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緬甸軍政府處決民運人士 北京拒施壓 分析:緬民主恐續遭壓迫

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一名居住在泰國的緬甸人拿著被處決的政治犯的照片,他們在泰國曼谷的緬甸大使館外抗議。國際社會對緬甸處決四名政治犯感到憤怒。

緬甸軍政府上周處決四名民運人士,引發國際撻伐。東協(ASEAN)和聯合國安理會先後發表聲明,嚴厲譴責緬甸軍政府的暴行,其中,包括對緬甸影響力極大的中國也罕見表態。但觀察人士說,中國的譴責流於口頭,因為當美國呼籲加大施壓緬甸軍政府時,北京卻以「不干涉內政」的老調推辭,顯露其姑息緬甸軍政府暴行的立場。事實上,美國和平研究所的最新報告指出,緬甸軍政府去年政變奪權以來,中國除擴大兩國的經貿合作外,恐於7月初藉參與「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瀾湄合作)外長會議,為緬甸軍政府「壯膽」,間接促成其對民運人士處以極刑的決定。對於緬甸軍政府近日內將處死數十名政治犯的傳言,觀察人士尤感憂心。

緬甸軍政府7月25日處決了4名政治民運人士,他們被控協助民兵與軍方對抗,這是該國30多年來首次執行死刑。

緬甸官媒「緬甸環球新光報」證實,別號Jimmy的資深民運人士覺敏友(Kyaw Min Yu)、前國會議員暨嘻哈歌手,也是前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盟友的漂扎亞桑(Phyo Zeya Thaw)、以及拉妙昂(Hla Myo Aung)和昂圖拉祖(Aung Thura Zaw)共四名民主人士皆已遭處以極刑。

緬甸政治犯遭「吊死」消息一出,引發國際社會和人權組織的撻伐。

緬軍政府處死政治犯國際撻伐

東協率先譴責並呼籲「克制」,其聲明稱緬甸軍政府的行徑已破壞了東南亞鄰國為緩和緬甸局勢的努力。

聯合國安理會15個理事國也於7月27日達成共識,包括一向對緬甸政局不表態的中國也背書,除譴責緬甸軍政府外,更要求釋放所有遭任意拘留的民主人士,包括翁山蘇姬和前總統溫敏(Win Myint)等。

此外,歐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挪威、日本和韓國外長也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緬甸軍政府的暴行及對人權和法治的罔顧。

綜合媒體報導,部分受害人家屬指控,軍方不僅任意羈押異議人士,期間還拒絕家屬會面,更剝奪被告的法律諮詢權利,甚至采秘密審判,且處決後,仍不准家屬領回屍體或籌辦喪禮。

漂扎亞桑的妻子Thazin Nyunt Aung告訴路透社:「這是殺戮和隱藏屍體....他們(軍方)不尊重緬甸人民和國際社會。」

家屬:緬甸逆天抗命之火將繼續延燒

覺敏友的妻子林娜天(Nilar Thein)則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她的丈夫遭「公然謀殺」,緬甸軍政府將為此罪行付出代價。

法新社引述部分家屬的話稱,緬甸軍政府此舉只會讓逆天抗命之火繼續延燒。

漂扎亞桑的母親金溫梅(Khin Win May)也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她的兒子不是竊賊、也非暴徒,她對兒子深感驕傲,「如果可以取回骨灰或遺體,我要給他造墳,寫上墓志銘。」

對於緬甸軍政府的暴行,美國除譴責外,也向北京喊話。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7月25日表示,沒有其他國家像中國一樣對緬甸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呼籲中國對緬甸軍政府施壓,以協助緬甸重返民主之路,並建議各國停止向緬甸出售軍備。

但北京對美國的呼籲卻態度消極。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隔日於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始終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一貫主張緬甸各黨各派從國家和民族長遠利益出發,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有關分歧和矛盾。」

中國恐為緬軍鎮壓民主暴行「開綠燈」

對於緬甸最新的政情,美國聯邦研究機構「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7月28日發文指出,中國在緬甸擁有深厚地緣戰略利益,相較於其他國家,對化解緬甸政治衝突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但中國自緬甸軍政府上台以來,雙方即互相幫襯,深化彼此的經貿依賴度,尤其中國外長王毅7月4日更赴緬甸出席「瀾湄合作組織」的外長會議,即有意透過緊密的經貿合作來擴大中國在此區的利益和影響力。

該文作者傑森·塔爾(Jason Tower)、普里希拉·克拉普(Priscilla Clapp)和比利·福特(Billy Ford)認為,中國恐藉7月初的會議為緬軍「壯膽」,間接促成上周處死民運人士的決策,而北京一再重申不干涉他國內政原則,則意在「洗白」其與此決策的關聯。

該文稱,隨著中國加大對緬甸軍政府的支持力道,國際社會對終結緬甸暴力及恢復當地民主將更顯得無能為力。

三位作者對緬甸軍政府將115名政治犯判處死刑,且近期內恐執行其中41位的死刑,尤感憂心。

對此,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楊昊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北京雖稱不干涉,但其與緬甸政府越走越近,就越難規避為緬甸軍政府暴行「開綠燈」的責任,中國只重經濟利益、為緬甸政府撐腰的立場將對緬甸的民主進程帶來衝擊。

台北的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楊昊(照片提供:楊昊)

楊昊說:「它(中國)可能對於某一些敏感的問題沒有表態,不代表它支持,它當然可以用這種外交辭令去講(推卸責任)。執政者應該也不會犧牲中國好不容易樹立起來、這幾年修補的一些國際形象。緬甸軍方也會盤算,中國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還是說它真的就是像對北韓(朝鮮)的支持一樣,支持緬甸。我想,他們(緬甸軍政府)心裡應該有一些把握,可以針對某一些民主人士或民主陣營進行清算,或者是採取比較激進的作為。」

瀾湄合作強化中國的影響力

前澳大利亞駐緬甸大使、位於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教授考柏(Nicholas Coppel)則說,瀾湄合作對北京是一個很重要的平台,可藉由水利外交,強化中國對該區域事務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前澳大利亞駐緬甸大使、位於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教授考柏

考柏告訴美國之音:「該倡議(瀾湄合作)對中國很重要。這些水電站大壩的大部分發電都將賣到中國,專為中國市場而生產,所以這攸關中國利益。瀾湄合作的部分會員國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甚至非常仰賴中國來投資(當地的)基礎建設,這對這些國家也有利可圖。因此,這涉及政治、戰略及經濟層面。」

7月初的瀾湄合作外長會,是北京高階官員自緬甸去年爆發軍事政變以來的首次到訪。王毅除在會中與緬甸外長溫納貌倫(Wunna Maung Lwin)舉行雙邊會談外,也於會後表示,各國已達成深化經濟融合、數字經濟合作等合作方向。

根據中共外交部當時發布的聲明,溫納貌倫感謝中國對緬甸的無私援助,緬甸將繼續支持中方在台灣、香港、西藏和新疆等問題上的立場。緬甸軍政府則稱,此場會議代表中國對其執政合法性的承認。

中共總理李克強於2014年底提出瀾湄合作倡議,這是一個瀾滄江-湄公河流域6個國家的多邊開發合作機制。該倡議優先針對跨境經濟、水資源和減貧等領域擴大合作。不過,這個倡議遭到相關國家環保人士的批評,指出各項建設破壞生態,也威脅到漁民和農夫的生存。

緬軍暴行中國低調以對、避經濟衝擊

雖然中國對緬甸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深具影響力,但政治大學的楊昊說,北京謹守不干涉緬甸內政的原則,也是考慮到自身的政經情勢。中國要確保其對緬投資的穩定,以避免拖累下行壓力加大的國內經濟,並在今秋舉行的中共20大前,鞏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威權。

楊昊說:「中國近期都一直在推『內循環』跟『外循環』,來確保習近平的20大的政權鞏固基礎,未來緬甸一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它(中緬油氣管道)跟中國的能源線是扣在一起的,就是繞過馬六甲(海峽),直接從(緬甸)內陸拉一條能源管線到中國。第二個,在(中國)海外經濟特區的建構上,緬甸的皎漂經濟區算是重要的例子。中國(面對)內部經濟的問題跟挑戰,當然讓它不能再失去據點(緬甸),這樣子它就會受到更大的衝擊。」

位於緬甸西部若開邦的皎漂經濟特區,是緬甸政府設立的三個國家級特區之一,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緬甸的重要支點,目前進行的第三階段工程將於2025年完工。

另據官媒中國新聞網7月27日引述的最新統計顯示,中緬油氣管道自2017年中全線投產成功以來,已向中國輸送逾5千萬噸原油、356.7億標準立方尺的天然氣,帶動中國西南區域的經濟發展,也讓緬甸沿線地區因此受益。

楊昊指出,以俄羅斯為鑑,中國擔心其未來對外的軍事行動也遭西方經濟制裁。因此,打造中緬油氣管道,以成為未來取得海外能源的替代方案之一。

學者:北京「戰略沉默」緬甸政局不穩恐波及中資

位於曼谷的緬甸學者海因。(照片提供:海因)

位於曼谷的緬甸學者海因(Arkar Hein)表示,中緬經貿來往密切,緬甸政局不穩恐波及中資在緬投資,並不符合北京利益,他因此呼籲中國支持緬甸人民,選出可以穩定執政的合法政府。

海因告訴美國之音:「緬甸現況肯定不是北京想要的,部分不穩定因素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利益,尤其位於緬甸西北部的若開邦有具戰略意義的深海港(皎漂港)項目,以及直通雲南省的(中緬)油氣管線。我想,除了保持戰略沉默之外,中國必須做得更多。中國在緬甸建設不在城市裡,它們穿過農村,也在軍隊和(部分)民族發生衝突之地。中國必須支持人民支持的政府,否則這些項目將因緬甸人民和中國政府間的誤解而告終。」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31/178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