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赫爾松失守是普京的錯還是末日將軍的錯?

作者:

俄羅斯烏克蘭部隊的總指揮官謝爾蓋·蘇羅維金(Sergei Surovikin)© AP

謝爾蓋·蘇羅維金(Sergei Surovikin)因其冷酷無情而被俄羅斯媒體暱稱為「世界末日將軍」,他於11月9日建議莫斯科軍隊撤離赫爾松和第聶伯河西岸,那裡的危險暴露無遺。俄羅斯主要的戰爭鷹派人士聯合起來支持莫斯科軍隊本月從烏克蘭城市赫爾松撤退的羞辱性決定,但支持此舉的指揮官現在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證明這個決策有理。

路透社今天報導稱,謝爾蓋·蘇羅維金Surovikin是一名56歲的老軍人,曾在車臣和敘利亞參加過戰爭,曾獲得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授勳。他受命指揮30,000俄羅斯軍人在烏克蘭其他地方發動攻勢。

其中一些部隊已經從烏克蘭南部調往烏克蘭東部,那裡的戰鬥正在激烈進行,而俄羅斯英雄獲得者謝爾蓋·蘇羅維金正在在冬天的風口浪尖上承受著壓力,他要證明他的從赫爾松撤退的賭注是正確的。

RT TV鷹派主編、這場戰爭的主要公眾支持者之一瑪格麗塔·西蒙尼安(Margarita Simonyan)在最近的電視廣播中對蘇羅維金說:「我們等待著你輝煌的成績,為你祈禱,我每天都為你祈禱。」

俄羅斯挺戰批評家以及有影響力的軍事博客對謝爾蓋·蘇羅維金的撤退決定感到不滿。其中一位博主弗拉德倫·塔塔爾斯基(Vladlen Tatarsky)在電報群Telegram擁有超過50萬粉絲,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俄軍撤退後訪問赫爾松感到憤怒,他質疑莫斯科為何沒有殺死澤連斯基。

這位博主甚至責問,「我們為什麼要流血?為什麼澤連斯基能從容地來到赫爾松?」塔塔爾斯基在視頻里問道,「從象徵意義來說,如果一架 Geran(一種無人機)降落在澤連斯基愚蠢的腦袋上就太好了,但這卻並沒有發生。為什麼?我們要麼打一場全面戰爭,要麼……什麼都不會解決。」

路透社說,俄羅斯首席民族主義者亞歷山大·杜金(Alexander Dugin)的女兒達莉亞(Darya)於8月在莫斯科郊外被謀殺,俄羅斯稱這是一起烏克蘭國家暗殺事件。杜金對蘇羅維金(Surovikin)施加了更大的壓力,稱赫爾松(Kherson)是俄羅斯可以放棄的最後一塊烏克蘭領土。杜金說,「已經達到了極限!」

俄羅斯政府高級官員和戰爭鷹派人士表示,他們希望赫爾松在某個時候回歸,這看起來很難在短期內實現。在東部開闢新戰場以對抗積士氣和戰力都高昂且配備西方裝備的烏克蘭軍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冬天。

基輔本身已發誓要繼續奪回領土,俄羅斯官員警告說,他們懷疑基輔可能會試圖利用從赫爾松重新部署的部隊在西部開闢第三條戰線。

一些人還要求末日將軍 Surovikin加強莫斯科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轟炸行動,克里姆林宮建議這一策略說,旨在將烏克蘭帶到談判桌前。

俄羅斯最著名的極端民族主義政治電視脫口秀主持人之一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Vladimir Solovyov)上周表示:「我呼籲俄羅斯英雄將軍蘇羅維金同志,我要求您徹底摧毀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粉碎納粹烏克蘭軍政府。」

路透社說,俄羅斯其他國家電視台評論員也開始公開質疑對烏克蘭戰爭的處理方式,儘管這些評論可能是經過精心編排的表演,旨在營造真正公開辯論的印象。

其中之一,德米特里·阿布扎洛夫(Dmitry Abzalov)抱怨他所謂的信息真空,稱他想「換個角度想知道莫斯科在烏克蘭的具體目標是什麼。

另一位馬克西姆·尤辛(Maxim Yusin)在廣播中抱怨說,他批評一些政客在國家電視台上散播謊言,他們曾吹噓俄羅斯軍隊如何如何強大,以至於能夠迅速打到「波蘭邊境、柏林、英吉利海峽和里斯本」。

一些新入伍士兵的妻子和母親組織起來,試圖就他們所說的訓練和裝備不足向國防部施壓。到目前為止,抗議的人數相對較少,但他們的一些投訴與支持戰爭的公眾人物的投訴相吻合。

有評論說謝爾蓋·蘇羅維金可能成為烏克蘭戰爭失利的替罪羊。10月8日任命蘇羅維金是俄羅斯首次公開任命駐烏克蘭部隊的總指揮官。

但在一些俄羅斯人圈子裡,謝爾蓋·蘇羅維金的任命被視為預先設置的一個潛在的替罪羊,因為他同時可以使普京和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免受直接批評。

亞歷山大·鮑諾夫(Alexander Baunov)說:「很明顯,蘇羅維金的任命和對他的讚譽至少部分是因為需要創造一個人物,以授權做普京不想以自己的名義採取的『可恥』行動。」鮑諾夫是前俄羅斯外交官,現任卡內基國際和平智庫高級研究員。

Surovikin符合這樣的要求,鮑諾夫Baunov說,因為他作為西伯利亞人的形象吸引了俄羅斯民族主義者,他們願意使用殘酷的策略來取得勝利。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22/183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