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印度爆買俄石油美國一點轍都沒有

拜登莫迪舉行視訊峰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擬於5月正式啟動「印太經濟架構」,印太戰略將更全面的展開,對此,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也在Podcast節目《Wow世界熱鬧什麼?》中分析,這份明顯劍指中共的「抗中戰略」在經濟層面上可能面臨到具體內容不明確、和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相比沒有誘因等問題;此外,楊永明也直言,美國目前希望能「確實」拉攏印度、東南亞等第三方勢力,但印度仍持續向俄羅斯購買石油,美國明顯對印度沒輒。

楊永明表示,中共現在身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和出國口,而美國正面臨川普退出TPP、國內反對開放市場和RCEP今年初啟動,但美國所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既不是FTA,也不是開放市場或降低關稅的協定,而是主打「產業規則和原產地原則」,但又沒有提出具體內容到底為何,這樣反而變成「管制型」的協議,甚至也沒有具體提出印太經濟架構能提供的經濟誘因是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相較於中共推動經濟供應鏈整合,美國在和亞太、印太國家要做經濟連結就會趨於劣勢。

據悉,美國聯邦眾議院約200位跨黨派眾議員日前致函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要求將台灣納入印太經濟架構中,不過卻遭美國回復表示「還沒做決定」。對此楊永明也表示,美國應該不希望台灣這麼快加入,因為台灣一旦加入,這份經濟架構就會被貼上「針對中國」的標籤,可能也會影響到許多國家的參與意願,不過最後真正加入的國家應該也會成為印太戰略、抗中戰略的關鍵。

楊永明分析,拜登本來在3月中要和東協各元首舉行視訊高峰會,但在一周前卻被東協以「時間不合適」為由臨時取消,最後只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到華盛頓和拜登會面,因此未來焦點將放在5月中要舉行的東南亞峰會,究竟是以視訊還是會面方式舉行?但若東南亞元首親自訪美,緬甸及泰國的軍政府是否出席也是焦點之一,不過可見的是東協現在已經是全球GDP第七大經濟體,去年更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東南亞國家儼然成為中美勢力拉攏的關鍵第三方。

拜登在本月11日除了邀請印度外交部長、國防部長至白宮舉行2+2對話外,當天也親自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進行視訊,當場討論印度是否也要跟進位裁俄羅斯,拒買俄國石油、天然氣,但印度方卻表示,「他們過去向俄羅斯所買的油,油量可能都不比全歐洲一個下午所購買的還多」,而根據資料則顯示,印度在過去2個月內大約向俄羅斯買了1300萬桶油,去年一整年則是1600萬桶,數字相比之下可以說是「爆買石油」。楊永明也直言,美國在印度是否制裁俄羅斯這個問題上其實有點沒輒,因為印度從過去至今約有一半以上的國防武器都是向俄羅斯、前蘇聯購入,印度實在不敢貿然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

此外,中共日前在南太平洋島國提供經濟援助,更在3月和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將進駐類似警察的人員給索羅門群島進行「安全維護」,此舉也讓美國、澳洲備倍感威脅,認為中國將手伸入南太平洋,因此印太戰略會加強南太平洋島國的盟邦,拜登也將派美國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率領高級官員出訪索羅門群島;而拜登日前也宣布將在5月開始出訪亞洲,包括邀請東南亞元首到華盛頓、親自出訪日韓兩國,其中韓國新上任的總統尹錫悅又明顯親美,更強調要改善與日本的關係,因此中韓美之間的關係也將迎來新變化。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ETtoday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21/173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