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面對佩洛西訪台,普通中國人能做的最有力的「回擊」是什麼?

作者:

安心工作,努力生活,把你自己的日子過好,這就是當下你我能做到的最好的愛國。

各位好,前天寫了《佩洛西這一趟「竄」或不「竄」,中美間的某些巨變都正在發生》一文,預測佩洛西大概率會竄訪我國台灣地區,然後昨天夜裡,這個預判真的應驗了。

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泰山不為目明。其實通觀那篇稿子,會發現無非說了些國際政治的一般常識。國際時事不是玄幻小說,只要能誠實的基於這些常識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而不是基於自己的主觀願望或想像YY,得到一個靠譜的預判,還是比較簡單的。

那我們今天就再基於一些常識和目前能得到的信息,嘗試推理一下有關此事的一些別的判斷:

昨天寫《不可輕言的「必有一戰」》一文時,下方有朋友問我為什麼在此時宕開一筆?為什麼不學著其他有些公號,分析中美會不會隨著佩洛西在台灣地區的落地而擦槍走火,甚至「中美大戰」?

嗯,這倒是我疏忽了,我之所以沒寫,是因為我完全沒有設想過這種可能性。更沒想到昨晚某博因為擔心或期待這個的人太多,而一度崩掉了。

其實,哪怕看一下新聞聯播,你就會發現:佩洛西竄訪台灣的行為雖然嚴重踐踏了我方底線。但中美雙方因此事發生戰略誤判而擦槍走火,甚至掀桌子的可能性,從一開始就幾乎不存在。

原因是早在佩洛西動身前的28日晚,中美領導人就曾通了電話。當時的官方報導說法是「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以及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坦率溝通和交流。」熟悉我國外交辭令的朋友,應該知道「坦率溝通」意味著什麼。

而且報導還特意強調,該通話是「在美方一再要求下」進行的,結合佩洛西竄訪台灣的行為,將這兩個消息結合起來看,那麼拜登一定要打通電話的意圖就十分明顯了。就是為了給這老太太之後的「放火」行為提前滅火。力求把其對雙邊關係的影響降到最低。

當然,佩洛西這種踩中方紅線的行為是必然招致強烈反制的。但既然這通電話打成了,中美之間因此事發生最嚴重戰略誤判,「擦槍走火」,甚至像某些人說的「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因為雙方都是理性人,只要有溝通,不誤會,都儘量不會走到那一步。

另外,我看到這幾天網上一直有種說法,鼓吹「佩洛西竄台是對台動武的最好時機」。

其實,稍有政治或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說法「一眼假」。完成統一,即便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動武,佩洛西竄台期間也不會是什麼「最好時機」。

因為對中國來講,動武的最理想情況是美方不願或遲疑猶豫、來不及插手介入台海事務的時刻。選在佩洛西竄訪期間動手,不僅會給美方介入的口實,還趕上了美軍駐印太的第七艦隊正因此事高度戒備,隨時可能插手的當口。

這樣的時間點,說是「最糟糕時機」可能都不為過,何來「最好時機」一說?

當然,說要儘量避免美方介入,並不是說中美軍隊硬碰硬我們就一定拼不過,但孫子兵法有云:「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打仗和外交博弈一樣,講究的是儘量調動對手按照你的計劃來,而不是被敵方牽著鼻子走,預判你所有出招。試想,佩洛西去竄訪,我們就立刻動手,這怎麼說也都有點「致於人」的味道,豈不成了剛好攻其有備了?

而且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不說,戰爭遇到的任何一道塹壕,可都是要由戰士們的生命去填的。統一後兩岸戰爭傷痕的彌補也要花很大的代價。所有這些,都要求這場萬不得已時才會打響的戰爭,必須尋求一個阻力最小的時間點,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而佩洛西竄訪、美軍介入可能性增大的這當口,正是阻力最大的時候,顯然不是什麼「最好時機」。

將這博弈雙方的動作、利弊綜合起來看,你就會發現中美之間隨著佩洛西在台北落地而擦槍走火、甚至大打出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你是擔心這一點,其實昨晚完全可以把心放回肚子裡。

但如我在《中美間的某些巨變都正在發生》一文中已經說的,佩洛西此次竄訪真正帶來的危險,是中美關係極有可能因為她點的這把火,而進入一個持續下行曲線當中。就像1997年眾議長金里奇到訪台灣之後,1999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將中美拉入危機邊緣一樣。

但值得注意的是,25年以前的那場中美外交波折是在冷戰後全球化加速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所以中美之間每當有危機發生的同年,都會有「解毒」的反危機發生。

1997年,金里奇竄訪,但同年香港回歸。

1999年,駐南大使館被炸,但同年澳門回歸。

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發生,但同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後面的三件利多一定程度上驅散了同年早前發生的三場危機給中美關係抹上的陰雲,舒緩了公眾的情緒。也讓兩國關係如一道「爆炒冰淇淋」,時冷時熱,卻又能彼此互濟。

但25年後的今天,很多情況不同了,如今世界在「逆全球化」的亂流中掙扎,貿易脫鉤、疫情肆虐、經濟危機。所有這些外部環境都可能為中美關係的持續惡化火上澆油,而不是釜底抽薪。

所以25年後,面對相似的關係下行趨勢,保證中美關係不翻車的難度,比上一次大大增加了。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兩國關係能繼續維持和平穩定,畢竟這些年裡大家生活水平的改變有目共睹,而這種生活的基石,是以中美關係的平穩作為基礎的。我們希望並且應該力爭這種和平、穩定和發展能夠延續。

所以我覺得希望自己的生活好,也希望我們的祖國好的中國人,此刻的心情應當是滿懷擔憂,而又祈願和平的。但我覺得有點奇葩而不解的是,我遇到的不少人,在談及佩洛西竄訪這件事時,總感覺他們有一種怪異的興奮感。

今天,我從故鄉返回所住的城市,下高鐵後打了個計程車,出租司機師傅顯然是個閒不住的人,一邊開車,一邊聽廣播裡的相關報導,一邊嘚吧嘚吧的跟我侃了一路的「是時候動手了」的問題。

什麼雙方飛彈、艦艇、火炮、兵員對比怎麼怎麼樣,美第七艦隊怎麼怎麼外強中乾,台軍怎麼怎麼扶不上牆,開戰之後多長多長時間一定能拿下來。也不知他從哪兒聽來的,滔滔不絕、語氣堅定、說的眉飛色舞,若不是我提醒,高架路口他都差點下錯了。

下車結了帳以後我在想,為什麼這位司機師傅談興這麼濃呢?

走到家時我想明白了,問題就在於:司機師傅把談這個事兒當做了他的一項消遣,幻想自己在台海地圖上拿著紅藍鉛筆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幫他從手頭上忙的這項枯燥而辛苦的駕車工作中解脫了出來。讓他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放鬆,所以他愛關注這件事、愛談這件事。就像小學時代的我們一聽到下課鈴就喜歡衝出教室瘋跑一樣。人的精神需要偶爾生活在別處,以此獲得一種解脫。

而你觀察一下也會發現,對「佩洛西竄訪」這個話題談的最興奮、最主戰的很多人,與這位師傅都有著相似的特質,他們都把這事兒看的很遠,把打仗想像的很輕鬆。所以才藏不住談及此事時那份隨時可能側漏的豪氣。

愛國當然是好的,但我覺得司機師傅嘴上說說的「消遣式愛國」,離我認為真正能派上用場的真正愛國主義,至少還差著「三重門」。

第一道門,是必須得讓他們遠離戰狼營銷號,而多讀一些切實的分析。認識到台海危機絕非遠在天邊的「國家大事」,一旦嚴重起來會關乎我們每個人切身利益。尤其是戰爭若真的爆發,每個人受影響則更加重大。疫情以來,我們生活受的干擾大家有目共睹,而若戰端一開,影響可能更甚百倍千倍。一個人只有在認識到這些之後,才會真正嚴肅、認真的去權衡、討論此事對自己、對家人乃至對國家的利弊。

簡而言之,就是完成對「國家大事」的「去消遣化」和「認真化」。你只有先了解了「國家大事」到底是什麼,才能真正開始愛國。

而在跨過第一道門後,人們很自然的會來到第二道門前——逃離對戰爭充滿浪漫色彩、像打《紅色警戒》一般的幻想,珍視自己眼前平凡但安穩的生活:安心上班,踏實工作,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友善待人、條件允許的話努力攢點錢,買房安家、找個相愛的人結婚,生一個或幾個孩子盡心撫養……

簡而言之,就是努力生活。

是的,我覺得努力生活也是真愛國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國家是時間河流上的行船」。最終決定大國博弈孰勝孰敗的,不是戰爭而是時間,哪個國家有更大的發展後勁兒,人們能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經濟、文化、科技連帶的國力一起日新月異,哪個國家就能在博弈中占據不可比擬的優勢。不用「必有一戰」,也最終能贏得博弈。

翻遍歷史,我從沒有看到過哪個國家,是人民把日子過的浮皮潦草,卻能讓這個國家長久稱雄世界的。

所以對和平時代的普通人來說,努力生活,這就是最現實、也唯一最有用的愛國主義。眼下佩洛西雖然竄訪了台灣,但和平依然在持續。所以不要總沉迷於在網上高喊什麼「拋棄幻想,準備戰鬥」。你的家人、你的生活、你的國家,還要求你把工作干好、把書讀好、把日子過好。踏踏實實的活著,此時就是最好的愛國。

當然,在朝向最偉大的愛國主義的路上,還有最後那一扇門——那就是如果真到了不得不戰的那一天,你願意把之前努力生活得來的這一切,都毅然決然的拋棄,犧牲掉。

你省吃儉用的積攢了一點積蓄,願意看著它們在戰時的通貨膨脹中化為廢紙。你勞心勞力買下了一所房子,願意看著它隨著敵人的野蠻轟炸化作廢墟。你傾注畢生心血撫育了一個兒子,願意將他送上戰場,為國捐軀……

明明努力生活、熱愛生活,卻又能在危難臨頭時,看著努力生活的結晶化為烏有,卻毫無怨言,慷慨赴義。在我看來,這才是最可敬、最崇高的愛國主義。

但我覺得這種高尚的愛國主義,就像一個人談戀愛、生孩子一樣,是必須親身經歷才有資格說自己行的。沒到了那個關口,誰也不要妄言自己就一定有這種愛國主義。

畢竟,嘴上說一套,實際做一套。在國內時高喊愛國口號、豪言「美國三年內崩潰」,跑到美國去轉臉就罵國內韭菜傻逼的偽君子,咱這幾年見太多了。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良臣。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這種犧牲式的愛國,是危難試出來的,不是用口號喊出來的。我們無比憧憬和緬懷那些危難關頭為大眾利益勇於自我犧牲的英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因此將自己刻意置身危難。

而與個人的愛國升華同步的,一個國家的力量也會經歷三重門:

當大多數國民不再把談論國家大事作為一種逃離生活的消遣與意淫,而嚴肅、理性的進行討論時,這個國家就跨過了第一重門,獲得了不被狂亂民意裹挾、逼迫,在錯誤的時機作出錯誤決斷的定力。

當大多數國民努力生活、把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時,這個國家就跨過了第二重門,獲得了與其他大國長期較量,持久博弈的耐力。

而當大多數國民真的願意為了捍衛自己生活方式和勞動成果,不惜為國捐軀時的,這個國家才會跨過第三重門,獲得了萬不得已時為核心利益亮劍的勇力。

與個人的愛國精神一樣,這三重門的次序是無法顛倒的。我們都應該想想,我們站在哪個門檻上。

也許,在戰火未燃之前,我們並不知道自己能否跨過那第三道門。

那麼,在此時此刻,最好的愛國主義是什麼?

就是努力去過你自己的生活。追你自己的幸福就是為國家追幸福,爭你自己的自由就是為國家爭自由,讓你的生活越過越有勁兒,就是在為國家積攢後勁!

因為我們這樣做,就是在為我們的國家積攢持久博弈的耐力,為國家的崛起爭取時間。

想起了昨天那篇文章一位讀者給我的問題:小西,你說大國爭衡,最後拼的就是時間站在誰那一邊。那萬一時間不站在我們這一邊咋辦?

這就是我的回答——最終,時間站不站在我們這一邊,取決於我們每個人自己怎樣過我們的生活。

安心讀書,踏實工作,努力生活,這就是愛國,也是你我這些普通人對竄訪的佩洛西最有力的回擊。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海邊的西塞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04/178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