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煩惱。師父把弟子帶到一片空曠地帶,問:「你抬頭看看,看到了什麼?」
「天空。」弟子答。「天空夠大吧,」師父說,「但我可以用一隻手掌遮住整個天空。」
弟子無法相信。只見師父用一隻手掌蓋住了弟子的雙眼,問:「你現在看見天空了嗎?」
繼而,師父把話題一轉,說:
「生活中,一些小痛苦,小煩惱,小挫折,也像這隻手掌。
看上去雖然很小,但如果放不下,總是拉近來看,放在眼前,擱在心頭,就會像這隻手掌一樣,遮住你人生的整個晴空。」
於是,你將錯失人生的太陽,錯失藍天、白雲和那美麗的彩霞。
弟子終於明白了自己痛苦的根源。
又一段時間,弟子為人處世總是不拘小節,認為小節無關緊要。
一日,師父問弟子:「下大雨和下毛毛雨,哪種天氣容易打濕人們的衣服?」
「當然是下大雨。」弟子回答說。
「但生活中,最容易打濕人們衣服的,往往是毛毛雨,而不是大雨。」師父說。
「大雨雨量大,毛毛雨雨量小,容易打濕衣服的怎麼會是毛毛雨呢?」弟子感到不解。
「因為天一下大雨,人們很快就會警覺,帶了傘的便會撐開傘來擋雨,沒帶傘的便會跑到房檐下避雨。
但如果下毛毛雨,人們難以感覺,或是感覺到了,也無所謂,認為這點小雨不足以打濕衣服,於是仍我行我素地在雨中行走,不知不覺間,便淋濕了整個衣服。」
師父說:
「為人處世,我們的言談舉止,如一舉手、一投足、一個表情、一句話語,這些都像毛毛細雨。
看上去很小,但如果不引起注意,不引起警覺,就會在有意無意間打濕別人的『衣服』,傷害到別人。
同時也會因此打濕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蒙受災難和損失。」
弟子終於明白了,毛毛雨之所以容易打濕人們的衣服,是因為人們放鬆了對毛毛雨的警惕。
歐陽修說:「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意思是,禍患常常是由一點一滴極小的不良細節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於某種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陷於困窮。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所以千萬不要小瞧那些微小的細節。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