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成為自己

導讀:父母活好自己,是對人生最大的交待,也是對孩子最深遠的教育。

經常聽到身邊有家長抱怨:

「給孩子吃好的,喝好的,供他上好學校,為了孩子能做的都做了,怎麼就是教育不好呢。」

你要他有時間多看書,他偏逮著空閒就玩遊戲;

你想他夠積極陽光,可他總覺得生活無趣;

你希望他勇敢無畏,但事實總是不堪一擊。

這讓許多家長著實委屈:為了教育孩子,我已經使出渾身解數犧牲了太多自我,為什麼孩子沒有長成期待的樣子。

關於家庭教育,很多父母都想要尋找一個最佳答案,可卻常常將自己置身於教育之外。

自體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說:「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怎麼做更重要。」

其實,所有的管教方法都只是作用一時,真正能夠給孩子深遠影響的,恰恰是父母本身。

高層次的父母,善於用自己更好的人生成為孩子的提燈引路人。

所以,與其費力拉扯孩子,不如用心活好自己。

父母保持自我成長,

做孩子努力奮進的榜樣

台灣短片《茉莉的最後一天》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結婚後,碩士畢業的海歸媽媽,為了孩子,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然而,心有不甘的媽媽認為,只有把孩子培養成才,才對得起她的這番犧牲。

所以,媽媽無時無刻的在給孩子傳遞著一個信息:要是沒有生你們,我現在也是一個教授;你們不好好讀書,就是對不起我。

擱著屏幕都會覺得窒息。

最終,大女兒茉莉因為受不了媽媽這份沉重的愛,選擇了自殺。

然而,可悲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像茉莉媽媽這樣的父母並不是少數。

他們總以「犧牲自我」為武器,去逼問孩子「你怎麼對得起我」。卻不曾想過,孩子那雙稚嫩的肩膀,根本扛不起父母那份未完待續的追求。

父母放棄自我的愛,才是對孩子最深的傷害。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你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深以為然。

抖音上有個北大米米媽,她為了給孩子的學習「打個樣」,考上了北大研究生。

已經是兩個孩子媽媽的米米媽,是一名小學教師,美滿的家庭,體面的工作,她已經覺得很滿足。

然而兒子的一句質問,促使了她下定考研的決心:「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呢?媽媽也沒好好學習啊!」

那一刻,米米媽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

她害怕自己做不了孩子的榜樣,害怕孩子找不到學習的目標和意義。於是,她開始利用了一切時間來學習,哪怕工作再忙、生活再累。

當她真的考進北大的時候,孩子比媽媽還要激動,並決定以後要向媽媽看齊。

托爾斯泰曾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身上,歸結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孩子不該是我們成長路上的阻力,相反,因為有了孩子,我們更要注重自我成長。

父母要以身作則地告訴孩子,每個人都要為夢想而努力。

父母和諧恩愛,

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底色

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以後,不自覺得會把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

比如《小捨得》原著里的田雨嵐。

「望子成龍」的田雨嵐,將兒子的學習看成自己的頭等大事,兒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她的喜怒哀樂,幾近成魔。

對於丈夫顏鵬,她則總是一副冷淡面孔。面對妻子的暴躁與漠然,顏鵬選擇沉迷遊戲來逃避,得過且過。

慢慢地,兩人溝通越來越少,感情也漸行漸遠。

而經常冷戰的父母與家裡壓抑的氣氛,使得兒子開始變得沉默寡言直至抑鬱。

父母關係失調,遭殃的往往都是孩子。

武志紅說:「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如果父母相愛,孩子能充滿幸福感。」

相比之下,那些在溫馨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眼睛裡似乎總會閃爍著星星。

說到這裡,不禁想起這幾年在演藝圈混得風生水起的當紅小花楊紫

名氣的到來,也給楊紫帶來了不少負面輿論,但她每次都能很快調整好自己,笑意盈盈地出現在大眾面前。

這背後支撐她一路走來的是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而這份能量,正是來自她的父母。

楊紫從小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中,她還總說自己是吃狗糧長大的。

父母就連吵架都不忘秀恩愛,每當楊爸爸吵不贏時,總會對著媽媽說:「你除了長得好看,還有什麼優點?」

本來還在氣頭上的楊媽媽便瞬間破功,面顯少女般的羞澀。

就連批評楊紫,楊爸爸都要夸上媽媽:「你要是你有你媽媽十分之一就好了!」

哈佛一項研究表明: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秀恩愛,會使得孩子更自信更善良。

父母發的「狗糧」,也是孩子的成長養分。與其給孩子過度的關注,不如給孩子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

如果父母可以經營好婚姻關係,不僅能夠滋養孩子的精神世界,更能傳遞足夠的愛與安全感。

父母熱愛生活,

給孩子身處低谷的希望

這些年,關於青少年自殺的新聞層出不窮,沒有哪個父母,看完不心驚膽顫。

有太多的孩子,在本該燦爛如花的年紀,卻覺得生活無趣。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沒有傳達給孩子熱愛生活的能力。

試想,一個整日抱怨的母親或者時常嘆氣的父親,怎麼會讓孩子相信人生的美好呢?

相反,如果父母能夠把日子過得如詩如畫,那孩子也會始終對未來充滿嚮往。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段裝修改造節目的回訪視頻。

一家三口蝸居在北京鬧市中心的一個10平方米小房子裡。

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一張上下鋪就占去四分之一,父母住下鋪,孩子住上鋪。

廚房更是小到進去兩個人就沒法轉身,可這還兼做了小小的洗漱間。

可就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中,父母依然有著富足的精神世界。

房子裡雖然已經滿滿當當,這對父母硬是擠出一面牆的空間,放滿了書,每天看書,是夫妻倆雷打不動的習慣。

爸爸會每周買一束鮮花擺在屋裡,媽媽也會把出遊的照片裝飾起來掛在牆上,增加生活的儀式感。

節目錄製的時候,爸爸正會穿著超人的衣服,在陪孩子嘻笑打鬧。

由於屋子採光不好,孩子常常搬著板凳坐在門口寫作業,雖然不是很方便,但孩子沒有抱怨,還笑嘻嘻地對著鏡頭打趣自己家的「陋室」。

孩子臉上洋溢著明亮的笑容,似乎也照亮了那昏暗逼仄的房間。

即使生計艱難,這對父母卻沒有忘記為自己打造一方淨土,體驗歲月的靜好。

羅曼·羅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對生活的熱愛,又何嘗不是一種能力,它是我們身處溝渠時抬頭仰望的星光。

身為父母,如果能夠活的豐盈,那孩子在人生路上遇到困境,也會努力綻放。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做好自己

心理學家榮格說:「父母對子女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子女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誠然如此,父母用心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慰藉與榜樣。

父母持續的成長,是孩子努力上進的動力;

父母幸福的婚姻,是孩子樂觀積極的源泉;

父母對生活的熱愛,是孩子面對坎坷的勇氣。

孩子的到來,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但卻不該成為我們的全部。

曾看一位老師說過:好老師重在方法,好父母重在活法。

父母活好自己,是對人生最大的交待,也是對孩子最深遠的教育。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摩羯愛嬰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9/175958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