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顧意:柳教授的大局

作者:

暴力對待記者已經不稀罕了。稀罕的是記者挨了暴力,還要被指著鼻子罵,罵也就算了,還被教做新聞。

這次,最好為人師者,當數這位柳教授,且自視甚高。

事情是這樣的,6月17日下午,張巍瀚在微博發布了一則視頻,稱自己是貴州廣播電視台《百姓關注》的一名記者,在唐山採訪的過程中,被唐山市路北區機場路派出所民警無端暴力扣壓8小時。

然而,湖北民族大學柳倩月教授對此的看法是,「您去敏感區域搞暗訪,被扣查,難道您只感覺得到受到委屈,而不反思一下自己也存在問題嗎,您基本的職業規範感在哪裡去了呢?」「記者採訪一般都有隨行工作人員」「記者也應該有些大局意識」「應該向當地提前報備」……

從專業的角度講,我只能說,最近大火的柳倩月沒有上熱搜,實在不符合新聞傳播規律。柳教授應該對此表示譴責,發表一番專業意見,教一下平台怎麼做熱搜。

近年來,看到社會上的這些現象和聲音,我都開始懷疑,我大學裡學的那些關於新聞學的理論和實踐,到底還算不算數了,是否要顛倒重來。

比如,曾經的教材和老師都教給我們,現場是新聞的生命,真實是新聞的靈魂。但是現在出現了突發新聞,不讓記者去現場,甚至批評指責、嘲笑謾罵那些奔赴現場的記者,卻成了一股潮流,有時儼然占據上風。

柳教授的報備論,就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這就好比妖怪對孫悟空說,你來救你師父之前,提前給我報備一下;就好比灰太狼對喜羊羊說,你們啥時候落單,提前給我報備一下;就好比創建文明的城市對驗收部門說,你啥時候來調研檢查,提前跟我們報備一下。

如果記者每到一個省外的地方採訪,都要向當地政府部門報備,那還有什麼新聞!更遑論監督、揭露和暗訪調查了。

王志文主演的《國家幹部》中,就有一個關於記者採訪的經典橋段。

新華社記者吳伸雲去登江報導關於農藥中毒事件,正是只身前往,打招呼的沒有,悄悄地進城。但饒是如此,還是被當地的一些幹部發現,中毒事發地的鎮長戰新禺,找到市委副秘書長齊曉永,齊曉永又找到賣農藥的官二代和黑社會楊小貴,他們先是試著用5萬元擺平吳伸雲,被拒絕後一直糾纏,企圖靠吃喝玩樂堵住吳伸雲的嘴。

吳伸云為了躲開他們,跑到一個有小姐出入的招待所寫稿子,寫完稿子正要傳給報社,卻被市委副書記汪思繼帶領幹部堵在賓館門口,強行搶走稿子。最後甚至把吳伸雲的父母「接」到登江,挾其父母以令記者,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手段驚世駭俗。

這樣的劇情,你覺得誇張嗎?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仕途乃至命運,有些權力持有者真的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柳教授所理解的記者,莫不是和當地官方會會面、喝喝茶,被最好的酒店接待,然後到當地最好的地方參觀瀏覽一番,聽聽對方吹吹牛逼,相互抬捧一番?柳教授所理解的新聞,莫不是當地官方讓看什麼記者就拍什麼,他們說什麼記者就記錄什麼,或者乾脆擬好通稿讓記者拿去發一發?

對不起,這根本不是記者,也不能叫新聞。這完全背離了我大學所學的新聞專業,顛覆了我對新聞的理解和追求,甚至我九年義務教育的常識都不答應。但就是這麼反常識的聲音,近些年卻愈發響亮了。發出它的人不僅不害臊,往往還洋洋得意,自以為是。

柳教授是一個人嗎?不,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其實換個思路就可以想見:一個大學教授,她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渠道都不會弱,她的認知尚且如此不堪,更何況很多普通人呢?

還記得當年那句「平時最討厭新京報了,今天新京報記者找上門都快感動哭了」嗎?

這種無知正在蔓延,不僅驅逐著記者這個行當,也在試圖顛覆新聞的本意。

類似的顛倒,還有很多。比如柳教授提到了「大局意識」,「不該在唐山危機重重的時候,因自己的言論來加深矛盾」。然而,什麼是唐山的大局?一個正常的、有良知和有基本邏輯思維的人,理解的應該是唐山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感吧?具體來說,應該是掃黑除惡打傘吧?應該是有冤申冤、徹查到底吧?

當地官方也這樣說了啊。唐山市6月17日晚召開重點工作調度會議,強調要紮實做好社會治安治理工作,發現違法犯罪線索立即報告,確保做到不漏一人一案,以快制勝,徹查嚴懲。當晚唐山市委書記武衛東、市委副書記楊培蘇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到市警局路北分局東窯派出所暗訪。

所謂「四不兩直」,就是「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柳教授來解釋一下,唐山的領導們進行「四不兩直」的時候,要不要找你報備下?

柳教授理解的大局,到底是個什麼大局?真的好想聽教授給我們上一課!

可悲的是,這種「大局論」還很泛濫。就拿高校來說,出了性侵或性騷擾事件,經常有一種處理方式是「你不要再舉報了,這是給學校抹黑」「現在學院正在招生……你要有大局意識」?可是,我們理解的大局,難道不是維護學生的權利,保護學生不被侵害嗎?

動輒濫用大局,用錯了大局,可比沒有大局意識可怕多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觀人隨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22/176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