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官員8600字長文大談「改革開放」【阿波羅網】

作者:
中共喉舌《人民網》今日(13日)發表文章,《【理論新飛躍】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作者是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這篇8600多字的長文大談「改革開放」,並再度強調改革開放是中共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

中共喉舌《人民網》今日(13日)發表文章,《【理論新飛躍】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作者是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這篇8600多字的長文大談「改革開放」,並再度強調改革開放是中共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

在這篇文章中,「改革開放」前後出現了63次,並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

文章中有段話值得注意,「從實際情況看,不了解改革開放史,容易把現實中的某些差距、問題與改革開放劃等號,由此導致對改革開放的某些質疑。「

不過,中共殘酷的鬥爭歷史,也教會了這些中共官員如何保護自己。

作者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這所謂的第三份歷史決議,拿出來做擋箭牌,文章引用習近平親口說的,「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以及在這第三份歷史決議所寫明的,「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並在文章中讓習近平的名字出現了13次,但是鄧小平的名字出現了14次。

在此之前,」改革開放「這四個字一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曲青山和劉亞洲之弟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去年12月9日發表了一篇名為《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的文章,宛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他在這篇文章中,罕見的大談改革開放、大談鄧小平,也提及江澤民胡錦濤,但是對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卻完全無視,不僅引發輿論熱議,更引發中共不同派系之間大打筆仗。

中共這次內鬥的結果是,曲青山於今年1月11日在《人民日報》撰文,內容出現根本性的變化,其中只有習近平的名字出現了4次,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四任黨魁名字則全部消失。就連」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也沒有再出現。

類似的鼓吹「改革開放」的聲音,在此期間也曾經出現。

2021年12月22日,海外媒體「中美印象」轉發了一篇文章,《胡偉:始終不渝堅持三中全會路線和改革開放道路》

作者胡偉,是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上海市公共政策研究會會長,察哈爾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教授、博導。

「中美印象」網站還特意加了編者按,「今天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43周年,特隆重推出會長胡偉撰寫的特稿《始終不渝堅持三中全會路線和改革開放道路》,重溫這段不平凡的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該網站的主編劉亞偉,是已故中共元老李先念的女婿劉亞洲上將的弟弟。就在同一個月,有消息稱劉亞洲已經被中共控制,據說其涉及反習。

反習勢力在打「改革開放」這張牌

對於中共黨內一些人為何開始高調吹捧「改革開放」,旅美學者、《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分析認為,是中共黨內的反習勢力在打「改革開放」這張牌,並點出為什麼這些反習派要打這張牌。

胡平1月26日對大紀元表示,「反習近平的人很多,他們本身並不一致,他們原本的派系也不同,但反對習近平的這些人都在打這個改革開放這張牌。特別是習近平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變成終身制,現在被反習派作為他們反習的口號。」

他說,「有一點很清楚的,你看劉亞洲弟弟劉亞偉,他在主編的海外網站中美印象上轉發一篇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文章。大概一個月前的了。裡頭就大講特講鄧小平,尤其還講到怎麼樣確定了國家領導職務的任期限制,特別強調反對個人極權,反對個人獨斷專行等問題,那就是對著習近平來的。」

改革開放早已死亡

雖然中共黨內一些人在吹捧改革開放,但是一些有識之士認為,中共的所謂「改革開放」早已死亡。

趙紫陽秘書鮑彤曾經說過,事實上,以民眾為主體的中國改革,早就被中國共產黨的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用坦克和衝鋒鎗處死了。

而政論家陳破空也曾撰文表示,「中共的『改革開放』,正式算下來,至多也就是1976至1989年,至多也就是13年!江澤民、胡錦濤當政,凡20年,明里劫持改革開放大旗,實際背離改革開放事業,企圖剽竊胡耀邦、趙紫陽之功勞,據改革開放成果為己有」。

他還說,改革已死,開放亦亡!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感覺到「改革開放」之後確實經濟得到了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下面這段話才是真正的答案。

「中共自認的'合法性'就在於這20幾年的經濟發展。事實上,經濟的發展正好是中國人民在中共的束縛中被稍稍鬆綁後一點一滴建設起來的,同中共毫無關係。但是,中共卻宣傳成是它的功勞,還要人民感恩戴德,好像沒有中共,就沒有這一切。大家知道,在許許多多其他沒有共產黨的國家,早就有了更好的一切。」(《九評共產黨》)

假如中共今天消失,中國經濟自然就會開始騰飛!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阿波羅網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3/170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