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鄭州「異地高考」熱背後:人人皆知的系統不公

「異地高考」被人稱為「灰色地帶」,也有人說是「敏感區域」。有行業內人士認為,2020年「異地高考」達到了高峰期,其代表就是那一年的「西藏熱」。以前都是有點零零散散、零打細敲。

前言

8月9日—11日,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進行高高職專批錄取工作。8月12日9:00—18:00為本批次徵集志願填報時間,徵集院校名單將在河南省教育考試院公布。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在末伏天氣,逐漸落了下來。

一如既往的焦灼,一如既往的焦慮,一如既往的刺激,一如既往的高壓,一如既往的忐忑,一如既往的折騰。

家有孩子的父母在每年7、8月份總要經歷生死劫。

家有孩子的家庭,其實真正的財年都是從每年的7月、8月開始,不僅僅是金錢,還有精力、時間、求爺爺告奶奶、各種臆測和規劃,各種猜想和折騰。

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漫長而又艱辛,收穫多多而又步步驚心。

做父母的似乎不敢鬆一口氣,不敢懈怠一點點;一個路口錯過了,會遺憾很長時間乃至終生;一個疏忽埋下了,會讓父母腸子都後悔青了。

養育孩子就像種樹,春夏秋冬風雪雷電,你都得用心灌溉,用心呵護,用心遮擋。

2022年高考大戲落幕,不知道有多少河南家長開始認真思考: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辦理「異地高考」?

筆者周圍數個朋友,不止一次和我探討過這個問題,儘管有的孩子還在讀小學,有的孩子剛要讀初一。

從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當今高考仍是檢驗和考驗無數普通家庭的「龍門」和「試金石」。

當然,可能極少數家庭,是個例外。

2022年河南一本線理科509分,文科527分,一本線對河南考生來說仍然很殘酷很遙遠很高不可攀,還有十幾所二本院校按照一本錄取。

有人說:上二本,就是混個畢業證,畢業就等於失業。

醫學院綜合排名前50,河南僅有一所,泱泱人口大省高考人數大省,125W河南高考生,並且據有關人士分析說:這個河南高考總人數數據只會進一步擴大。

河南、山東、河北、江西等,近年來被稱為「高考地獄大省」的幾個難兄難弟,情況沒有得到絲毫緩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異地高考」「異地升學」「高考移民」等等,其實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屈指算來,至少已有近十年的歷史。

有行業內人士認為,2020年「異地高考」達到了高峰期,其代表就是那一年的「西藏熱」。以前都是有點零零散散、零打細敲。

你知道「異地高考」是什麼時候?

是N年前知道有朋友張羅著把孩子送到天津買房上學?

是朋友圈「異地高考」醒目而又令人焦慮的廣告?

是接孩子放學在校門口被人硬塞到手裡的西藏上學宣傳頁?

是陪孩子參加高考被人「循循善誘」添加微信的仲介人員?

是飯桌上得知有朋友剛剛把孩子送到了西安去讀書?

......

恩格爾有一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異地高考」,聽著有幾分神秘,但它早已悄悄走進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只不過,是「有的人先知先覺,有的人後知後覺,有的人不知不覺」。

「異地高考」被人稱為「灰色地帶」,也有人說是「敏感區域」。

在到底該不該送孩子去外地參加高考的問題上,不僅爹媽之間分歧嚴重,而且不同的家長之間也存在著不同的爭議和看法。

近年來,筆者也曾經接收到不少朋友和粉絲的諮詢、溝通、探討。

筆者一貫的觀點是:理解,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因為,這關係到一個孩子的高考,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關係到兩代人的命運。我任何草率魯莽淺薄的建議和意見,可能對一個家庭影響實在太大,這和幫別人買房真的是兩回事。

河南人幾千年來更重視「安土重遷」,但凡日子能過,誰沒事喜歡去人生地不熟的異鄉折騰呢?

青藏高原、崑崙山脈、布達拉宮、長安古都、鴨綠江畔......,有些地方風景秀麗,山河巍峨,但從一個偶爾旅遊目的地,變成了孩子漫漫異地求學的起始點,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能跨過除了路途遙遠、擔心孩子之外的財力、精力、心態,以及可能存在的未知和變數等等的調整和考驗呢?

「要不要」可能比「怎麼辦」更考驗人。

據調查,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參加「異地高考」的父母主要存在以下3個顧慮:

1)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長問題;

2)結果或者效果的問題;

3)付出收穫比的問題。

有人說:異地高考熱的背後,其實是中產家庭的教育覺醒。

回顧十幾年來的「異地高考」熱,天津、遼寧、西藏、西安、新疆、青海、海南等地,成了河南孩子和父母輾轉奔赴的新戰場。

畢竟「往外走」的代價不菲。據了解,2022年參加異地高考的河南考生大約在4000-5000人,在整體河南考生中占比不到0.5%。

在「占便宜」和「犧牲品」之間,更多的家長要麼有心無力,要麼顧慮重重,要麼首尾兩端,要麼徘徊不定。

目前無論遼寧、西藏還是西安等熱門城市,政策埠無一例外都在收緊,戶籍、學籍3年,孩子參加初中中招考試等,都成了硬指標。

有人給出的建議是:

孩子成績好,考慮西安。

孩子成績中等,考慮遼寧。

孩子成績差,考慮西藏、新疆。

在孩子上學這件事上,家長不能偷一點懶,考慮孩子是否走「異地高考」這條路,去哪個省,家長最好自己登錄當地的官方網站,一是要了解高考報名條件和報名辦法,二是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當地學校的師資力量。

孩子該不該「異地高考」,建議還是要「量力而行」:

1)不算生活費、書雜費、陪讀費等,一般的行規仲介費約在10-20萬元;

2)孩子自身的學習和生活自律能力,社交溝通能力等;

3)家長的時間和精力,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全程陪讀。

現實情況就是如此,你在河南405分本科基本沒戲,而在西藏300分就可以讀本科。

以至於教培圈裡早幾年瘋傳一個河南男孩在青海考上北大的故事。這樣的樣本總是被拿來無限放大。

河南孩子參加異地高考的「滑鐵盧」案例也不少。

有一對家長費盡千辛萬苦把孩子送到了西藏讀書,孩子本身基礎差,再加上自律性差,最後高考連三本都沒過線。

我們既不能完全被無限廣告光環效應放大的樣本所迷惑,也不能對開啟孩子異地求學的艱難挑戰掉以輕心。

孩子是你的,你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在疫情三年「掙錢如吃屎,花錢如拉稀」加劇的當下,每一個父母都需要認真的考慮。

也有父母表示,寧願不給孩子買房子,也要讓孩子去外地參加高考。

除了買房、投親靠友,異地高考之路似乎都被掌握在一幫能量極大的教培仲介機構手中。

據調研,在鄭州從事「異地高考」的個人仲介不少於100人,稍微公司化運作的機構大約有20家左右。

這個「灰色地帶」,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那麼,如何找到一家靠譜、性價比高的機構幫助你和孩子圓了「異地高考夢」?

除了實際面談、詳細諮詢之外,切實了解有關機構的靠譜程度和專業程度之外,筆者建議最好去適合孩子求學的城市實地走訪、實地調研。

還有,就是多打聽機構的誠信度。

實地考察花的畢竟是小錢,和孩子的未來比起來九牛一毛。

需要考察什麼?

學校性質、師資力量、學習環境、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習慣、天氣情況、交通距離、日常開銷等。

如果陪讀還得考慮房租、生活支出等等。

筆者個人的建議還是,量力而行,主要還得考慮家庭的經濟條件、孩子的自控力和獨立生活及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等,父母的時間和精力等。

即使不陪讀,父母要更多去看望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鬆懈、多付出,是保證孩子異地求學之路夢想成真必要和必須的前提條件。

當然,異地求學還得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才是主角,而父母不過是配角。

沒有一家機構會說自己不靠譜,就像沒有一家房企會說自己沒錢。

後記

大多數父母,從一個農村做題家或者小鎮做題家,一路苦讀過關斬將,來到城市,好不容易紮根城市。結果猛然警覺,孩子仍然在一個非常殘酷的起跑線上。

什麼事情都有先知先覺和後知後覺,當然還有不知不覺。

城市中產最大的覺醒可能就是孩子的教育。

每年高考,北京教授和河南保姆的段子,總是在一遍一遍的傳。

河南家長看了,難免會有有一絲苦澀,有一絲心酸。

好消息是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兩個新任校長都是中科院院士,但願能給河南的高校教育帶來新的希望與機會。

你願不願意讓孩子參加異地高考?你得在金錢和時間、付出和犧牲、孩子意願和獨立性之間做出一個平衡的選擇。

多少年以後才知道,我們十年寒窗考進鄭州的大專或者三本,其實以當年的成績在外省輕鬆可以上個本科或者一本。

人到中年,總讓我想起趙傳的一首歌:恨不當初多賺些錢!

人到中年,誰不是活成一個陀螺?不是被老人拿鞭子抽,就是被孩子拿鞭子抽。

生活本身就是那條無形的鞭子。

年輕時總認為自己有很多選擇權,中年之後才發現你其實很多時候,選無可選。

年輕時總認為一切海闊天空,中年時才發現各種挑戰,排山倒海。

越有錢,你的選擇機會就多一些。

要麼你選擇生活,要麼生活選擇你。

能走出去就儘量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好。

比起父輩們闖關東走西口,我們這輩人吃的苦受的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成人的朋友圈總是報喜不報憂,內心世界卻是波瀾起伏五味雜陳。

在孩子是否選擇「異地高考」問題上,對家長認知、視野、金錢、心態、時間、精力等等,都是一個挑戰。

祝願河南高考大省早日成為教育強省,有更多更好的985、211雙一流大學設籍河南,讓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不再踏上漫長孤寂的異鄉求學之路。

希望未來的中國教育更加均衡,希望未來河南的孩子不用再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異地求學。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韓林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29/179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