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關係到全體中國人吃飯!中共國務院發通知 這問題很嚴重【阿波羅網報導】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2月17日,中共《人民日報》在其頭版報導,中共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2月17日,中共《人民日報》在其頭版報導,中共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

新華社2月16日發布的通稿,中共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普查時間為2022—2025年,要求利用四年時間全面查清農用地土壤質量家底。

該《通知》顯示,普查對象為全國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點調查與食物生產相關的土地,未利用地重點調查與可開墾耕地資源相關的土地,如鹽鹼地等。普查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立地條件普查,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質等;性狀普查,包括有機質、酸鹼度、養分情況以及顏色、質地等物理、化學性狀;類型普查,包括不同成土母質、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利用狀況下土壤類型的核實與補充完善等;利用狀況普查,包括灌排設施情況、植物生長情況、種植制度等基礎信息,以及肥料、農藥、農膜等投入品使用情況。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人大代表、致公黨江蘇省委副主委、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建議,儘快啟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對中國土壤進行「全面體檢」已成為當務之急。

現在,距離第二次土壤普查已過去40多年。沈仁芳認為,當前,中國城鎮化加速占用優質耕地,化肥、農藥、農膜使用量位居全球第一,集約化高投入的蔬菜和果樹種植面積增加6.7倍,土壤養分嚴重富集,主要農田土壤pH值平均下降0.5個單位,新污染物風險增加,土壤安全風險加劇,生態服務功能顯著下降。

針對當前形勢,沈仁芳說,中國土壤資源家底不清、狀況不明,嚴重製約中國糧食安全和農業綠色轉型。

2016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院長周健民介紹,中國開展過兩次大規模的土壤質量綜合調查。第一次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規模及採集的數據都非常有限,資料也不完整。

第二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涵蓋了全國所有耕地土壤。由於歷史的原因,當時對土壤質量還沒有完整的認識,普查只關注土壤的基本屬性和肥力狀況,無法評價其環境品質和健康質量。近三十年是中國土壤耕地利用強度最大的三十年,是人為活動干擾最大的三十年土壤質量發生了巨大變化,當時所調查的土壤肥力質量已不能反應當前的肥力狀況。

周健民指出,「土壤污染治理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土壤污染的底數不清,我們還沒建立起詳細而完整的地塊污染資料庫;二是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土壤修復企業對土壤修復的認識還沒有完全到位它們還不理解為何土壤修復要這麼久要花這麼多錢。」

周健民指出:一些土壤質量指標的變化的確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如東北黑土的有機質快速下降、土壤的大面積酸化、養分的非均衡化以及污染加劇等。

2020年8月,習近平在吉林省考察時承認,東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黑土高產豐產,同時也面臨著土地肥力透支的問題。

據中共新華社報導,東北典型黑土耕地面積約2.78億畝。多年來,東北黑土區耕地資源長期透支,化肥農藥投入過量,導致黑土變「瘦」。監測數據顯示,近60年來黑土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三分之一,部分地區下降50%。

中共的官方數據雖然因為造假而毫無可信度,但是就憑中共新華社承認的這個數據,以及習近平特意到吉林考察,也足以說明東北黑土存在問題的嚴重程度。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7/170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