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上海荒誕經歷:陰性時被拉去方艙出來後陽了

家住上海黃浦區的李燕(化名)過去幾天心力交瘁。她多次核酸和抗原檢測為陰性,期間出現過一次陽性結果,要求覆核無果,無奈被送去方艙醫院。出艙後反而開始發病。「感覺很屈辱,但這不是疾病帶來的,」李燕說,「整件事不由你個人的意志決定,也沒有可以申訴或者講道理的地方。」她還見到艙內有穿著防護服的人員大聲播放紅色老歌《歌唱祖國》,吸引許多患者聚集錄影,這一切讓她覺得「荒謬至極」。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在上海,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小區內進行大規模新冠肺炎篩查。這座城市已經因新冠疫情封鎖了一個多月。

家住上海黃浦區的李燕(化名)過去幾天心力交瘁。她多次核酸和抗原檢測為陰性,期間出現過一次陽性結果,要求覆核無果,無奈被送去方艙醫院。出艙後反而開始發病。

「我覺得不可能(陽性)」,李燕對BBC中文說。

同許多上海居民一樣,自小區4月1日封閉以來,她已經一個多月足不出戶,只有在大規模核酸篩查和團購到貨時才下樓。

4月29日看到陽性結果(4月28日採樣)後,她當天趕緊自測了幾次抗原,「都是一條槓」(表示陰性)。當天,她還按要求在官方大規模核酸篩查中做了檢測,第二天出來結果依然是陰性。

偶爾那一次陽性會不會是假陽性?還是檢測出了問題?或是之前感染了,後來康復了?李燕希望對這次陽性結果進行覆核,但沒有人理會。在上海嚴格執行「社會面清零」的政策下,當日她被拉到了方艙醫院。

目前上海已經封城一個多月,許多居民連續一個多月無法出門或走出小區。官方強調,要儘快實現「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其目的是嚴格控制社會上的隱形傳播鏈,讓患者和可能有傳播風險的人處於受控狀態,不會考慮經濟和社會成本等問題。於是各個部門仿佛為了完成一項既定的指標或政治任務,極力控制人員流動,並毫不顧忌居民作息時間進行全民強制檢測。只要核酸結果呈陽性,就會被送去方艙醫院隔離。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位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臨時隔離場所。

怎麼才能證明我不具傳染性

對陽性檢測結果存在疑慮的不只有李燕一個人。在社交媒體微博上,莫名被送去方艙的事情並不少見。

一位署名JAKEBAEK的網友是上海浦東新區居民,他5月2日發帖稱,自己從方艙出來回到小區後,第七天做了核酸,被通知結果復陽。他多次自測抗原,結果都顯示一條槓。他要求覆核,被告知可以送去醫院測Ct值,然而,她上車後才知道是被拉去方艙。

「為什麼不給我覆核,不帶我去醫院測Ct值再決定隔不隔離我?萬一我沒有傳染性或者我是假陽,我被騙到方艙又被傳染了呢?誰負責?」這位上海居民寫道。由於不知道是去方艙,他連日常所需的藥物和衣物都沒有帶上。在該貼下,不少人反饋遭遇類似經歷。

還有上海一家5口人在3月底檢測出陽性,但由於方艙位子有限無法收治,暫時居家隔離。半個月後,5人自愈,核酸檢測呈陰性。但此時上海出台了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措施,按風險程度劃分為防範區、管控區和封控區。只要是7天內有陽性的地方,就屬於封控區,實施7天封閉管理,居民不能出戶。

於是,在小區一些人的壓力下,一家人頂不住壓力而答應被轉運去方艙。

「我們感染的這段時間,官宣過很多政策,唯獨沒有說過已經確診的,被隔離在家來不及轉運的,自愈的患者,要怎麼樣才能證明『我已經康復了』。」這位居民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寫道。

她還說,在小區里同一時間發現的陽性人員中,都由於沒有車接送或地方不夠而沒送去方艙,許多人在家康復了卻無法證明自己不具傳染性。「不進一趟方艙,沒人認啊,陽性的帽子一直戴下去,哪一天是個頭呢?」

黃浦區的李燕在到達方艙後,也曾多次致電該區疾控中心,希望申訴自己的情況,但無人接聽。她還找了方艙的醫護人員進行反饋,對方告訴她:「你已經來這裡了,測出兩個陰性再出去吧。」

「我本身是陰性,感染的概率不是很大嗎?」李燕反問。她所在的方艙有近500名患者同住,喝水、吃飯時不得不在封閉的空間摘下口罩。

圖像來源,LI YAN方艙內播放紅色老歌《歌唱祖國》,吸引許多患者聚集錄影。

「你保護好你自己,」這位醫護人員回應李燕。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措施,此時李燕只覺得對方冰冷而不負責任。

她所在方艙環境相對較好,沒有出現一些艙內缺乏食物和基本物資的狀況。但是,「在一個極不確定的狀態下被送進去,真的很惶恐,晚上睡覺都快窒息了」,她說。

圖像來源,LI YAN在李燕所在的方艙,病人只能在牆上的通知欄尋找自己的核酸檢測報告。

備受爭議的Ct值標準

李燕達到方艙後僅僅一天,她的一位鄰居就在小區的社交群里表示,他在4月30日的核酸結果呈陽性,但後來疾控部門致電給他,說搞錯了,他的Ct值是39.3。

Ct值的全稱是循環數閥值,是專業人員檢測樣本中病毒含量時使用的專業術語。簡單理解就是,Ct值越小,代表樣本中病毒含量越多,傳染性越強。根據中國最新的國家標準,該數值只要大於或等於35,就表示沒有傳染風險。

「也就是說他們還是拿著原來的標準去測核酸哦,那麼有多少人是因為數值搞錯了,報告才顯示陽性的哦。嚇人,」李燕的鄰居表示。

無獨有偶,網名MarowizLILY的上海居民目前在航津路的方艙隔離,她5月2日在微博上發帖求助,希望申請覆核兩次核酸結果,並辦理出院。她說自己在4月29日和5月1日的核酸結果都顯示陽性,而Ct值分別是37和39.23。

「核酸檢測的標準Ct值到底是什麼?為什麼Ct達標而結果顯示陽性?為什麼我申訴無門?為什麼不讓轉陰病人回家?」這位居民質問道。

其實早在今年3月15日,中國就發布了有關新冠診療方案的第九版通知,其中一大變化是明確了恢復期感染者的核酸檢測Ct值大於或等於35即可達到出院或解除隔離標準。而此前,中國一直認定新冠核酸檢測陰性的標準是Ct值大於40。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解釋,新冠患者一般在醫院住10天左右就可以達到Ct值35,但達到35以上可能要花幾個月時間。「在救治上毫無意義,如果不具備傳染性再把他關在醫院裡也是極不合理的。」

根據上述多位居民的陳述,這套新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很可能出現了問題,因而導致Ct值達標卻由於核酸結果呈陽性而無法出院的事情。還有人質疑,上海某些疾控中心近期是否為了達到清零任務而調高了Ct值標準。

「不出意外的話,我就是Ct值(標準)提升的受害者,」李燕推測。此時她已經不可能知道自己的Ct值,無奈在方艙住了幾晚,在三次核酸檢測呈陰性後,於5月3日回到家中。

圖像來源,LI YAN離開方艙後,厄運還沒有結束,第二天,李燕自測抗原為陽性。

「感覺很屈辱,但這不是疾病帶來的」

從方艙回來後,厄運還沒有結束,事情朝著李燕最擔心的方向發展。

她在出艙當天下午開始低燒,第二天燒到38.5度,「嗓子像刀割一樣」。再自測抗原時,出現了明顯的兩條槓。

「這一切突然說得通了,」李燕恍然大悟。去方艙前沒有任何症狀,多次檢測呈陰性,在方艙內檢測也多次陰形,而出艙後卻開始發病,她推測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方艙內感染。

「感覺很屈辱,但這不是疾病帶來的,」李燕說,「整件事不由你個人的意志決定,也沒有可以申訴或者講道理的地方。」

在方艙時,李燕還發現,與艙外的情況不同,方艙內居民的核酸結果無法在手機上查到,要在牆上貼出的數十頁紙上一個一個去尋找。紙上列出了床位、名字、核酸結果,檢測的間隔時間,以及是否滿足出院條件等。結果出來時,不少居民蜂擁而上,期盼看到自己的陰性結果,儘早出艙。

「這不又是聚眾風險嗎?」李燕感慨道。「我真的覺得普通民眾特別可憐,一點尊嚴都沒有。」

她還見到艙內有穿著防護服的人員大聲播放紅色老歌《歌唱祖國》,吸引許多患者聚集錄影,這一切讓她覺得「荒謬至極」。

李燕目前還有了新的擔憂。「我擔心再做核酸的時候,身體沒有完全康復,結果呈陽性的話,我有可能又要到方艙裡面去走一圈兒,這是我現在最害怕的事,」她嗓音沙啞地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09/174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