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輾壓台積電? 中國晶片業的實況

中國大陸即將播出的電視劇「縱橫芯海」,故事主要說兩名大陸客,響應國家號召,來美學得技術,再海歸回國,創辦晶圓廠,讓中國晶片「超英趕美,輾壓台積電,稱霸全球」。這樣的故事,只能用來煽動小粉紅,滿足他們的強國夢意識,但要稱霸全球,輾壓台積電,則只能被當作是笑話材料,像科幻小說那樣虛構出來的情節。

北京天天喊科技創新和半導體自力更生,但半導體到底已到什麼程度?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最大晶圓生產商「中芯國際」,11日財報,剛好用來觀察中國晶片的虛實。中芯國際2021年第四季收入15.8億美元,比上一年同季增61%;2021全年收入54.43億美元,比上一年增40%。

從營收看,中芯國際表現不錯,但細看財報,還顯示兩個重點:一是中芯國際所銷售的晶片,多是一般非先進晶片,如消費電子和家居電器的晶片;手機晶片占全部收入的31.2%,但所銷售的,主要是低價手機的晶片,不是先進技術的晶片。

財報另外透露,該公司製造的最先進晶片是14奈米的,體積再大一點的是28奈米、40/45奈米、55/65奈米;除了奈米級的,還有體積更大的微米,例如0.15/0.18微米晶片的收入,就占了全部收入的28.1%。相比之下,台積電為蘋果公司生產的M1晶片,就是5奈米的,今年將推進到3奈米,領先中芯國際至少5年。

中芯國際這兩個特徵,即晶片技術較低和大多用在電子產品上,基本上反映了大陸晶片業的實況。一方面,技術低降低了高端產品(例如高價手機和電腦)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大陸市場大,電子產品和汽車等需要大量晶片,所以中芯國際的銷售可觀。以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來說,2021年第四季收入是160億美元,台灣的聯電同季收入22億美元;中芯國際有15.8億美元,已經不錯。由於需求大,中芯國際正在北上廣建新廠。

但大陸晶片技術較低這一點,在中美科技戰(包括半導體戰),影響最大,因為先進的科技產品需要先進晶片,如果大陸晶片技術落後美國和西方,就會直接影響的高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華為最能證明,華為2020年第二季仍是全球第一大手機生產商,因為被美國制裁,列入黑名單,禁買美國半導體產品,華為手機的銷量大受影響,到2021年第四季,華為的全球手機市場占有率已下降至微不足道的1.7%,而且幾乎全部來自內銷。華為因為買不到先進的5G晶片,所以只能買高通的4G晶片,手機沒有良好的5G上網功能,銷量難免受挫。

2018和2019兩年的貿易戰、以及2021的全球晶片荒,使美中半導體戰更激烈。習政府這兩年不斷大喊科技創新和自力更生,但中國半導體業有一死穴,即全球只有少數生產半導體設備的公司,例如荷蘭的ASML、日本的Tokyo Electron、美國的Lam Research和Applied Materials等,這些公司都因為美國的禁售,不能把設備賣給大陸的公司,大陸的晶片廠得不到先進設備,所以至今無法生產3、5和7奈米的晶片。

台積電,南韓的三星和美國的英特爾,都使用上述公司的半導體設備,「縱橫芯海」說要輾壓台積電和稱霸全球,只是幻想而已,至少在5年、甚至10年,也可能追不上。喊口號容易,要創新和自力更生很難;更重要的是,美國和西方的半導體公司之間的競爭激烈,晶片的設計和技術不斷推前,中國大陸的技術原已落後,還要追上別人不斷創新的技術,那就難上加難。

過去20年,美國半導體業將生產外移,台灣因此乘勢而起,以致台灣所生產的晶圓,占了全球份額的63%,除了台積電的54%,聯電也占7%。英特爾因此要改變政策,投資200億元,在亞利桑納建兩座晶圓廠。國會去年6月也通過一項2500億元的創新和競爭法案,其中500億元用來推動半導體業。

在晶片荒中,全球都把目光投到台積電之上;台積電11日的公司市值達5923億美元,超過了中國大陸的騰訊和阿里巴巴,但台積電的人,在看「縱橫芯海」時,不要只當作笑話來看,反應自我警惕,繼續努力,提防大陸晶片有一天真的輾壓台積電。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5/170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