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觀雨堂主:2022年的春天,在上海

作者:
上海淪陷了!昔日人群擁擠的南京路、淮海路,徐家匯、城隍廟等等,早已是人影不見,仿佛末日來臨。南昌路一幢樓里,封閉在家的男主人,取出塵封多年的口琴奏起來,一時在手機視頻上流傳,竟讓許多人感到這個城市尚未死去。從3月1日到4月1日的一個月里,上海受病毒感染的人數達42,952人。足與前年武漢病毒傳播之猛一比高低。但事實上,上海在2022年的春天,沒有一例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先例,衛健委也沒隱瞞。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證明了國外學者關於病毒變異的說法。如此重要的信息,在人人守著手機的今天居然難以傳播。

日前,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嬰幼兒隔離點」被曝光,隔離點嬰幼兒哭的照片和視頻在網上流傳,看了令人揪心。(視頻截圖)

上海,這個曾經在1927—1937年間年經濟增長速度幾乎達兩位數的城市,這個曾經沾有資本主義輝煌的大都市,這個曾經的遠東國際金融中心,如今已淪落到何種程度?

2022年的春天,借用許多上海市民的概括,那就是:上海淪陷了!昔日人群擁擠的南京路、淮海路,以及許多著名的商業區如徐家匯、城隍廟等等,早已是人影不見,形成一種空蕩蕩的恐怖,仿佛末日來臨。南昌路一幢樓里,封閉在家的男主人,為擺脫無奈與沉悶,取出塵封多年的口琴奏起來,一時在手機視頻上流傳,竟讓許多人感到這個城市尚未死去。從3月1日到4月1日的一個月里,上海受病毒感染的人數達42,952人。這個數據足與前年武漢病毒傳播之猛一比高低。但事實上,上海在2022年的春天,沒有一例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先例,衛健委也沒隱瞞。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證明了國外學者關於病毒變異的說法。病毒的傳播速度加快。但致死率在下降。奇怪的是如此重要的信息,在人人守著手機的今天,居然難以傳播。

這一怪像導致的結果,只要某社區有一例呈陽性,整個社區立即陷入巨大恐慌。曾經因歷史的光榮而沾沾自喜的上海人,成了四周避之不及的瘟神,每進入臨近省市遇到的是什麼?只要有人舉報,某人剛從上海來,立即獲獎勵5000元。對核酸陽性的恐怖,壓倒一切,也扭曲了人性。一名孕婦臨產,到了醫院門口卻不讓進,只因手機上未見經檢測的核酸陰性,最後死在醫院門口;有老人身患癌症,家中用藥中斷,醫院不讓進,最後跳樓自殺。只要保證抗疫政績,無辜的人們死於非人道的防疫措施,大家習以為常。某社區、某企業一旦出現一例陽性,上上下下立即驚恐萬狀。社區內只要有人聽到遠處的救護車聲音,立馬在業主群里驚呼。一對被檢測陽性的母子,母親被迫與年幼的孩子分開隔離。母親在方艙醫院,擔心孩子無人照料滿臉流淚;孩子在舉目無親的另一方艙醫院,大聲啼哭無人過問。許多被隔離的嬰幼兒尿布無人更換,小屁股上皮膚感染髮炎……。成年人進入方艙醫院,既沒有藥物,也沒有睡覺的床,只能躺在水泥地上;有的人進入方艙醫院,兩三天後轉陰,但不許離開方艙醫院。在方艙醫院,外地民工受到更明顯的歧視。

上海並不缺乏醫療資源。上海有幾十年計劃經濟的傳統,計劃經濟的本質是對人的全面控制。官方可以放棄國民經濟計劃,但絕不會放棄對人的控制。上海官員照搬武漢的經驗,靠建方艙醫院再加上對市民的嚴控,以應對疫情,無視病毒變異的現實。大量醫護人員被安排到方艙醫院,他們主要工作就是查看手機上的健康碼。大批檢測核酸的志願者,全身披掛白色防護服,儼然一派義和團的氣勢。市民今天接受棉簽捅喉嚨,明天接受棉簽捅鼻孔。核酸可以通過唾液檢測,成本更低,官方不會採納,人人唯有順從。剛從手機網絡上見到一個視頻,有市民電話聯繫上海市疾控中心,詢問自己的父親剛經核酸檢測顯示陰性,為什麼疾控中心通知突然成了陽性?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無法回答,搬來中心的官員。這個市民問官員:疾控中心、醫療資源、12345、健康雲等等,難道都是互不相關的分裂狀態嗎?這個官員的回答很乾脆:對的!這個官員甚至還告訴他:現在病房緊張、120沒車,都是事實。

從其他省市調來的醫護人員,到上海連睡覺休息的地方也沒安排。杭州來的醫護人員一看如此形勢,當晚即撤回。整個城市供應緊張,蔬菜店、食品店紛紛關門。年輕人在網上搶購蔬菜與食品,老年人搶不到也不會搶,有些老年人只能在家沾著醬油吃飯。中堂李克強視察上海某社區,社區突然出現大批蔬菜食品供應,甚至裝成大禮包贈送到每戶,無意間讓中堂成了救星。中堂只能跑一個社區,其他社區無法分享這樣的幸運,儘管也有社區學著分發大禮包,大禮包拆開一看,素菜是腐爛的,肉是變質的。這也難怪,封城之後,外省的蔬菜、魚肉無法進入上海,許多商戶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蔬菜、魚肉爛掉,急得雙腳直跳。

2022年的上海,不是淪陷,而是根本就沒有春天。上海的淪陷是在1949年,從那時起,每個上海人的命運就是註定了的。因為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極權的共產統治。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05/173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