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小伙從北大退學,轉讀技校,如今變這樣

前段時間,知乎有個問題:

如何看待從北大生物系轉學到一家技校的周浩?

周浩的事情,我之前就聽說過。

他是 2008 年的青海高考生,當年以青海理科前 5 的成績,考到北大生物系。

可沒讀兩年,周浩就執意要從北大退學。

2011 年底,他轉到北京一家普通的技校——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學技術。

Image

從人人羨慕的高材生到普通技校的學生,本以為這是一個優秀孩子沒法適應高等教育,高開低走的故事。

卻不料,周浩在技校努力鑽研理論,拆裝工具機,以優秀的成績留校任教。

後來,他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技工院校教師職業大賽中,多次獲獎評優。

小伙從北大退學,轉讀技校,如今變這樣

再後來,因為表現優秀,周浩作為高技能人才,被引進北京,同時拿到北京市戶口。

周浩人生路的「反轉」,讓很多網友都感慨「是金子總會發光」。

還有一部分父母,看完周浩的經歷,竟然釋然了。

因為中考 1:1 普職分流,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既然教育競爭這麼厲害,那周浩的路,也不失為一條選擇。

可透過現象看本質,好走的,並不是周浩的這條路,而是周浩身上的很多因素,保證了他即便不接受高等教育,也很難跌入底層。

Image

Image

周浩從小就喜歡機械,對「動手」有著濃厚的興趣。

用他的話說:小時候,家裡的電器都被我重裝過。

高考時,周浩考出了 660 分的好成績!

當時,他本想報航空航天大學,因為覺得那裡有很多實用課程,比較對他的胃口。

可父母老師卻覺得,考這麼多分,不報清北這種頂級學校,實在可惜。

周浩當時小,不知道專業的選擇,意味著什麼。他聽了父母的話,選擇了北大生命科學專業。

可到北大後,周浩一直沒法適應學習,整整一年多的時間,他迷茫、焦慮,覺得自己人生無望。

周浩意識到,不是他適應環境的能力太差,而是他選的專業,理論和分析太多,這種操作性不強的學習,讓他沒法「來電」。

那一年多,周浩不像剛入學時,每天都積極地跑去上自習了。就連作業,也不認真完成了,總是敷衍了事。

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名校,卻很難對學習投入激情。而他喜歡機械,卻很難夠到。

這樣的現狀,讓周浩異常苦悶。

Image

短暫的迷茫過後,周浩又振奮起來。

他先是去旁聽北大工科院和清華工科院的課,發現些課,也基本是純理論,而他感興趣的實操課,只有本院的學生才能去上。

於是,周浩嘗試轉院,但北大轉院的條件很苛刻,周浩幾乎不可能達到。

一條路走不通,周浩就開始想第二條路。

大二時,他休學一年,利用當電話接線員,做流水工人的間隙,好好理順想法,規劃自己。

這一年,讓周浩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認知——還是要讀書,並且從自己喜歡的專業入手。

在嘗試了幾乎能想到的路以後,周浩才開始「盤算」轉校。

他先是了解了德國數控技術的網站,詳細對比了中德在這方面的差距,對中國的機械市場進行評估判斷,周浩覺得,學機械技術,是有前景的。

他還分析出:中國的技術工人學歷基本不高,最缺的,就是知識技能都精通的複合型人才。

Image

接著,他又做了大量功課,尋找中國數控技術最領先的學校,最終選擇了北京工業技師學院。

就這樣,周浩堅定要做一個知識技能「雙精」的人才。

2011 年底,他說服父母,轉去了技校,學技術。

Image

轉學後的周浩,如魚得水,他非常自律,每天在實驗室「朝八晚五」地操作那些數控機器。

老師教過的技術,每一種他都要重複練習,有不懂的就及時問,問完再反覆練。

很快,他就成了小組中最出色的學生。

畢業時,很多企業都向周浩伸來橄欖枝,但周浩自己還想繼續深造,他覺得對數控了解越深,就覺得自己學的太少。

機緣巧合,周浩留校做了老師。

但對他對數控的學習和研究,一直沒有停止。

2014 年,在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周浩獲得了高技組第一名。

Image

在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大賽中,周浩也多次獲獎,後來,他作為高技能人才被引進,同時獲得了北京市戶口。

Image

有人質疑,今天周浩的成就,跟他留校任教,走進體制有很大的關係。

可回看周浩的經歷,以他的心性,即便不留校任教,在機械領域他也不會停止鑽研,難保不會有別的成就。

周浩的反轉路,讓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如果想「成事」,至少有 3 方面的因素:

▎對自己有清晰認識和規劃

人人都往上走,周浩卻往下走。轉學時,面對人們的質疑,周浩說:

我雖然在乎別人的看法,可如果一輩子都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我的一生就毀了。

周浩的決定雖然不可思議,卻是他從內心出發的。

環顧我們四周,那些能主動突破逆境,身上長滿自驅力的孩子,其實都有對自我、對目標,甚至對環境的清晰認識。

千萬別小看這種認知。每個生命,都有蓬勃生長、主動向上的本能,而這種本能動力,就來自於「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要怎樣去適應這個社會」。

當一個孩子,有了很明確的目標「我就是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就要以怎樣的姿態立足這個社會」,這樣的孩子,就已經有了後續突破的可能性。

▎鍥而不捨的努力

發現自己不適應北大的學習時,周浩也有過頹廢。但他最終幾經「折騰」,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

不難看出,周浩身上有著一股不達目標不罷休的精神。

雖然看似走的是下坡路,可他的執行力、魄力,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這種勁頭,已經碾壓了太多同齡人。

轉學去技校,只是改變了航程和路線,但只要周浩身上這種鑽研精神還在,相信他最終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不難發現,成功的路其實真的不擠,因為能堅持下去的人,太少太少。

而人生的捷徑,不過是有了目標就去做,碰壁了,換個方向,多堅持幾步。

這種鍥而不捨的衝勁,就是一個孩子能成功的最好催化劑。

▎終生學習的能力

周浩的成才路上,還少不了一點,那就是他為了興趣,堅持終身學習。

網上曾有過一個「40 歲死,80 歲埋」的調侃,說的是很多人在步入社會,生活工作剛剛塵埃落定時,就不再努力。

再看周浩,即便留校任教,他也沒有停下對機械的鑽研。

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技工院校教師職業大賽中,周浩多次獲獎。

因為愛崗敬業,他還曾被《北京青年報》專門報導過。

不難看出,這種終生學習、持續精進的能力,也是成就周浩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孩子,如果能在熱愛的領域,堅持終生學習,大概率上,最終的結局都不會差。

周浩的故事,看得我很是感慨。

我們現在激烈的教育競爭,在短期內好像無解。

但周浩的勵志故事,又讓我覺得:給孩子一個無憂的未來,似乎也沒那麼難。

一個孩子,如果能全身心追求自己喜歡的事,並獲得價值感,無論生活還是追求,都踏實堅定,這不就是我們教育最大的成功嗎。

而做到這一點,需要孩子早點認清努力的目標,對目標鍥而不捨,還要不忘初心,終身學習。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成長樹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15/180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