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深度:對比納粹德國,俄國的閃電戰為何一敗塗地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是做房地產的:1977年畢業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工學院建築系,後在當地工業建築企業工作。

希特勒式的閃電戰實際上是很意思的,以二戰德國和2003年美軍進攻伊拉克為例,閃電戰中,戰術轟炸機和精銳裝甲部隊往往是第一波的快速突破力量,接下來則是第二波進攻力量,甚至還有第三波,他們的任務則是鞏固突破,形成包圍的。

這個其實了解戰爭史的人應該都清楚。

所以,這一點決定了閃電戰對兵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尤其看重優勢兵力的集中利用。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清晰意識到俄軍最高統帥在這場戰爭中的諸多可笑之處:

俄國人在這場戰爭中的兵力非常有限,他們的領袖刻意追求的目標卻很多,結果俄軍在戰爭之初每一處都面臨兵力不足,俄軍分散利用數量有限的飛機不足以摧毀敵人的防控和空軍,也不足以撕碎地面目標,俄軍分散攻擊的陸軍由於數量嚴重不足,只能打出第一波的閃擊,結果根本沒有後續部隊來鞏固突破和保障後勤安全,最終使得向前推進的俄軍裝甲部隊面臨嚴重的燃料補給困難,寶貴的兵器不得不大量拋棄——就像1945年阿登反擊戰中因缺油而拋錨的德國派普突擊群一樣,與阿登反擊戰中資源斷絕的德軍不同,今天俄軍閃電戰的失敗是俄國統帥部的無能所致。

說起來,這一切都是德國領袖想要閃擊的目標太多所致,這一方面是因為他不能正確理解實力的對比,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追求政治收穫勝過軍事需要。

在戰爭開始時,俄軍為何要分散兵力進攻堡壘化的堅城哈爾科夫?因為這個是烏克蘭最大的俄語城市,也是俄國民族主義者心中的聖地所在,打下來可以極大提升統治者政治威望;

在戰爭開始時,俄軍為啥要分散兵力屢費周折遠征敖德薩?這個其實也可以理解,因為這裡是2014年俄羅斯族裔與烏克蘭族裔發生衝突並被殺的地方,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心深恨之,打下來並懲罰那些兇手,可以極大提升統治者的政治威望;

所以,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俄國人在這場戰爭開始時幾乎是全面鋪開,用有限的兵力進攻遠超其兵力、後勤和補給的多個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統治者的政治欲望蓋過了軍事服務的需要,這是1940年10月墨索里尼希臘戰敗過程中軍事決策的典型特徵。

結果戰爭進行幾乎一個月了,俄軍的幾乎所有目標都沒有實現,烏克蘭的省會除了中小型的赫爾松幾乎無一被攻克,烏克蘭軍隊的主力無一被殲滅,更重要的是,由於俄軍推進太深,目標太少,兵力太少,後勤運輸線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寶貴的後勤軍用卡車淪為烏克蘭滲透部隊肆意襲擊的目標。

最終,戰爭漸漸發展成了俄羅斯千方百計試圖避免的消耗戰,後面就是比拼人力、財力的戰爭了,在這過程中,克里姆林宮絕不可能調集比西方支持下全民動員的烏克蘭更多的資源,這註定了他的結局。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俄國人在戰爭之前真的試圖打贏戰爭,那麼他們就應該將主要兵力用在最重要的目標上,譬如要麼將大多數軍事力量集中用來包圍消滅所謂的烏東重兵集團,其空中和地面突擊力量以及後勤能力足以支撐這個單一的企圖;或者要麼直接將俄軍的主要進攻方向用在切斷烏克蘭的西部與西方的聯繫上。

這些都是俄軍有限兵力專注情況下的可能實現的單一選擇,這或許可以支撐俄國人有機會贏得戰爭,但遺憾的是,俄國統帥反而將如此有限的力量分散攻擊一些不現實的目標,僅僅滿足於收穫其中的政治成績,僅這一點,就代表著俄羅斯人閃電戰的軍事挫折是難以避免了。

說起來,現代歷史上,真正能夠勝任大規模戰爭指揮的國家領導人,首推拿破崙、希特勒和史達林

拿破崙毫無疑問是無敵的軍神,但他的天賦絕非常人所能比擬;

希特勒儘管被詬病甚多,但他對閃電戰的把握和組織也絕非常人所能比擬,直到戰爭的最後關頭依然能夠在資源極度短缺的情況下編制出阿登反擊戰的兇狠一擊;

史達林則是總體戰的大師,他能夠將整個國家的每一點資源都徹底地投入戰場,哪怕是國家淪陷一半資源、部隊幾乎喪失殆盡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裡於莫斯科和史達林格勒糾集起數量比敵人更多的兵力;

就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希特勒能夠成功組織起一場又一場撼動世界的閃電戰,史達林總能夠讓俄國的兵力比對手更多,這些成就都蘊含著兩位領導人遠超常人的果敢和智略。

相比之下,今天的俄羅斯決策者根本不足以駕馭如此危險的局勢,這也就決定了他們在戰爭中的命運。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明世相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28/172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