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媒:習打造戰略威懾力體系 恐加速核武擴張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二十大的工作報告中,首度提出「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的新策略,引發不少戰略專家的高度關注。他們說,中國恐加速擴張核武力量,以威懾美國,並拒止美軍介入可能的台海衝突。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身兼中央軍委主席,他於周日(10月16日)的中共二十大報告時表示,中國將「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增加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比重,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

在中國解放軍的慣用語彙中,「戰略威懾力量」指的是以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海基潛射彈道飛彈和空基空射彈道飛彈為代表之三位一體的核力量體系。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習近平下令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代表中國將快速擴張核實力。

「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露端倪

位於台北的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10月17日在「解讀中共二十大政治報告」座談會上表示,習近平於2017年的十九大上,只說了要確保中國「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2019年的中共國防報告白皮書接著提及,解放軍要「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去年習近平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則強調,中國要「打造高水平戰略威懾」。

陳世民說,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這句話過去在中國聞所未聞,但若順著解放軍過去幾年涉及核力量用語的相關脈絡,基本上可以斷定,習近平展現了加速核武擴張的決心。

現旅居美國新澤西的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趙通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說,儘管中國調整核實力的態度並非新鮮事,但此次的信號十分明確和強烈,習近平擺明了要讓中國核實力的整體水平,達到國際上的「強大標準」。

長期研究中國軍事的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莫里斯(Lyle Morris)認為,相較前幾任的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常在核威懾的發展目標上釋放信號,但「二十大」報告所釋出的信號更為強烈。

中國核武邁入質與量並進時代

台灣學者陳世民表示,習近平近年涉及核力量的公開演說,加深了西方學者對中國加速核武的質疑,尤其是數量方面。二十年前的中國發展核武,重質不重量,現在則是質與量並進。

陳世民說:「過去重質不重量,主要是因為中國沒有錢,它科技能力比較落後,研發出來的核武都是落後一代、兩代,它沒有需要說增加太多的數量。現在中共可能要增加它的數量。錢也夠了,它自己也有它的(鈾)礦場,它要增加的數量,對它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中國學者趙通也認同,中國現處於核武質與量全面提升的階段。趙通說:「2021年目標是『打造高水平戰略威懾』,似乎是更強調質的重要性,但是今年提出目標是『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似乎是涵蓋了質和量要全面的推進。」

研究:2030年中國估擁千枚核彈頭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歷年的報告顯示,中國的核彈頭數於2019年初的290枚,增加到2020年初的320枚,2021年初則升至350枚。

該報告指出,儘管中國仍落後擁有5550枚核彈頭的美國和擁有6255枚核彈頭的俄羅斯,但是2019-2021年的三年間,中國核武庫的增速居世界之冠。

美國國防部去年底向國會提交的中國軍力報告推估,中國於2027年前擁有的核彈頭不超過700枚,但到了2030年,恐達到1000枚核彈頭的實力。此外,隨著具有核能力的空射彈道飛彈的開發、以及陸基和海基核能力的提高,中國可能已實現「新核三位一體」。

中國核彈頭或將比肩美俄

陳世民認為,中國一向秘而不宣其核武實力,西方推估,中國過去二十年只增加了百來枚的核彈頭,現共坐擁350枚核彈頭。但未來十年,若真的擴增至千枚,這種非常態的增長速度,或代表中國未來的實力將大躍進,在此前提下,中國下一步做出3000、5000核彈頭,比肩美國和俄羅斯,也不無可能。

中國學者趙通則說,中國長期的「核哲學」就是保持「最低限度威懾」,始終維持非常小規模的核武庫,也從不追求數量上與核大國平等。但面對西方國家對華的政治和戰略的壓制,中國被迫改變思維,開始重視核武數量的大規模提升。

但他說,習近平寄望藉由強大的核力量,來換取西方國家的對華友善,恐適得其反,因為在西方國家眼中,中國採取軍事現代化及擴張核武的行為,反而加劇對華的安全疑慮,加劇中方對外政治和戰略關係的進一步緊張。

趙通說:「這種不及 中共領導人預期的結果,可能會使中國覺得中國核力量擴張的力度還不夠大,需要進一步地擴張,所以,最終可能實現中國核力量必須長時間地大規模地擴張,甚至是接近達到美國、俄羅斯核力量的水平這麼一個最終的結果。」

美國學者莫里斯也同意,習近平於工作報告提及「外部勢力」、「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等用詞,其實是在向美國和其他國家發出信號,那就是,「中國感受到威脅和遏制」。

莫里斯告訴美國之音:「(習近平)的信號代表,中國的核戰略將從昔日所謂的精簡但有效的政策,轉向於非全面、但接近與美、俄匹敵的戰略。」

美軍不直接介入俄烏戰爭中國看到核威懾重要性

分析人士大多認為,美國雖然支持烏克蘭抵禦俄羅斯入侵,卻始終未派出美軍投入戰場,俄羅斯的核威懾是主因,這也讓中國更深信,強大的核威懾能力將讓美軍不敢投入台海戰事。

陳世民說:「美國為什麼到現在不願意派軍隊進入烏克蘭?美國為什麼不願意賣給烏克蘭可以打到俄羅斯領土的一些武器呢?當然是核武的一個影響。這樣的經驗教訓,中共看在眼中它會什麼樣的感想?如果說,中國可以擁有像俄羅斯跟美國,現在大概五千多枚核彈頭的一個實力,那美國是否就不太敢直接軍事介入台灣、幫忙台灣防衛呢?我相信,這會是中國會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莫里斯也說,中國正密切觀察俄烏戰事,並發現核威懾對中國的價值越來越高。雖然北京無法確認美軍是否介入台海戰事,但若有核威懾能力,至少嚇阻美軍的把握比較高。

趙通則說,中國若發展出整體核力量,必然對美軍介入台海戰事造成強烈的心理嚇阻;即便美軍真的介入,擁有核武的中國也較能確保戰事失利的美軍不至於輕率動用核武。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2/181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