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開始強大的標誌:特立獨行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在史丹福大學開學典禮上,美國文學評論家威廉·德萊塞維茨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你要確認你自己的價值觀,思考邁向自己所定義的成功的道路,而不僅僅是接受別人給你的生活,接受別人給你的選擇。」

猛獸獨行,牛羊成群。

優秀的人往往也是特立獨行之人。

他們心中有方向,篤定地邁向多數人不願走的路。

01

讀別人都不想讀的書

《漢書》中記載了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故事。

董仲舒的父親董太公修築了一個後花園。

第一年,花園初具規模,家族兄妹盛邀董仲舒到園中玩,但他手捧竹簡,只顧埋頭學習《春秋》。

第二年,小花園建起了假山,其他人在假山上嬉戲攀爬,他旁若無人地刻寫詩文。

第三年,後花園完工,中秋節晚上,全家人在園裡邊吃月餅邊賞月,董仲舒卻趁間隙,又找先生研討詩文去了。

別人覺得讀書乏味枯燥,董仲舒卻常常書不離手,最終成為了一代儒學大家。

姚文田的書房掛有一副對聯,其中一句是:「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

改變命運最好的契機,藏在我們讀過的書里。

但在娛樂至死的年代,讀書,越來越成為這個時代稀缺的事情。

很多人迷失於輕佻的文化環境中,汲汲於短暫的愉悅,鮮少能靜心閱讀一本書。

但就如蔡康永說的那句:「讀書,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被稱為「礦工詩人」的陳年喜,曾是一位資歷很老的爆破工。

去礦山打工之前,他就喜歡秦腔、鼓書等傳統文化,空暇時間會去書攤搜刮相關書籍。

在礦山工作時,礦友們打牌、抽菸、睡覺打發時間。

只有他在炸藥箱上、在岩石上孜孜不倦地閱讀。

等有讀書軟體時,他又開始如饑似渴地看《溫故一九四二》《印度受傷的文明》等經典,累計下來有一百多部。

後來,礦山行業沒落了,礦友們掙扎於生活邊緣,但他走上了作家這一條道路,寫下《微塵》《炸裂志》等優秀作品。

書本的厚度,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我們讀的每一本書,如同播下的種子,它們正在悄然發芽,終有一天,會長出一片森林。

02

養成別人難以堅持的生活方式

上面這張圖,道出了許多人的現狀:

懶於改變生活方式,一味透支身體,最終賺了半輩子的錢,都拿來買藥看病。

村上春樹堅持跑步,數十年如一日,他說:

「同樣是十年,與其稀里糊塗地活過,不如目的明確、生氣勃勃地活著。」

唯有把身體照顧好,蓄滿精力,我們才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認識一個公司的前輩,將近五十歲的他,沒有禿頂,沒有啤酒肚,身姿挺拔。

他每天都會去公司樓下的健身房跑步,如果工作繁忙,在家裡也會花個十幾分鐘的時間,來幾組高抬腿和啞鈴。

平時,除了一些必要的應酬外,其他酒局他一概推辭。

但反觀公司一些年輕人,經常一下班就吆喝著去大排檔喝酒,喝完又去KTV趕下一場。

周末時,如爛泥一般在床上躺了一整天,睡到日曬三竿,才懶洋洋地點個外賣把早餐和午餐一起草草解決了。

幾年下來,一群人大腹便便,爬幾層樓梯就氣喘吁吁,有的已經有了「三高」,有的患了痛風,身體狀況紛紛亮起紅燈。

前輩站在他們身邊,不知情的人以為他們是同輩。

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調侃道:

你們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們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

如果這樣還不行,我就保持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到80歲把你們一個個送走以後再來做。

人這一輩子很長,如果身體早早垮掉,那麼當別人精力充沛,你只能事事都力不從心;當別人遍嘗美食,你只能終日藥不離口。

前半生的放縱,往往得用後半生來償還。

03

走別人不想走的路

劉震雲去北大做演講時,曾強調:有遠見的人一定走的是笨路。

他講了一個他外祖母的故事。

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外祖母最擅長的技能,就是割麥子。

雖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但是在割麥子這件事上,即便身強體壯的大漢,也趕不上她。

有一次,劉震雲向外祖母請教割麥子的秘訣。

「為什麼你割麥子總比別人快?」

外祖母回答:「我割得不比任何人快,只是三里路長的麥堂子,別人要直下腰休息,我從來不直腰。

因為你想直一次腰的時候,你就會想直第十次、第兩百次,我無非是在別人直腰的時候割得比別人更快一點。」

這句話深深地印在劉震雲的腦海里,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我們這一輩子,都在與貪圖安逸的天性對抗。

誰都想走捷徑,都想待在舒適區,但沒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就難以在眾人中脫穎而出。

平坦大道通山腰,逶迤小路抵山巔,優秀的人都會逼自己去踏平崎嶇,踩出方向。

劉小東是中國油畫界炙手可熱的畫家。

對於自己的成功,他如此說:「畫畫和生命過程一樣是個『熬』字,不用著急、慢慢來,堅持走自己的路,不停地畫,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八十年代初期,中國第一批油畫家都在向西方學習古典主義繪畫,但劉小東偏與大眾背道而馳,堅持「就畫我自己,我的生活,我的時代。」

無人指教,就獨自摸索,他把普通人日常的鮮活場景一一記錄下來,推出一系列別樹一幟的新作。

陳丹青有一次看到他的畫作,激動地說「中國可能出了一個天才。」

華大CEO尹燁說過:「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因為沒有幾個人能夠走下來。」

大多數人都傾向於挑簡單的路走。

因此,在這條通往成功的荊棘小徑上,我們唯一要戰勝的是自己。

最清晰的腳印,印在最泥濘的道路上,耐心點,熬下去,我們終能跋涉出一條康莊大道。

叔本華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越是境界非凡的人,越是特立獨行。

不懼怕旁人的目光,警惕淹沒在外界的噪音中;

不懷疑自己的選擇,矢志不移地走在既定的路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08/171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