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呼市軼事

作者:

引子

呼和浩特市,我們當地都稱作「呼市」,簡單明快。

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也就是省會。不敢和北京上海廣州這樣著名的城市相提並論,即便和西寧、銀川、拉薩這些同樣的省會城市相比,呼市的「市」字也顯得有點小氣了,好像生怕別人把自己當做鄉村小鎮似的,在名字裡特意聲明——俺可是城市咧!

曾經有外地人把呼市叫作「呼和」,這樣取前棄後的方法不好推而廣之,比如烏魯木齊,總不能叫「烏魯」吧?

在網購有些商品時,下邊特別註明——西藏、新疆內蒙古不送貨;真有點可笑,你送貨不方便,難道要消費者取貨方便嗎?

其實在所有省會城市中,離北京最近的就是呼市(河北省會石家莊除外),只有四百多公里。在沒有高鐵以前,快車進京大約要十個小時,朝發夕至,不算慢;去年有了高鐵,到北京只要兩個小時左右,更加方便了。

呼市是一個有歷史的城市,其建城的歷史敢和美國的華盛頓、紐約叫板,但絕不能和南京北京相提並論,就是和江浙一帶的縣城相比,也只能是黯然失色了。

「呼和浩特」一詞來自蒙語,「呼和」是青色,「浩特」是城市,合起來就是「青城」的意思。這個「青」字有多種解釋;不用過多的咬文嚼字,要知道兩三百年前,這一帶樹木極其茂盛,站在北面的陰山居高遠眺,大地鬱鬱蔥蔥,顏色是墨綠的,正是「呼和」一詞所包含的那種深沉的青色,如「遠山如黛」里的這個「黛」。

呼市在1950年以前人口大約三四萬,發展到今天早已經是人口超百萬的一個中等城市了。

呼市是一個美麗的城市,說起來真是樣樣都好,就是市民對自己的城市滿意度不高,前些年有個順口溜調侃呼市,說此地「物價貴的像『燕莎』似的,城市亂的像伊拉克似的,松樹栽的像盆景似的,修路慢的像蝸牛似的,上當受騙像傻子似的……」這當然是玩笑話,不可當真。

市民當然不是刁民,更不是敵對勢力,這些話其實句句都有所指,為尊者諱,這裡就不便做註解了。

一、沒有火柴的日子

1968年前後,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呼市經歷過沒有火柴的日子。

那時沒有現在的「一次性打火機」,有老式打火機的人也很少,火柴斷供後,打火機用的「火石」也無處尋覓了。黑市上有賣火石的,一粒賣到過5角錢!要知道,當時一個二級工的月工資是42元6角,一斤白面(當然是定量供應的)才1角8分。

在各個家屬院裡,常見有我這樣的半大小子,手裡捏著一個帶火的報紙疾走,這是在「借火」,是到了生火做飯的時候了。這張引火的報紙要揉成長條,還要多準備幾張;總之,既不能讓火燃得太大,又不能把火滅了,多少要一點技巧的。

有人嘗試過「鑽木取火」這種極其古老的方法,現代人「鑽木取火」註定是要失敗的——拼命搓一根木棍,手上磨起了水泡,眼睜睜看著木頭冒了煙,就是出不來火星

還有人試過用手電鑽代替雙手,鑽木取火也沒有成功,看來我們的祖先「燧人氏」是很不簡單的,這位遠古人大概試了無數次,也許某次大雨把火種澆滅了,炊煙不再升起,在整個部落面臨悲慘命運的時候,他們終於自己創造了火種!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後來在參觀某博物館時,才知道鑽木取火併不簡單,木棍和砧木都要充分乾燥,要準備好類似棉花的火絨,找一塊野獸的髖骨壓在木棍上端,用皮繩拉動木棍來回快速旋轉……

再回到1968年前後吧,這時抽香菸的人,不能隨便使用火柴了,點一支蠟燭,或者煤油燈,守著火,像幾十年前抽大煙的守著一盞煙燈噴雲吐霧。

有「科技」人才,用凸透鏡聚攏陽光,偷盜「天火」;也有「復古」的遺老,找來火鐮火石,捕捉撞擊迸發的火星;鉚焊車間的工人,用電焊機打火引燃乙炔割把;最好的辦法是用電爐子取火,真正的高人!可惜當時電爐很少。

按說火柴不是什麼高端產品,怎麼能斷供呢?沒有了火柴,生活真是太不方便了!當時學校都已經停課兩年了,工廠也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全社會都在轟轟烈烈地搞運動,革命高於一切!沒有人發牢騷和追問原因,半年過去了,火柴還是不見蹤影,而民間竟然孕育出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流傳的故事是這樣的:某個很大規模的火柴廠,有一個女青年,是在生產流水線上給火柴裝盒的女工。這個姑娘長得很漂亮,落落大方。到了二十多歲該找對象成家立業的時候,成了眾多男青年的追求目標。這姑娘也是眼光比較高,免不了挑挑揀揀的,高不成低不就,一來二去的就把自己耽擱了。

到後來,眼瞅著女伴們一個一個出嫁了,小伙子們也有了媳婦,說媒提親的人越來越少,流言蜚語卻日漸增多。這姑娘一氣之下,做了一件誰也意想不到的事情,她把自己的玉照和地址放在了一盒火柴底下,聲稱不管是哪個男人,只要是單身,年齡在30以內,無論其它條件如何,都要嫁給他!

是不是有點像古時候的「拋紅繡球招親」的故事?

消息流傳很廣泛,很多人,當然是未婚男子,開始成箱成箱地搶購火柴,一盒火柴2分錢,一箱1000盒。拿出工資來,買兩箱!把儲蓄也拿出來,買三五箱!

好一個「紅顏禍水」,居然搞得火柴缺貨了,美女真的可以「傾國傾城」呢!

這個故事多少有一些依據,就是有一些人開始用上了「散裝」火柴——用報紙包一大堆火柴,沒有盒子,只有幾張磷片紙,這可能就是那些沒有裝照片的火柴?那些求愛心切者的遺棄物?

文革期間僅有的幾部文藝作品中,有男女,但絕沒有男女之情,這個故事裡多少有追求愛情和婚姻的意味,能給青年們一點滋潤吧。

一年多以後,火柴出現在商店裡,是按戶供應的,領到「火柴票」後,戶口簿後面的附頁上,蓋一個長方形的紅色印章——「火柴已供1968」。

誰得到了那盒幸運的火柴?那位美麗的女工一定出嫁了吧?幸福真的能靠運氣嗎?

二、香菸

香菸是和火柴幾乎是同時斷供的,當很多商店裡沒有香菸後,敏銳的菸民立刻察覺到了,有人騎自行車奔向郊區的供銷社,有條件的人開車去更遠的周邊旗縣採購。當時小轎車或吉普車非常少,能開車出去採購香菸的,一般是單位的小車司機,這種情況不算公車私用,因為單位里好多菸民在翹首盼望他勝利歸來呢!

斷供像瘟疫一樣,迅速傳播開來,呼市周邊地區的商店,突然發現有反常的購買行為,立刻就把香菸收藏起來,從近及遠,兩三天的功夫,櫃檯上都看不到香菸了。

短缺往往發生在一夜之間,讓人們猝不及防,昨天還堆滿貨架的東西,第二天就神話般消失的無影無蹤。菸民們,一日不可無解悶過癮、吞雲吐霧的香菸,他們開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用一切手段搞到這種商品。

這段時間裡,男人們見面,誰能拿出香菸來,遞給其它人一根,是很有面子的事情。這段時間裡,找人辦事,悄悄用報紙包一兩條香菸,啥事都好辦了。

有門路的,能搞到香菸,最高級的是「中華」和「牡丹」,普通市民絕對享用不起。中等的有「大前門」「黃金葉」和「恆大」等牌子的香菸,本市有捲菸廠,生產的「青城」「鋼花」兩種牌子的香菸質量不錯,價格適中,很受歡迎,最差的是「梅花」和「經濟」牌香菸。

當時的香菸還沒有「過濾嘴」。

(這裡把當時香菸的價格記錄備考:「中華」0.62元/盒,「牡丹」0.52元/盒,「大前門」「黃金葉」「恆大」「青城」,都在0.2—0.3元/盒之間,「鋼花」0.18元/盒,「梅花」「經濟」0.08元/盒。)

有那麼幾天,商店裡突然出現了一種「阿爾巴尼亞」香菸,每盒兩角錢。這是「洋貨」,它的外包裝是一個扁扁的硬紙盒,硬盒包裝的香菸當時極少見。

香菸的橫截面從來都是圓的,而這種「阿爾巴尼亞香菸」是橢圓的,很奇特,就像掉到地上被人踩扁了。

菸民們普遍反映這煙有一股雞屎味,難抽得很!不管這種煙的味道怎麼樣,對廣大菸民來說,至少是雪中送炭,久旱逢雨了。

這煙怎麼是扁的呢?傳說阿爾巴尼亞——歐洲唯一社會主義明燈的偉大國家——的偉大領袖恩維爾·霍查同志有一缸金魚,是中國送的;霍查同志非常喜歡這缸金魚,經常駐足觀賞,目不轉睛。

一天電話鈴響了,他把剛燃著的一支香菸順手放在魚缸邊上,接完電話後就忙於處理公務去了。

第二天,霍查同志回到辦公室,發現金魚都死了,大怒。經專家破案,發現是那支香菸滾落到魚缸里,把金魚毒死了。

中國人使用的筷子是方柄的,放在桌子上不轉動,能防止滾落,受此啟發,後來阿爾巴尼亞香菸就成了橢圓的。

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假,也許霍查同志並不吸菸,也許一支煙毒不死金魚,但中國的老百姓就喜歡刨根問底,什麼事兒都想知道個來龍去脈。報紙上不說,不等於人們沒有疑問,不然你說說看,這阿爾巴尼亞香菸為什麼是扁的?

三、打牛奶

中文裡「打」字很神奇,作動詞時大多不是真的拳腳棍棒相加的「打」,例如打水打飯打聽打包打官司等等,包括時下常說的「打的」。

本文主要說的不是牛奶,而是「打」牛奶。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牛奶算是一種「奢侈品」了,普通人根本喝不到的。

因為小時候不喝,所以腸胃裡缺少分解牛奶的酶,至今很多國人喝了牛奶後會鬧肚子,但是,能因此說牛奶不是好東西、不合國情嗎?

對於有嬰兒的家庭,牛奶是必需的,特別是商店裡沒有奶粉的情況下。呼市有一個「大黑河奶牛場」,1966年以前,曾經和北京上海一樣,供應過瓶裝奶,後來又倒退成大奶桶加「提子」的方法,和打醋打醬油一樣。

(「提子」是賣牛奶時用的一種金屬容器,帶一個長柄,其容積是確定的,有一斤和半斤的兩種。賣其它液體也用。)

1967年以後,牛奶供應日漸緊張,不再給各個單位送了,想打牛奶就要去奶牛場的供應點,這個奶站在人民路與郵校北巷交叉口的東南角。

單位的司機張師傅,1973年有了孩子,母乳不足,幾乎每天早上都去奶站去打牛奶。

為了打牛奶,張師傅專門托人從錫盟牧區買了大氈靴。冬天的凌晨五六點鐘,天還是黑洞洞的,他武裝了大皮襖皮褲大皮帽子大圍脖加大皮手套,最後踏上大氈靴,穿戴齊備然後出發了。

到了奶站,黑暗中已經有十幾個排隊的人,他默默地站到最後邊,不一會,他的後邊又排上來幾人。風不大,寒冷刺骨,沒有人說話,更沒人發一句牢騷,有幾個男人在抽菸,黑暗中只見到幾個紅火頭一明一滅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先決條件是要有肉吃,如果端起碗沒有肉,只有半個窩窩頭,我保證絕沒有人罵娘。

張師傅家裡有個等著吃奶的孩子,根本就沒什麼苦呀冷呀的想法,心裡邊沒有怨恨,只有牛奶。

那幾年看過有列寧的電影,他對電影裡那句話印象很深——「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2005年,呼市被命名為「中國乳都」。「伊利」和「蒙牛」成了乳業巨頭,全中國大大小小的超市都有了牛奶,顧客可以隨意購買,再沒有人懷裡揣著瓶子半夜三更排隊打牛奶了。

四、物資短缺的年代

真正物資短缺的年代是1960年前後的「三年困難時期」,我這裡先不說那三年的事情,我這裡說的物資短缺年代是指文革時期。

那幾年,呼市斷供過許多日常用品,斷供是指市場上根本沒有了,憑票供應,再少也不能算斷供。

斷供情況集中在1968年以後,即便現在有人睜著眼說文革好這樣的瞎話,恐怕也不能說斷供好吧?

後來,香菸也憑票供應了,由於需要憑票供應的商品過多,不能總在戶口簿後面蓋章吧?於是發明了一種「副食票」,編號從1到100,有點像整版的郵票。商店裡經常貼出了告示,宣布某號供應某種商品若干,大致有香菸火柴白酒肉類白熾燈泡雞蛋肥皂白糖磚茶粉條豆腐醬油花椒大料縫紉機線等等。

很多人懷念那個物資短缺的時代,為了對抗短缺,為了把生活的調劑得稍好一點,親朋好友鄰里同事們都互通有無,互相幫助,至少不嗜菸酒的家庭能把煙票酒票送人,幾顆蔥、幾頭蒜,都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

某些職業有搞到商品的便利條件,有「順口溜」這樣說:聽診器,方向盤,大疙蛋,秤盤飯,勞資幹部知青辦,就這幾門玩兒得轉(指醫生、司機、領導、售貨員……)。

所以,不要認為那個時代是公平正義的。

社會永遠需要階層和權力構建的系統,極少數人一個電話一張紙條就能決定另一個人或者一大批人的命運,相比之下,普通人憑關係搞幾條肥皂幾斤豬油實在算不得什麼事情了。

21世紀到來,市場供應早已極大地豐富起來。據調查,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吃的最好的時代!平日的餐桌已經很豐盛了,人們漸漸淡化了節日意識。

在「微信」流行之前(2012年),是「簡訊」的時代。

2001年春節前,一條簡訊火了——「朋友們,年貨準備好了麼?家裡有蔥蒜麼?打鬧上雞蛋了嗎?有炸糕的黃米嗎?春節供應的菸酒買了嗎?79號副食票可以買一斤凍帶魚,中山路菜市場剛剛到貨,趕緊去買!」

看不懂的人懵圈,什麼亂七八糟的呀!

看懂的人會心一笑。

2021-12-29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新三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15/177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