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不喜歡去別人家串門,也討厭別人來自己家的人,多半是這3種心態

願我們守住獨處的自由,過輕鬆自在的人生,把家裡的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值得的人。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見面,正吃著飯,她突然問我:

「你有沒有覺得我這人有點奇怪?」

心姐細問之後,才知道一有朋友邀請她去家裡吃飯,她就想方設法拒絕。

當朋友提出想去她家串門時,她也會敷衍地說:「下次吧,有機會一定請你來。」

她不喜歡去別人家串門,也不希望別人來她家,但又覺得自己這種行為不太正常。

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相互串門呢?

其實這不是和別人關係不好,也不是拒絕社交,而是出於這3種心態。

不想麻煩別人,也不想被別人麻煩

在綜藝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中,郭麒麟和李雪琴說過一句話:

「我不麻煩你,請你也別麻煩我。」

在不喜歡串門這件事上,很多人就是抱著這樣的處事哲學。

上門做客,意味著要打亂對方的生活節奏,要被對方盛情款待,遇到熱情的人,還會讓自己留下來吃飯。

這份優待,對有些人來說是一種心理負擔。

他們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當然,也不希望別人來打擾自己。

說到這,周周想起朋友阿敏吐槽過的一件事。

阿敏的丈夫喜歡交際,三天兩頭叫同事來家裡吃飯。

對丈夫來說,請同事來家裡做客,拉近了距離,體現了誠意,自然是好事。

可是對阿敏來說,這卻是一件讓人身心俱疲的「麻煩事」。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要招待客人,給客人端茶倒水,在廚房忙前忙後地準備晚飯。

丈夫和同事們閒聊時,她還要時不時地附和幾句,說些客套話。

同事們走後,看著滿地的瓜子殼、果皮和啤酒瓶,她要掃地、拖地,收拾餐桌和碗筷。

一番折騰下來,她感覺比工作加班還累。

招待客人本就是一件麻煩事,還要為此犧牲私人空間,犧牲休息娛樂的時間,對於「怕麻煩」的人來說,實在得不償失。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喜歡別人來家裡串門,也不去別人家裡,是在為自己的生活減負,也給別人留一份清閒。

不喜歡迎合

很喜歡一句話:人生有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好在適度。

和人交往的時候,保持恰當的距離是一種智慧。

那些不喜歡串門,討厭別人來自己家的人,多半是不喜歡迎合的人。他們的內心更加的篤定,不會為了所謂的合群,就把時間都用在已經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朋友之間的來往,如果彼此是很熟悉的人,三觀一致,那麼交談的過程中,一定是舒適的。可惜的是,如今有一些親戚和朋友,並非真的希望你過得好,甚至連寒暄都變得很虛偽。

年輕的時候,會學著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只為了讓別人高興。但是到了40歲,人生已經過半了,早就不再會花那麼多的精力,去滿足他人的需求。

相比於迎合他人,我們更應該學會尊重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真的將日子過得順心如意。

圖片

享受獨處,不喜歡無意義社交

梭羅說過:一個人越是有許多的事情能夠放下,他就越富有。

我們都希望自己過得比任何人都好,所以會有攀比的思想,總是會忍不住在別人面前炫耀。

內心越是自卑的人,就越喜歡串門,當朋友來家裡的時候,他們會變得非常興奮。可一個人無法真正的認可自己,其實是很難感受到生命的魅力的。

不喜歡熱鬧,不愛串門的人,多半都很享受孤獨的過程。他們沉浸在安靜的喜悅當中,不會覺得獨處是多麼可怕的事。

一個人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會被外界的情緒所干擾,當你更加靠近內心的聲音,勇敢去做自己的時候,這種安全感才能帶來真正的力量。

獨處是一種選擇,內心越是篤定的人,越不愛將自己放在人群里,反而更加喜歡平靜的生活。

他們可以真正地看見自己的價值,獨處的時間所帶來的溫暖,將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你會在特定的環境裡,把單一的生活過得更加豐滿、有趣。

這種心靈上的滿足,是無法通過別人獲取的,一群人的狂歡所帶來的結果不過是更加空虛罷了。

親戚朋友之間,人情往來必不可少,相互串門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可串門如果不能增進彼此感情,還讓自己為這種社交活動所累,那拒絕串門也是一種選擇,沒有好與壞、對與錯之分。

畢竟人這一生,最難得的,是讓自己過得舒心。

願我們守住獨處的自由,過輕鬆自在的人生,把家裡的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值得的人。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實用智慧大分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25/173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