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邀請11間名校學生拍攝及以普通話演唱《我和我的祖國》。教育局影片截圖
香港教育局邀請11間傳統名校的中學生拍攝及以普通話演唱《我和我的祖國》音樂短片,在七一前夕,製造太平景象,有名校的海外校友表示「無眼睇」,又指以往傳統名校罕有讚頌政府,相信因為移民潮導致學生流失,更多「藍絲」或「親中」家庭的子女入讀名校,名校赤化已不可逆轉。
「反送中運動」期間,協恩中學、喇沙書院、九龍華仁書院、拔萃女書院等一批香港名校紛紛有學生響應罷課,並於校外「築人鏈」。然而3年過後人事全非。香港教育局近日組織一班名校生在七一前夕以普通話高唱紅歌《我和我的祖國》,並錄成一條長約5分半鐘的「溫馨」片段。
不少海外校友對該片非常反感。其中,身在美國的喇沙校友阿Ken直言「睇都唔敢睇」。Ken說,香港近年出現移民潮,相信間接造成更多「藍絲」或「親中」家庭的子女能入讀名校。他強調,僅僅憑一段影片不足以代表學校的價值和校友的想法,但長遠名校也難免被赤化。他感到香港的未來沒有希望。
阿Ken說:「睇都唔敢睇」,因為大家都知道什麼事,很簡單「校園赤化」基本上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對不對?香港都沒有什麼希望。所謂「名牌效應」,好明顯大家都知道為何今年特別能夠做到這件事,我想是因為很多有知識的父母應該都帶小朋友移民,那麼餘下的比例容易入學的「藍絲」家長可能沒有所謂,對於自己小孩去唱那些歌,每間都一定找到一些覺得沒有問題,又可能真是真心的小朋友,但我可以告訴你大部分名校的舊生會,即是70後、80後領導的一群都基本上不滿意香港政府,所以這些中學生這樣唱這些東西,唱好中國大陸,未必代表整間學校,尤其是一班舊生的想法。
Ken指出,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有喇沙及男拔的舊生於紅隧口登「本是同根生,團結一心,愛國愛港」的廣告,引起其他一眾舊生極為不滿,最終多個傳統名校的舊生會都「改朝換代」,變得更親民主自由。不過,在今次事件上,舊生會沒有能力干涉,而校方相信要為生存摺腰,半推半就配合政府。
阿Ken說:以前名校來說,很少會講政治或者去讚揚一個政府,但是會放更多時間首先要讚頌主,因為例如喇沙是天主教學校,當然不是全體學生都要做這件事,因為這是選擇性的,但全體學校會談的是「喇沙精神」,大家會唱校歌,那種兄弟之間的友誼「brotherhood」是非常重要,所以在名校比較會講這些事。現在這些強迫唱歌吹簫的事,去吹捧中共的事,是舊生會不能作主的事,好明顯顯示校方要去阿諛奉承一下政府而要做的事,因為始終他們好明顯一間學校要運行,不要「被玩死」都要做些這樣的事,所以有可能校方半推半就。
有份參與該短片製作的學生來自11間傳統香港名校,除了喇沙書院,還包括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協恩中學、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皇仁書院、九龍華仁、聖保羅書院、嘉諾撒聖心書院和英皇書院。片段由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策劃,利用中西管弦樂重新編制《我和我的祖國》一曲,片段使用了柔和濾鏡,學生們面露笑容、在草園上奔跑、搖擺身軀歌唱祖國。教育局稱,希望此活動能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民身份認同。
《我和我的祖國》由作詞家張藜及作曲家秦詠誠於1983年編寫,其後在2019年的同名電影以流行曲風格改編此曲,成為電影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