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特斯拉鐵粉」也舉白旗了?大摩重磅報告:特斯拉乃至整個電車進入「紅海」

特斯拉股價大跌前,大摩發布質疑電動車行業報告,但仍增持特斯拉,並表示看好福特、豐田等傳統汽車製造商。

周三,曾經最為看好特斯拉的摩根史坦利發布了一篇名為《特斯拉的衰落:大型汽車公司會在電動汽車上『眨眼』嗎?》的報告,首席汽車分析師Adam Jonas提出,是否「是時候考慮除電動車之外的其他技術路徑了」

值得注意的是,Jonas是特斯拉的長期「鐵粉」,曾多次發布研報闡明特斯拉的獨特市場優勢。大約14個月之前,他將特斯拉目標價上調至1200美元,並提出「未來12到18個月將看到特斯拉萬億美元市值的潛力」。今年三月,他表示特斯拉在供應鏈方面處於獨特地位;更準確地說,特斯拉在處理這些以及其他問題方面比其他對手領先5到10年。

如今,這篇報告發布之後,特斯拉開盤一度跌超11%,最終收跌8.8%。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跌去超過68%,距離大摩曾經的目標價也只剩下十分之一。

在報告中,Jonas提出了幾個反對整個電動汽車行業(以及特斯拉)的論點:

在聯邦基金為零的情況下,當特斯拉是一家市值萬億美元的公司時,將電動汽車視為理所當然要容易得多。

但是,我們確定電池是實現交通脫碳的唯一(或最終)途徑嗎?這項技術足夠便宜嗎?我們的電網準備好了嗎?扶持政策是否可行?像保時捷投資電子燃料作為電動汽車的『雙路徑』/互補技術的故事值得關注。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在提出了質疑觀點後,Jonas又表示看好特斯拉,理由是特斯拉可能會繼續降價:

特斯拉的降價始於中國,我們預計它們將迅速蔓延到歐洲和美國。雖然本質上是循環的,但更低的電動汽車價格對下一階段的大規模應用很重要,但會抑制許多有望與特斯拉競爭的公司的回報。

此外,Jonas似乎還暗示,他認為福特將引領整個行業向電動汽車轉型:

我們認為,福特的部門重組可能是一個重要時刻,有助於業界理解資本配置和利潤率損失與傳統汽車終端保值之間的權衡。雖然公司間轉讓定價和政府激勵措施的影響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但我們期望對電動汽車的風險/回報有更開放和平衡的理解。

他還將豐田視為該領域一個新的強大競爭對手:

豐田章男是世界上最大、價值最高的傳統汽車公司豐田的領導者,他提到了『沉默的大多數』汽車高管,他們質疑過度致力於電動汽車戰略而犧牲了其他脫碳技術。大多數汽車行業的關注者批評豐田不願跟上競爭對手推出電動汽車的步伐。雖然豐田最終將在電動汽車領域實現規模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者/後來者的方法可能會被證明是最佳的。

他還認為,管理現金消耗將對整個行業至關重要:

對於新興(非特斯拉)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的戰略,我們認為「蹲下來」管理現金消耗的速度是一個制勝策略。我們預計,更具挑戰性的資本市場環境可能會限制能夠實現可持續規模的電動汽車企業的數量。

最後,他評論說,由於競爭環境已經飽和,利率已經上升,行業中的許多大型參與者將被迫重新調整他們的支出計劃和時間表:

大眾在短短一年內就將其整個企業價值花在了資本支出和研發上。按這個速度,其他公司要花多長時間?在我們看來,還沒有投入使用的資本往往能在汽車股中創造最大的價值。

我們認為,在2023年,通用汽車和福特等傳統汽車製造商有機會重新考慮他們在2020/2021年非常不同的經濟和利率環境中制定的電動汽車投資計劃的數量和時間。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23/184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