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比人」的心態,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01

作家亦舒說過:「人是不能比較的,上帝並不公平,生命是一種幻覺。」

我們總以為,幸福在他處。別人家的孩子很乖,別人家的媳婦很孝順,也很美,另一座城市更適合定居養老,另一個單位的收入更高......其實,人人都有自己的陰暗面,只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塑造自己的過程,今天比昨天好一點點,就足夠了。只有捨去了攀比心,生活才會真正變好,才能夠自在安然。

什麼是幸福?很多人以為,那是物質堆起來的城堡。其實不是這樣的,幸福只是一種心態。

心態好了,一切都好了。你什麼都要拿別人比,好心態就弄丟了,越比較越痛苦。

02

「天天都在比」,你註定要輸。

有道是:「人比人,氣死人。」

爭強好勝是人的本性。可是,勝負無常,即便是「常勝將軍」,也會有失敗的時候。

戰國時期,孫臏和龐涓一起拜鬼谷子為師。龐涓出道早一些,在魏國擔任大將軍。兩個人對比一番,龐涓技不如人,但是嫉妒心更厲害一些。

龐涓假裝推薦孫臏到魏國當差,卻背地裡使壞,割掉了孫臏的膝蓋骨,還把他關在豬圈裡。

後來,孫臏逃到齊國,成為了大將軍田忌的謀士。

田忌常常和齊威王賽馬,偶爾會贏一會,大部分的時間都會輸

孫臏說:「馬分『上中下』三等,你應該用下等馬去應付齊威王的上等馬,用中等馬對付他的下等馬,用上等馬去對付他的中等馬。如此,三局兩勝,一直都會贏。」

因為孫臏獻計給田忌,名聲大振,成為了齊國的軍師。後來在魏國和齊國的爭鬥中,龐涓大敗,名聲掃地。

從故事中來看,不難發現,龐涓和孫臏在比,田忌和齊威王在比,魏國和齊國在比,有贏有輸,但是最後,秦國強大了,統一了江山。戰國時代,徹底結束。看來,誰都比不過「天」,比不過「歲月」。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和別人比一比,然後弄丟了情緒,把日子過成了「酸溜溜」的樣子。

比方說,年邁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兒女混得很不好,怎麼比都不如鄰居家的兒女。工資多的兒女,工作太累,沒有地位;工作輕鬆的兒女,收入太少,還沒有奔頭;有地位的兒女,應酬太多,完全沒有自由。

還比方說,自己身上的衣服,雖然很貴,但是比別人的更舊一些,沒有了靚麗的顏色;一日三餐雖然有幾道菜,但是味道不如餐廳的好,比起大酒店來說,就差多了;廚房裡的設施,也不夠齊全,有的東西不太好用。

當你比來比去,發現自己越來越煩惱的時候,你的日子,就變成了灰暗的顏色,即便是行走在陽光里,也會唉聲嘆氣。

常常有人說:「我怎麼就這麼命苦啊。」一句話,把好日子,全部弄丟了。

03

做人,需要比,但要學會比的方法和角度。

我的母親,曾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她很小的時候,家裡缺衣少食,常常吃不飽。有一天夜裡,她和同伴跑到村裡的磨坊,用竹片把石磨上的米粉,一點一點地挑出來,然後帶回家做糍粑吃。

因為怕被人抓小偷。母親和同伴不敢聲張,吃完後,把所有的痕跡,都清理乾淨了。即便如此,管磨坊的人,還是發現了他們的劣跡。

母親成為了村裡的「名人」——臭名昭著。大家都說,這個女孩沒有出息,從小就偷東西。

過了很多年,母親不再為吃飯的事情而擔憂。每當家裡做糍粑的時候,她就感慨地說:「現在的生活真好。」

哲學家席勒說過:「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般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

學會和過去比,你會發現,生活一天一個台階,總是步步高升的徵兆。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你就會發現,不容易,不簡單,也有成績。

古人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你不能一直看長處,還要看短處。要明白,每一個光鮮亮麗的人,背後都有難以啟齒的故事。

你喜歡的陰雨天,恰好是別人出行困難的日子;你討厭的烈日,就是別人揮汗如雨的好時機;你的孩子不爭氣,但是他很講禮貌,是別人沒有了品質;你家的房子很小,但是夫妻很和睦;你的衣服很廉價,但是你的存款很多......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生活從來就沒有糟糕過,糟糕的是你的心態。

04

真的不必,讓「人比人、氣死人」的魔咒,拖垮你的人生。

作者珍妮▪羅森在《高興死了》裡寫道:「比較是快樂的墳墓;別拿你的內在和別人的外在作比較;別把你的日常和別人的精彩瞬間作比較......」

珍妮▪羅森原本是一位抑鬱症患者,但是她卻努力尋找高興的因子。她還發起了「高興死了」的運動,收集大家的快樂,捕捉幸福的瞬間。

當她放下了「對比」之後,發現生活徹底改變了,陽光迅速湧進了生命。

原來,能夠治癒一個人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幸福的人生,一直都在自己的手上,就像一條泥鰍,關鍵看你如何去把握。

真正可以抓住泥鰍的方法,不是握緊,也不是伸開手掌,而是放手。

把泥鰍放入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活著,屬於你的,都會如約而至。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4/175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