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布查大屠殺震驚了世界 但卻沒有讓中共國震驚

2022年4月5日,在烏克蘭基輔郊區的布查,士兵和調查人員看著躺在地上的燒焦的屍體。在俄羅斯軍隊最近離開的地區出現了更多屠殺平民的可怕證據之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決定在聯合國安理會予以揭露俄羅斯戰爭罪行。

基輔郊區布查大屠殺震驚了世界,但沒有震驚中國。

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多年來嚮往成為「負責任大國」的中國,對俄軍在烏克蘭基輔郊區布查進行的平民大屠殺至今不置一詞,沒有對平民的慘死表示一點同情,更不用說譴責屠夫了,甚至連中性的對屠殺事件略表「震驚」,一個字也沒有。

官方沉默,環球時報等官媒的報導還使用美國「炒作」、美烏「宣揚『布查平民死亡事件』」等詞。有些官方評論員卻以「羅生門」命之,混淆真相。

法國世界報日前有報導分析:「俄羅斯宣傳機構多年不遺餘力,讓真相本身失信。俄羅斯電視全力以赴把嚴肅的辯論轉換成喜劇,把最嚴肅的話題淹沒在所謂『替代性真相』中,十年來,讓對抗西方以及妖魔化烏克蘭在他們腦中紮根。俄羅斯當局所宣傳的世界本無真相」。

中國小粉紅跟著俄羅斯政府,聲稱基輔郊外路旁的平民屍體是俄軍撤退後才出現的,是擺拍。但衛星照片已確鑿無誤地顯示,那些屍體恰恰是在俄軍占領後出現的。

網上有段視頻,畫面上一個名叫石頭記的稱,布查慘案雖算是俄軍的罪行,但更是澤連斯基道德綁架烏克蘭國民的罪行。學者榮劍評論:按他的邏輯,二戰倫敦大轟炸是德國法西斯的罪行,更是邱吉爾道德綁架英國國民的罪行;南京大屠殺是日本法西斯的罪行,更是蔣介石道德綁架中國國民的罪行。記住這類惡人,他們都是戰犯渣子。

小粉紅無恥也罷,復旦大學教授如此還是有點讓人驚駭,一位叫做沈逸的,據稱是官媒觀察者網的特約嘉賓。有人問:沈老師怎麼看基輔旁邊出現好多平民屍體了,感覺輿論反俄會有一大波?沈逸回答稱:「烏克蘭不是發槍了麼?這波操作之後,烏克蘭全員都可以看作是美國抓進關塔納摩的平民戰鬥員:第一,不是平民,是戰鬥員;第二,不是軍人,不享受日內瓦公約權利體系保護。美國已經有示範了,烏克蘭怎麼跳,也跳不出這個框。」

一位網友反駁,「復旦大學總出這樣的人渣,出了不少了,中國走到今天這步復旦功不可沒。」大約應該補充一點的是,這種觀點其實與官方通過其官媒及官學者的長期灌輸有關,上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說明。

更有甚者,鳳凰衛視軍事評論員宋忠平甚至聲稱布查街道上的屍體是「活屍」,稱拍攝場面的車經過時,「我們從車鏡可以看到屍體活了並且站立了起來」。宋聲稱澤連斯基是演員出身,「演員就是為了表演的。」美國學者葛萊儀發推評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軍事評論員支持布查屠殺是「演出」,戰爭歸咎於美國、北約和烏克蘭的錯誤,俄羅斯沒有任何責任。這一觀點在中國得到廣泛分享。

比起小網紅的無知,那位「教授」的無恥和法西斯,官媒的表述似乎要陰險的多。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劉和平對布查事件的評論就很能說明問題,這一被衛星圖片證實發生在俄軍占領時期的屠殺事件,被這位評論員說成是:「無論烏克蘭方面拿出多少所謂的照片與證據,也無論烏克蘭方面的指控能否得到聯合國、歐盟與北約的認可,這件事情都不可能得出一個多方尤其是俄羅斯方面能夠承認與接受的結論。或者說,這件事情可能永遠都會處於各說各話的羅生門狀態。」

顯然,他的傾向是明白無誤的,照片與證據在他看來都是「所謂的」,這位評論員甚至稱:「假如要想和談,就不要節外生枝,拋出所謂俄軍犯下了「種族滅絕」的證據。「這是在教訓遭侵略的烏克蘭應該懂得「成王敗寇」的道理。

新華社背景的公眾號牛彈琴也是採取類似的表述:「誰是兇手?自然又是羅生門,也是外交鏖戰的焦點」,「肯定目前絕對是一個羅生門」,這樣一個在世界看來很明確的事件,為什麼在官媒眼中成了羅生門?因為「俄羅斯方面斷然否認」。有網友指出,這讓人聯想到卡廷大屠殺,史達林下令殺害了兩萬多波蘭軍官和精英,但一直矢口否認,硬要栽在納粹德國頭上,直到蘇聯崩潰,葉爾欽正式承認卡廷屠殺是史達林下令造成為止。

牛彈琴雖然模糊真相,卻至少對屠殺感到「震驚」:「反正,看照片,我相信,只要是人,就不會不感到震驚」。劉和平評論員也有些擔憂:「儘管如此,我們卻不能否認,烏克蘭指控俄軍犯下了『種族滅絕罪』這件事情的出現,會對接下來的戰局走向以及未來的俄烏關係產生重大的衝擊和影響。」「我們看到,事情發生之後,西方國家的民意可謂是群情激憤,西方的政治家們紛紛發聲譴責。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西方國家在制裁俄羅斯與為烏克蘭提供進一步的軍事援助上,將會變得更加激進。」

把一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說成是表演,擺拍,堂堂大國對這樣一場滅絕人性的屠殺裝作視而不見,網紅們欲蓋彌彰,倒塌下去的是中國的形象。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06/173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