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啟動「獴獵行動」 欲阻人財外流

上海、北京兩大一線城市相繼遭受奧密克戎疫情襲擊後,中南海最高當局依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令中國經濟嚴重受損,民怨四起,政治流言滿天飛。中共當局則是啟動「獴獵2022」行動,迅速關緊國門,防止外匯流出、人才跑路。

中共當局執行嚴格防疫清零政策,引發移民潮。圖為示意圖。(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上海北京兩大一線城市相繼遭受奧密克戎疫情襲擊後,中南海最高當局依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令中國經濟嚴重受損,民怨四起,政治流言滿天飛。中共當局則是啟動「獴獵2022」行動,迅速關緊國門,防止外匯流出、人才跑路。

中共啟動「『獴獵』行動——2022」意圖關緊國門

中共公安部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局長許甘露在5月10日的一次會議上稱,依照總書記習近平5月5日在政治局常委會上定下的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部署了嚴控出入境的最新政策,並稱要以此舉迎接中共二十大

此前,中共移民局發言人、政策法規司司長陳杰4月27日向中共黨媒介紹了公安部部署的「『獴獵』行動——2022」。

《北京日報》稱,「獴獵行動2022」是中共移民管理機構嚴打嚴防各類非法出入境活動的舉措。

中共公安部3月份解釋「獴獵」行動時聲稱,要會同各級移民管理機構等有關部門,構建陸海空打防管控網路,嚴打各類「非法」出入境活動。

「獴」是一種不常見的長尾而四肢短的動物,號稱蛇的天敵。中共當局以「獴獵」冠名,意喻要打擊所謂由「人蛇組織」安排的「非法出入境」活動。但從近期中國民間傳出的各種信息顯示,中共當局藉此行動來關緊國門的意圖明顯。

當局「剪護照綠卡」打破民眾「潤學」希望

近來,有中國民眾在網上和對外媒曝光從上海、廣州、大連等地出境時被百般刁難、甚至剪護照和外國永居卡的遭遇,但消息很快被全網封殺,並由官媒群起「闢謠」,還列舉出機場、出入境機構等部門的統一說辭。

中共如此緊張的闢謠和消聲動作,加上同期開始實施的新政策,要求中國公民「非必要不出境」,並沒有起到對民間「潤學」降溫的效果,反而讓有出國想法的民眾更強烈地感受到國門即將關閉的陣陣寒意。

「潤學」是風行於上海被封控期間的網路流行語,因擔心敏感字被封,網民便以英文run的中文諧音字「潤」表達要跑的想法,鼓勵有想法的人「能潤就潤」,「有錢潤就潤」。而逃離中國的學問——「潤學」就此爆紅。

「非必要不出境」的收緊概念始於2021年7月。當時中共國家移民局下發通知稱:「對非必要非緊急出境事由,暫不簽發普通護照等出入境證件。」

移民局諮詢熱線工作人員對外媒解釋了「非必要」和「必要」的區別,稱非必要事由包含旅遊和探親,邊檢人員即會進行「勸阻」;必要主要是出國留學、就業、商務,或者是出境就醫、參與防疫抗疫、運送救災物資等事由。

但北京邊檢則稱,持有「必要事由」的中國公民要被嚴格查驗證明文件等,還要說明出境事由,為什麼出境。而最終能不能出境,北京邊檢稱還要以現場執行情況為準。此解釋顯示,即使是有必要事由,出境前景也不樂觀。

中共嚴控「潤學」欲阻人財外流

據百度檢索中國網民行為數據顯示,4月關鍵字「移民」的詢問次數爆增400倍,社媒微信也呈現同樣趨勢。

騰訊稱,4月3日官方宣布「嚴格堅持社會面清零不動搖」之後,當天移民整體搜索指數飆升到440%,視頻相關來源也暴增1455%。

百度顯示,搜索移民熱度排名前幾位的是上海、江蘇、廣東、北京。上海對「移民」的搜尋量近兩個月位居榜首。

南華早報》報導說,北京承辦移民和留學諮詢業務的某律師事務所3月底以來營利倍增,而且客戶已不止富豪,包括更多科技專才。

該所律師表示,先前詢問美國EB-5簽證(投資移民)的最多,近來對美國EB-1簽證最感興趣。後者主要發給在科學、藝術、企業與體壇等方面的專才。

公開信息顯示,除歐美之外,中國科技人才很多也看好新興的東南亞國家。科技產業新興國家和地區,都是中國科技人才「潤」的熱門目的地。因此,恐懼人才大量跑路,也就成為中共關閉國門的一大原因。

外匯存底不斷下降,也是中共當局的另一大擔心。嚴控公民出境,還與中國經濟下行、出口不足,導致外匯存底捉襟見肘有關。而截斷中國公民的出國之路,換匯需求就會大為降低。

除了恐懼人才「潤」和攜帶資金逃離,有評論指,還有中共極權政府借疫情實現社會全面管控的需要,也就是其政權安全的考量。

法國時評人王龍蒙對自由亞洲表示,早年中共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對異見人士進行邊控;再到嚴控維吾爾人、藏人的護照發放;中國人民喪失的基本自由越來越多。

王龍蒙表示,你可以想像一個閉關鎖國,與文明世界隔絕信息後的中國會走向何方,要麼是公眾變成沒有思想的奴隸,要麼是為了基本的自由大規模地抗議。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1/175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