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28年跟拍19個孩子,結果扎心:培養一個幸福的孩子,父母都要經歷三次失望

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相信很多父母都聽說過。

導演挑選不同階層、不同種族的孩子,每7年回訪一次,展示他們的成長軌跡。

今年,從2000年開始跟拍的《新人生七年》正式完結,以豆瓣9分、B站9.9分的高分,再次位列「全球10大必看紀錄片」之首。

與舊版相比,新版聚焦的「90後」孩子們,距離我們更近,遇到的問題也與我們更相近。

鏡頭之下,19個家庭的教育方式盡收眼底。

他們有雙雙高知的精英家庭、有離異喪偶的單親家庭、有在社會底層掙扎的貧困家庭、也有占了絕大多數人口的普通家庭。

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有的風格,孩子們的成長軌跡也都各有各的精彩紛呈。

但縱觀那些在長大後品味到人生的甜蜜,收穫幸福的孩子,可以發現:

每個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期都曾經歷過三次失望。

越早發現,越早接受,孩子就越優秀。

第一次失望:

孩子終將與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

每個父母都會暢想孩子未來的樣子,但很少有父母的期待能夠和孩子的夢想不謀而合。

放假前的家長會上,老師曾帶我們做過一個小互動:

父母在紙上寫下孩子的夢想,看能不能猜中孩子們提前寫好的答案。

我當時信心滿滿,認為對航天有極大熱情的兒子,一定夢想成為一名太空飛行員。

誰知答案揭曉,兒子寫下的卻是「成為設計師」。

一個班40個學生,沒一個家長猜中孩子的夢想。

紀錄片中的英國家庭,也是如此。

家境最好的富二代奧利弗,就對父母的安排很不屑。

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是哈羅德百貨(世界最負盛名的百貨公司)的董事,一家人住在倫敦市中心的別墅里,可謂妥妥的高知家庭。

他的父母思維比較前沿,對他期望是成為一名「社會精英」,要麼是華爾街大亨,要麼成為鼎鼎有名的大律師,總之,一定要抵達金字塔頂端。

但奧利弗的夢想卻是成為發明家,或成為一名藝術家。

因為在他的觀念里,賺錢?那未免也太無聊了。

父母離異、家境貧窮的桑徹斯,想法也完全出乎他父母所料。

他的父親是一位舞蹈老師,為實現子承父業的夢想,父親從小就教桑徹斯舞蹈。

儘管他確實有著天生的舞蹈優勢,但桑徹斯最愛的卻是足球。

在他心中,家人排第一,足球就排第二。

他對足球的熱愛遠超舞蹈,未來的夢想也都是與足球相關。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

所以,我們總是習慣性用自己的思維,為孩子規劃一條人生的「捷徑」。

可惜,不是所有孩子都夢想成「龍」。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足夠好的媽媽」這個概念,其中就包含著父母的分寸感:

父母可以對孩子有所期望,但更要尊重孩子,最終的控制權與決定權一定在孩子手上。

誠然,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很難控制的天性,但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

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有期待,但真正的愛是學會消化失望。

孩子的人生,承擔結果的只有他自己。

唯有放手,給他做夢的權利與探索世界的勇氣,孩子才能安心遠航,長出翱翔的翅膀。

第二次失望:

父母的話語權是有期限的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

「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12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孩子漸漸長大,很多父母還在沿用小時候的教育方式,親子大戰一觸即發,父母卻不曾意識到:自己的話語權已經失效。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追求自我的意識。

從向內的穿衣打扮,到向外的交友生活,他們都會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化要求。

他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再是言聽計從,而是只有父母和他們站在一邊的時候,才會「選擇性聽話」。

那些和父母依然保持良好關係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因為父母願意尊重他們的意願,和他們做朋友,認同他們的選擇和決定。

一旦父母和他們站在了對立面,父母的話就會快速「失效」。

住在新米爾斯的史黛西,聲稱自己和媽媽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因為無論自己做任何決定,母親都會無條件支持她,每當她遇到困難和挫折,母親都會給予她愛的鼓勵和力量。

可即便如此,她們也經常因為「出門時間」「衣服樣式」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一架。

每次出去玩之前,媽媽都會要求她幾點前必須到家。

但在青春期的女兒眼裡,這樣的限制無異於破壞母女關係的「緊箍咒」:

「她會說一個時間,但我沒按時回過。」

無獨有偶。

康沃爾郡的塔倫也表示,如果父母能一直支持自己、認同自己,他們的家庭關係將非常和諧。

他熱愛有組織、有紀律的軍訓,明白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更將名牌大學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

但當媽媽強迫他吃下自己不想吃的三明治時,塔倫還是「叛逆」了。

當媽媽威脅他:「你要麼吃掉它,要麼倒掉。」

塔倫轉手就將盤子裡的食物倒進了垃圾桶。

當孩子逐漸長大,父母的話語權就開始逐漸失效。

可惜的是,很少有父母能注意到這點,他們會習慣性地掌控孩子的生活,而這樣收到的只能是叛逆和反抗。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曾提出過「前喻文化」,大致意思是在傳統社會裡,賦予了父母不可違抗的權威,晚輩需從長輩那裡學習經驗。

所以在過去的教育里,父母之命是不可違的。

但當代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孩子們能接觸的信息也愈發全面。

他們認識世界的渠道從以前單一的靠父母教導,到能自己獨立探索,這就導致父母在他們心裡便不再權威。

所以說,上天賦予父母教育孩子的權力,通常只有十年左右的有效期。

無論用或不用,它都會像食物一樣準時過期。

到了這時,父母不必失落,不必慌張,坦然和孩子站在一邊,給他們最有力的支持和最溫暖的鼓勵,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三次失望:

終其一生,我們的孩子只能成為普通人

網上曾流傳過這麼一張圖,相信每對父母都曾經歷過,從幼兒園時「我家孩子一定是一個天才」到成年後「能順利結婚就行」的幻滅。

紀錄片中的歐文父母,亦是如此。

不同的是,他們的幻滅,是眼看即將登頂卻墜入谷底。

出生於體育世家的歐文,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運動天賦,游泳、足球、網球、高爾夫……幾乎樣樣精通。

為把歐文培養成運動健將,父母傾注了全部精力。

小歐文也不辱使命,小小年紀就斬獲眾多獎項,甚至在12歲那年,一躍成為英國青少年游泳冠軍。

但命運偏偏就不如人意,21歲的歐文,在高手如雲的游泳隊中被降維碾壓,儘管他每天都在拼命訓練,但就是沒法達到備賽標準,只能遺憾退出。

堅持十幾年的體育夢想被迫就此終結,儘管難掩失望,但歐文的父母還是選擇給他鼓勵。

結束運動生涯後,歐文選擇去銀行工作,每天平均12小時的工作時間,儘管辛苦,但這就是生活。

天才少年的隕落,是命運的捉弄,更是現實的反映。

沒有任何一對父母,能將孩子永遠框在自己的預期之中,哪怕是社會精英。

就像那個讓人艷羨的富二代奧利弗。

父母給他規劃的是「精英路線」:

從頂級私立幼兒園,到大名鼎鼎的伊頓公學,再到耶魯大學,乃至後來的名企精英職業。

他過著無數人羨慕的人生,賺著大把的鈔票,卻說自己已經一眼看到了「人生的盡頭」,整日鬱鬱寡歡。

因為他無法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任何激情,與此同時,他的親密關係也處理得一塌糊塗,自小缺愛的他,在戀愛中屢屢碰壁,最長的戀情也只持續了幾周。

父母期望中「社會精英」的身份,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束縛。

最終,28歲的奧利弗還是選擇從名企辭職,重返校園,攻讀博士學位。

在這段人生重啟的求學時光里,他終於找回了真實的自己。

在寫作中,他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未來,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

與7歲的夢想不同,這次的夢想,是他敢奔赴且能奔赴的存在。

他也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孩,他們一起做飯、散步、讀書……

比起之前日進斗金的日子,做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你看,沒有人不渴望成功,但遺憾的是,90%的人,都終將落入平凡。

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不是把孩子培養成期待中的大人物,而是在看清現實、接納平凡後,為孩子創造一切可以創造的條件,引導他們在自己的世界中活出精彩。

想起紀伯倫的一句話: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為人父母,當我們引領著一個小生命來到人間時,總是習慣性滿懷期待。

但在紀錄片《新人生七年》中,看完他們7—28歲的人生歷程,我們或許可以窺得一些真相:

無論家庭、階級差距多麼大,這些孩子最後都成了平凡的普通人。

但可貴的是,儘管普通,但他們卻最終成長為了有幸福能力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無法庇佑孩子一生。

但可以在日復一日的教育中,變失望為希望,換打擊為鼓勵,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成長的風險。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有擁抱幸福的能力。

哪怕平凡,也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奔赴山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31/182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