鄧通家鄉附近的大小銅山都賞賜給他,准許他鑄錢。

C、鄧通富貴已極

鄧通被文帝賞賜了家鄉的大小銅山用來鑄錢的消息傳到老家後,親朋鄰里奔走相告。年已古稀的父親十分感念皇上的恩德,帶領幾個女兒和女婿僱工匠在銅山一帶采銅、燒炭、鑄錢,嚴格遵照鄧通的囑咐,每一個錢都要精工細作,又從不在鑄錢時摻雜鉛、鐵而取巧謀利,因而製作出的鄧通錢光澤亮,分量足,厚薄勻,質地純。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賈,下到販夫走卒,無不喜愛用鄧通錢。發行量大占優勢,鄧通錢以質地優良取勝。這一時期,鄧通所鑄的錢幣流遍全國。

鄧通是漢文帝的嬖臣,雖沒有別的本事卻能說會道,於是他拿出渾身解數,取媚於漢文帝,漢文帝從此更加寵愛他,時常跑到鄧通家中,跟他玩各種遊戲。

D、無恥侍上與太子結怨

文帝患癰,鄧通因感念他的寵愛與恩德,常為其吸吮患處。文帝悶悶不樂地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呢?」鄧通答:「應該沒有比太子更愛您的了。」後來皇太子劉啟進來問疾,劉恆就指著自己的癰說:「過來,幫老爸把這裡面的膿汁吸掉。」皇太子大吃一驚,但皇帝老爸的命令又不敢違抗,否則這個太子估計當不穩,他猶豫了一下,苦著一張臉俯身去吸,但是動作一點不利索,膿汁吸得不夠乾淨,七零八落,湯湯水水灑得到處都是。比起鄧通,不僅技術差得太遠,態度也極不認真。按理說技術差不要緊,練練就可以了;態度差,這就是立場問題了,說明對皇帝老爸不夠忠心,不夠熱愛。所以劉恆大不高興,但沒辦法,總不能因為這種破事廢掉太子吧,對著大臣們也說不出口啊!皇太子總算吮完,一陣風地跑出去漱口。後來聽說鄧通曾經屢次給老爸吸吮膿汁,甚至把它當成一種樂趣,皇太子心中大怒,對鄧通恨之入骨,只是暫時不敢發作。

二、鄧通最終窮困潦倒

人算不如天算,劉恆死了之後,即位的景帝,也就是當年的皇太子不客氣,要秋後算帳了,他下詔將鄧通免官,接著又指使人告發鄧通偷偷跑到境外去鑄錢。皇帝要找你的茬,還能有什麼辦法?於是鄧通倒霉了,被關進監獄拷問,將家產全部沒收,還不夠罰款的數目,總共欠國家數億的債務。幸好文帝的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比較同情鄧通,又送了不少錢財給鄧通,但每次錢一送去,就被官吏當場接收,說是抵償債務。鄧通因此窮得家徒四壁,兩袖清風,連一根髮簪都沒有。

長公主劉嫖實在無可奈何,只好耍了個花招,再給鄧通送錢和衣物的時候,謊稱是借給鄧通的,如此一來,官吏也沒有理由將這些錢抄走了。鄧通靠著這些饋贈繼續苟延殘喘了一陣。這個可憐的人,曾經富甲天下,最後果然落到了不名一錢的下場,鬱郁而死。那個相面人看相還真准。

鄧通歷史評價

他在受到漢文帝的疼寵時,沒有自恃甚高,反而更加地謹慎小心,且讓自己的家人也處處守本分,對別人謙遜有禮,不與人起糾紛.這充分體現了鄧通的老實謹慎和本分.

但粗粗一想鄧通的最終下場,不會不由衷感嘆:真如一場黃粱美夢!這也好象應了孔子的教導:「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鄧通不費吹灰之力,平白到手一場富貴,怎不令人既羨且忌?因名利者,天下之公器,人皆有份.你多拿一份,我就少拿一份,我又如何甘心呢?

鄧通在古代佞幸史上非常有名,也被現在很多雜文家拿來當作不知廉恥的例子,其實非常不公平,因為他不過是皇權下的一個卑微的犧牲品。他為皇帝吮吸癰瘡,在那時的情況下,不但是不得已,說不定還是一種真誠的報恩手段。他出身貧賤,不過是個黃頭郎,哪懂得什麼寧死不辱的氣節?皇帝對他好,他就要對皇帝好,想法很樸素,從情理上來講,沒有什麼可值得深責的。皇帝問他天下誰最愛自己,他回答是太子,也是一種樸素的想法。至於為此得罪了太子,並非是他的本意。如果他老謀深算,也許就不會那樣回答,也就不會遭到那樣的下場了。

但我們也不能因為同情鄧通就喪失基本的是非觀和立場。總的來說,鄧通雖然可憐可悲,卻並非絲毫不值得譴責。為什麼包括丞相申屠嘉在內計程車大夫都討厭鄧通呢?《史記》和《漢書》為什麼不約而同地把他寫入《佞幸傳》呢?因為他破壞了士大夫和皇帝之間的規則。

士大夫講究對君主效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講究所謂「君君臣臣」,它的意思是君主如果像個君主的樣子,臣子就應該遵從臣子的職責。如果君主不像君主,那麼臣子就可以不遵守臣子的職責。孔子他老人家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就是這個道理。君臣雙方之間有一定的規則維繫,相互之間有義務,下級對上級並非只能無條件地聽從。《左傳》裡的晉靈公,因為隨便殺人,最終被卿大夫擊殺,雖然卿大夫的這種行為也被視為弒君,但《左傳》敘述此事的第一句卻是「晉靈公不君」,可見君主的行為不端,也必須遭到譴責。西漢雖然已經是君主專制社會,卿大夫沒有挑戰君主的權力,但是君主看見丞相等高官,也必須起立敬禮,這就是傳統的遺存。

可以打個比喻來說,皇帝可以要求卿大夫恪盡職守,如果卿大夫沒有做到,可以將他們治罪。但皇帝不能要求卿大夫吃屎,如果這樣要求卿大夫,那就是無道昏君,卿大夫也將視之為侮辱。鄧通作為一個二千石的高官,雖然是因為佞幸被提拔的,但卻毫無廉恥到為皇帝吸膿,當然就為正統計程車大夫所不容了。這完全是自降尊嚴和身份。這樣的人一多,顯然是個危險的徵兆,整個卿大夫階層都有淪落為皇帝真正奴僕的危險。同樣,劉啟作為皇太子,只要好好履行他本人的職責就行了,如果被逼到要為父親吸膿,則同樣是個危險的徵兆,他怎麼能不恨鄧通呢?

有一個饒有趣味的情況是,史書上說劉恆非常廉潔。有一次想在宮中建造一座露台,因為要花費百金(百萬錢)而放棄了。他的寵姬慎夫人穿的衣服也沒有長到拖地的,可見用布料非常節儉。但是他賜給鄧通的錢前後多達十幾億,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是什麼使一個自奉甚薄,對寵姬也慳吝的皇帝對一個寵臣卻變得如此大方呢?這恐怕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博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2/170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