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留學日本:我在日本學習如何照護老人

進入超老齡化社會後的日本,養老介護人員面臨著極大的短缺。日本近年來開始為養老行業引入外籍介護士,這吸引了很多中國留學生的加入。在他們眼裡,這是一個高度專業化與精細化的服務業,卻也儘可能地維護了老人作為個體的獨立與尊嚴。

在日本,入住養老院被視作正常

我是2017年的4月來的日本,那時我25歲,最早是學習語言。讀了兩年語言學校之後,就到了該選擇什麼專業的十字路口。我本來是打算學醫美,但那時候,有一個同學在報紙上看到,日本的養老介護學校有學費減免的政策,於是我們就去做了一番考察。

介護,也就是大家印象中的看護,照顧老人起居的人。在日本,這個職業的名字叫做介護福祉士。日本老齡化率很高,2000年左右開始施行養老介護保險制度,每個國民在40歲之後都要強制繳納介護保險,它能覆蓋掉你老了之後在養老設施里接受護理服務的大部分費用,自己只用出10-30%,折合人民幣也就1000-2000元/月。國內可能老人還都不是很願意去,但日本國民會覺得,人老了以後要進養老院,這是正常的,大家都一樣。

介護專業的老師正在演示如何給失能的老人穿上紙尿褲(視覺中國供圖)

做了一番信息收集比較之後,我決定學習養老介護,一方面是覺得中國也在老齡化,以後回國能學以致用,另一方面是覺得我自己還算比較細心,出國之前,我媽媽做了一個腸梗阻手術,是我在醫院照顧的。

2019年4月,我在介護專門學校正式開始了專業學習。介護專業學制兩年,一共要修12門課,括基礎護理、醫療技術,以及對生命、社會的理解等,然後還要考取介護福祉士資格證了才能上崗,考試的合格率在70%左右。

真正開始學了之後,才發現專業與非專業真的不一樣,比如老人有一側身體不遂,為他們穿衣時要採用「脫健著患」,從健康一側脫衣服,從患病的一側穿上衣服。如果搬運癱瘓,我們一般會坐在床上,將老人的兩腿放在我們的腿上,然後抱著老人的背,慢慢讓老人全身挪到我們腿上,再一同起身,把老人移到輪椅上,既節省力氣,也降低老人受傷的概率。這樣的技巧也可以在工作中總結,但是全憑個人悟的話會很費力氣。

2021年4月,我順利畢業並考取了介護福祉士資格證書,正式進入我之前兼職打工的養老設施里工作。

真正工作了會發現,日本的養老設施對中國有許多可以借鑑的地方。一個是養老設施類型多,服務種類也更完善,比如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選擇日托——早晨班車接過來,白天他們一起做遊戲、吃飯,晚上送回家,一周可以來設施洗澡幾次。此外,和醫生、護士一樣,介護人員日間還可以上門服務。

如果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去入住型的養老設施,這裡的介護士、康護訓練師、營養師、醫療聯動程度很高。我現在所在的設施,管理模式是10個老人組成一個單元,一個單元有一個組長,兩個介護人員,一個護士。平時我們採用電腦和iPad做一些記錄,包括每日三餐、排泄、體溫、血壓,每天都要記錄很多次,並同時對介護士和護士開放,方便大家隨時追蹤。

2015年6月12日,一名介護士穿著一款特製的可穿戴行動裝置移動一位老年人,這款設備能減輕她的負擔(視覺中國供圖)

另外,日本的養老設施護理用具也很多,比如搬運老人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那如果老人情況允許,我可以使用護理道具,把一頭放在老人身下,一頭放在輪椅上,扶著他順著板子滑下去。

老人的尊嚴與自立

不過在國內,我的這份工作常被誤解。有時候,我的社交媒體會收到一些惡意評論,比如一些人會問我:為什麼跑這麼遠去日本,就為了給別的老年人「端屎端尿」?之前有個朋友為我介紹了一個相親,我加了男生的微信,聊天中,我提到自己在做介護,他就再也沒有動靜了。還有很多人下意識會覺得,老人誰都可以照顧。但專業介護和非專業介護其實差異是很大的,尤其是對介護理念的理解。理念甚至比技術還要重要。

在日本做養老介護,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支援老年人自立」。介護人員,甚至老人的子女,都不能幫老人做決定,而是要尊重老人的意願,幫助他們去獨立完成很多想做的事,哪怕他有身體機能或認知障礙。比如餵老人吃飯時,一般人可能會希望老人多吃一點,但有時老人就只想吃一半,這時候就要換位思考,誰都有胃口不好的時候,應該尊重他們自己的決定。

一些因為循環不暢等原因帶來的疼痛問題可以通過康復手段消除,同時避免老年人服用止疼藥產生便秘、頭暈等副作用

在養老設施里,我所在的部門是特別養護部,護理的老人基本上都有「認知症」——日本把阿爾茲海默症統稱為認知症,以前也叫老年痴呆症,後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種稱謂帶有歧視性,會傷害到老人的尊嚴,於是就改稱「認知症」。

根據難易程度,日本把護理等級分為1-5級,特別養護部所住的老人普遍都在3級以上。患有認知症的老人是很難護理的,他們總是不自覺地做很多事情,敏感易怒,還經常摔倒。我知道國內有一些養老院為了防止老人摔倒,會在老人坐的椅子上或者床上加一些設置,比如拉一根繩子,防止老人起身。

日語裡用「管住」一詞專門來描述這種行為,在日本,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這裡的理念是,哪怕老人失能失智,也要尊重他們的意願,觀察他的需求,想辦法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意願,而不是把他們限制起來,壓制他們的需求。

比如我最近護理了一個老人,平時行動稍微有點不便,他又經常起身走路,之前是推著一個輔助小車走,但最近我觀察到,他開始一瘸一拐了,存在走路摔倒的風險。原則上,我們絕對不能限制他走路,也就無法去防止摔倒,既然如此,那就儘可能去減小摔倒後果。根據我們的經驗,老人摔倒後,股骨和肱骨最容易受傷甚至骨折,所以我就在他的大腿兩側放上軟墊,防止他摔倒後骨折。

我觀察到,我身邊的介護人員觀察能力和共情能力都特別強,會情不自禁去看身邊的老人哪方面有什麼問題,有什麼需要,好像職業病一樣。但每個老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工作責任也大,壓力也大,比如老人洗澡,介護人員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滑倒出現危險。

另外一方面,老人有時候也會欺負新人。別看他們有認知症,有時候也挺聰明,雖然像小孩子容易發脾氣,但只會挑新來的、或者年紀小的女性,因為知道男性介護士易怒。有一次,有一個老人通過我日語有口音,知道我是外國人,他以為我是朝鮮人,就直接對我說「朝鮮人滾出日本」。

最開始,我會感到很委屈,覺得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好在我們上學的時候,會專門學習認知症相關內容,知道很多時候,這些老人是因為生病,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不是他本來的面目,這樣想我就不會真的去跟他動氣,心理消耗也小一些。那個以為我是朝鮮人的老人,後來一點點熟悉了之後也會記住我,也不會像原來那樣說話了。

有些老人接觸下來,比預期好,也會讓我感到治癒。我第一個介護的老人來自廣島,是一個快90歲的老奶奶。有時候吃了飯之後,我們會一起玩一些遊戲,我在那裡哼一閃一閃亮晶晶,因為她會鋼琴,手指就敲在桌子上假裝彈鋼琴。有時候我們會比誰手白誰手黑,我其實有點黑,她很快就想到了答案,但也不好意思說我黑,就害羞地笑,然後輕輕握住我的手。

這樣肌膚上的接觸,對我這樣一個獨自在日本的外國人而言,很溫暖。連我自己都詫異,還能和老人建立至少是友誼之上的感情。還有的老人,你就看著她,她就會笑,有時還把舌頭伸出來做個鬼臉,和小朋友一樣,特別可愛,很容易感染到別人。

2017年3月13日,一位日本老人正與人形機器人"Telenoid"交流,這款機器人據說能幫助患有認知症的老人變得更加活躍和願意溝通。但售價不菲,約100萬日元(5.8萬元人民幣),租金約5萬日元(2500元人民幣)(視覺中國供圖)

對他人有用

不過,最初工作的半年實在是難熬,我好幾次覺得身心俱疲想離開,因為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情緒也很重。

日本非常缺介護士,我所在的設施里是2個人對應30個老人,偶爾會有打工的學生來幫忙。介護士分為早中晚班,每天工作8小時。日程安排上,老人在7:30吃早飯,10:00喝咖啡,13:00吃午飯,15:00下午茶,17:30晚飯。看似輕鬆,但是每次活動,介護人員都要接送老人,帶他們上廁所或者換紙尿褲。時間緊到我感覺自己忙到快飛起。

我負責的老人中,一半以上是坐輪椅的,吃飯的時候,介護士要把他們一個一個從房間推到食堂,吃完飯再一個一個推回去,每次都是來回十幾趟。還有的時候,飯過來了,老人磨磨蹭蹭還沒起床,那所有的時間又要往後移,讓人焦急。遇到突發狀況,比如有的老人跌倒了、或者尿失禁、甚至身體出現狀況,那就更棘手。現在疫情期間,碰到老人嘔吐,介護士還要去判斷是否是新冠。

工作的前半年,我的微信計步,每天都顯示兩萬步,再加搬運老人起身這些都是體力活,極其疲勞。所以回到家之後,我會直接倒在床上就睡,幾個小時後醒了,再起來卸妝或者吃東西。

為了排解壓力,上班時,我經常提前一站下車,慢悠悠走一段,什麼都不想。這段路程對我來說挺重要。我記得我上班的必經之路上,每天都能看到一隻橘貓在路邊曬太陽、睡覺,主人還給他做了一張小床。最後一次去時,貓的主人家窗玻璃上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這隻貓叫茶茶,已經10多歲了,前幾天去世了,感謝曾經路過的人們為茶茶拍了這麼多漂亮的照片。

《喵星人搶不到》劇照

但人就是很神奇,一開始仿佛完全不能生存的環境,也能漸漸適應。突然有天我發現,自己工作完沒那麼累了,就像運動少的人,剛開始幾天都會很難受,一旦身體適應了,就很少會感到不舒適了。

2022年3月,我跳槽去了一家介護士人力更足、待遇也更好的養老設施。我常常在想,自己與平時照顧的這些老人,如果是在年輕時相識,或許會成為同學、朋友。在他們生命最後一程相遇,也算是一種緣分。

我目前想的是在日本累積經驗,以後回國能學有所用。我知道國內對養老院還有偏見,一方面是由於理念上,很多人還是覺得子女不孝順,才會把父母送入養老院。另一方面,國內介護人員的確還在起步階段,細節不到位,沒能給老人的家人一種可以放心的安全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29/176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