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1962年奇怪邊境戰 中共獲勝卻落跑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爆發,這場「奇怪的戰爭」表面上中共大勝,印度大敗;實際結果卻是,印度大勝,中共大敗。(《百年真相》提供)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年真相》。

1962年,中共與印度打了一仗。對於這場戰爭,中國作家金輝在《西藏墨脫的誘惑》一書中評價說:「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也就是說,那場中印邊界戰爭,表面上中共大勝,印度大敗;實際結果卻是,印度大勝,中共大敗。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那場「奇怪的戰爭」。

長期邊界紛爭

中國和印度的邊境紛爭由來已久。到1962年6月,印度總理尼赫魯發表「前進政策」,聲稱中國不應該獨占西藏。之後,印軍開始進入中國境內建新的哨所,有的前哨據點,甚至設在了中共邊防哨所之間和側後,和中共的哨所形成了犬牙交錯的態勢。

同年10月17日,中方稱印軍在邊境東線和西線發起進攻。中共中央軍委下達《殲滅入侵印軍的作戰命令》;10月18日再次下令:此次對印作戰,「務求初戰必勝,只能打好,不能打壞」。

10月20日,印方稱中共軍隊攻擊印度,尼赫魯向印度軍方下令,要「將中國軍隊趕出去」。於是,兩國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中共1949年篡權後,對印度在邊境的動作一直採取沉默、縱容的態度,為什麼突然有所行動了呢?從表面上看,是因為邊界矛盾激化了。

中國和印度的邊界長達2,000公里,分為東、中、西三段。

在東段:1913至1914年,英屬印度、西藏地方政府和中華民國,在西姆拉舉行三方會談。1914年7月3日,中華民國因為無法接受協定,退出了談判。同一天,西藏地方政府和英國駐印度殖民政府簽訂《西姆拉條約》,劃定「麥克馬洪線」,將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劃歸英屬印度。1947年印度獨立後,認為這塊土地屬於印度,但歷屆中華民國政府都拒絕承認《西拉姆條約》。中共奪權後,內部打招呼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這個態度不公開,尤其不對印度公開,也不向印度提出這一問題。

中印邊界的中段,主要是錫金地區,中方認為爭議領土約2100平方公里,目前全部由印度占領。

西段包括中國控制的阿克賽欽地區(約4萬平方公里),和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約5.9萬平方公里),兩個地區相連。

印度1947年獨立後,開始搶占邊境的爭議地區,以此製造「既成事實」。1954年,印度政府全面修改官方地圖,並在中印邊界東段、中段和西段不斷蠶食爭議地區,甚至越過「麥克馬洪線」向北推進。中印邊境衝突日漸增多。

中共戰場上大勝

1962年10月20日,中共方面,東段由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負責,西段由新疆軍區司令員何家產負責,分別對印軍發起反擊。

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0月20日~29日;第二階段是11月18日~21日。

在中方的突然打擊下,印軍全線潰敗。東西兩段被印軍占領的中國領土,基本轉到中共軍隊的控制之下。

在這些領土中,東段的藏南地區非常富饒。那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繁茂,環境和面積與浙江省相似,有「西藏的江南」之稱。

而西段的阿克賽欽地區,當時是無人區。那裡高寒缺氧,不適合人類生存,僅有中國在五十年代修築的新藏公路從那裡經過。之前,印軍侵占了距新藏公路100多公里外的數十個高海拔據點。戰爭爆發後,這些據點也轉移到中共軍隊手中。

取得戰爭勝利後,中共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各種報紙、廣播把消息傳遍大江南北,全國各地還放映了相關紀錄片。

印軍大敗後「收復失地」

但是接下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1962年11月21日,中共單方面宣布全線停火,主動後撤,並歸還繳獲的印軍全部武器裝備。

在東段,中共將軍隊後撤至1959年的實際控制線,也就是「麥克馬洪線」以北20公里,放棄藏南地區。在西段,中共軍隊也從1959年的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僅保留了西線阿克賽欽地區靠近新藏公路的幾十個高海拔據點。

中共無條件撤軍後,以「被侵略者」自居的印度絲毫不領情,反而認定中共撤退是「理虧」和「心虛」。中共軍隊前腳剛走,印度軍隊就大搖大擺地「收復失地」,重新占領有爭議的藏南地區。

英國作家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爭:中國從中得到了什麼》一書寫道:「不要這片土地,軍人想不通,老百姓也想不通。六二年我們從雪山向下壓,勢如破竹,半路上把棉衣都甩了,越打越快。往回撤的時候,可是越走越慢。戰士們想不通,這是我們的領土,為什麼還要撤?」

原西藏林芝軍分區司令員王克忠說:「(藏南地區)那可是個好地方啊,比這邊還好。當年打過去的時候,我們都看見了。(現在)指望談判是根本談不回來了……老頭子(毛澤東)在這失策了。」

原西藏林芝軍分區政委閻士貴就說得更尖銳了。他說:「可惜了這片土地,現在想拿回來不容易了……搞成這個樣子,後人要罵我們還不如清朝的最後一個駐藏大臣趙爾豐!」

而印度在重新占領藏南地區,也就是他們所稱的「東北邊境特區」後,加緊向該地區移民。到現在,那裡已經有一百多萬人。1972年,印度把「東北邊境特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1986年,印度議會通過立法,又把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

「阿魯納恰爾邦」有83,743平方公里,面積超過兩個台灣。

很多人想不通,中共為什麼突然無條件撤軍了?

這就要說到這場戰爭爆發的深層原因了。

當時,毛澤東亟需贏得一場戰爭,來給自己鼓氣。這話怎麼說呢?

從1959年到1961年,中國出現大面積餓死人的現象。前中共黨魁趙紫陽的智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咨在1996年透露,該所根據中共黨內文件寫成的秘密報告認定,當時死亡人數為4300萬至4600萬。而這巨大的災難,和毛澤東在1958年發動的「大躍進運動」直接相關。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召開「七千人大會」,總結「大躍進」導致的災難。中共國家主席劉少奇在會上總結說,這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毛澤東被迫在會上作檢討。

據《鄧穎超日記》記載:七千人大會上,不少人提出主席退下來。1962年2月10日,毛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表示:「願服從會議決定,辭去主席退下,搞社會調查。」朱德陳雲鄧小平表態:歡迎毛辭去主席職務。

七千人大會後,毛退居二線,劉少奇等人在一線主持中央工作。所以,毛的心裡憋了一口惡氣。

1962年還發生了不少事。

那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以「利用小說反黨」的名義,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習仲勛等打成「反黨集團」。

毛說:「利用寫小說搞反黨活動,是一大發明。凡是要想推翻一個政權,先要製造輿論,要搞意識形態,搞上層建築,革命如此,反革命也如此。」

毛所說的小說,是指歌頌中共陝北根據地創辦人的《劉志丹》。這部小說被認為突出了陝北根據地創辦人劉志丹、高崗、習仲勛等人,這就成了反黨、反毛,必須批倒批臭。

另外,1962年,被毛打倒的中共元帥彭德懷,給中央寫了一份書面材料,要求審查他一生的是非曲直。這份材料後來被稱為「八萬言書」。毛認為,彭要「翻案」,這怎麼能行?他明確表示:彭不能平反。

同樣是1962年,中共在反美的同時,也不斷反蘇,中蘇關係持續惡化。蘇共領導人赫魯雪夫對毛搞的大躍進、人民公社等極左做法多次表達不滿。毛非常生氣,一次又一次升級對赫魯雪夫的批判。

不難看出,毛澤東在黨內外、國內外,都遭遇了巨大挑戰。在黨內,毛認為,劉少奇、鄧小平、習仲勛、彭德懷等人,都在反對他。在國外,「美帝國主義」反對他,「蘇聯修正主義」攻擊他;同時,得到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支持的印度總理尼赫魯,也一個勁兒地反對他。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毛澤東不顧中國人還吃不上飯,決定要跟印度打一仗。

而在戰場上獲勝後,毛要藉此鞏固自己權力的根本目的也就達到了。所以他說撤軍就撤軍,哪管什麼大片領土得而復失,哪管什麼國家主權、領土完整。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了,謝謝收看,我們下次再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0WwxWijk8NemAqLtqj4Sw

訂閱Telegram群組:https://t.me/bainianzhenxiang

【百年真相】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20/177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