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會發脾氣,不是壞事,一直壓抑自己的脾氣,才是壞事

前幾天我和朋友一起去商場逛街,中途看見一位媽媽帶著女兒在玩具店門口開始無止境的爭論。

女兒想要一個新的娃娃,可是媽媽覺得家裡已經有很多了,不必要再買這個。後來女兒還是想買,就朝著媽媽開始發脾氣,一開始是大哭大鬧,後來就在地上打滾,媽媽在一旁看了也不知所措。

最後媽媽還是沒有給女兒買玩具,只是冷靜的對待孩子無端的發脾氣,孩子鬧完之後也覺得自己的做法不恰當,就跟著媽媽走了。

我在一旁表現出不可思議的眼神,如果我是那位媽媽,我就妥協了,要不然我就會開始教育孩子,大庭廣眾之下孩子發脾氣真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朋友和我的意見恰恰相反,她平時在幼兒園當老師,對於這些脾氣已經見怪不怪了,她表示孩子發脾氣不是一件壞事,孩子發脾氣只是他們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等表達結束,看到結果沒有改變,他們也就會恢復正常了。

原來如此,其實很多大人對孩子發脾氣都手足無措,有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也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往往選擇妥協。

其實換個角度看問題,每個人都有情緒,孩子發泄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一、孩子發脾氣不是壞事?

很多時候孩子一開始發泄情緒,家長就拿孩子沒辦法。但實際上對於孩子的發脾氣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一件好事。

國外有一名心理學溫尼科特研究表明:孩子有發脾氣、出現攻擊性的狀態,可能會更有活力,在心理方面的發展也會更加健康。

這個心理學家在二戰期間曾經幫助過英國曾做過疏散兒童的工作,面對戰爭孩子們的表現都大不相同。

有的孩子甚至出現了叛逆的行為,比如爭鬥、暴躁,有的還做出了破壞性舉止;相反的,有的孩子卻表現的非常乖巧、順從。

最後結果表明,這些表面上有破壞力的孩子,其實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心理上是積極健康的,而另一些表明上乖巧、順從的孩子,實際上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心理的問題更多。

所以,孩子發脾氣只是一個發泄自己的窗口,發脾氣不是一件壞事,反而阻止孩子發泄情緒才是。

二、孩子壓抑的脾氣才是壞事

孩子在面對危險的時候,往往第一反應是驚嚇,但是有的孩子選擇冷靜從容。

實際上,哪些受到驚嚇的孩子在遇到危險之後恢復的更快,因為他們當時就發泄了自己的情緒和心情。

相反的,哪些從容冷靜的孩子,往往心理上會留下創傷,他們下一次會很害怕,但是他們卻不表達出來。

壓抑脾氣的孩子就是選擇沉默的一方,他們並沒有錯,只不過長久以來,堆積在心中的壓力無處釋放,最後整個人都會變得更加陰森。

三、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發泄自己的脾氣?

1、教孩子接納自己的壞脾氣

我們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脾氣,有的時候開心,我們歡呼,不開心我們要發泄。所有的脾氣都是自己,我們要學會正確的對待自己。

當孩子有任何壞情緒的時候,父母首先就得接納孩子的壞情緒,這樣孩子才會更接受自己的壞脾氣。很多時候父母如果表現出排斥,孩子這個時候往往也會增加厭惡的心理。

2、和家人、好友傾訴煩惱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作為家長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學會與別人相處。其實這也是一個與自己相處的過程。

只有當自己能夠合理的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宣洩自己的煩惱。那麼這些心中的壓力和不滿就不會這麼大了。

3、通過運動等途經,發泄內心煩悶

其實還有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當孩子心中有任何壞情緒或者積壓太多壓力的時候,通過其他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不再繼續聚焦到壓力上。

運動就是一個很好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通過運動還可以發泄內心的情緒,同時也能夠得到鍛鍊,一舉兩得。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發泄窗口,在孩子們還小,並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泄途徑時,家長一定要耐心等候,並且積極指引孩子。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舒適的小汽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11/174701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