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周日(1月1日)表示,對於全球經濟的大部分地區來說,2023年將是艱難的一年,因為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美國、歐洲和中國——都在經歷經濟活動放緩。
格奧爾基耶娃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周日上午的新聞節目「面對全國」中說,新的一年將「比我們過去的一年更艱難」。
「為什麼?因為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和中國——都在同時放緩。」#2023年前景展望#
今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了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反映出烏克蘭戰爭、通脹壓力以及美聯儲等央行為遏制價格壓力而實施的高利率的持續拖累。
自那以後,中國取消了「動態清零」防疫政策,新冠感染病例瞬間激增,中國消費者仍然保持警惕。
格奧爾基耶娃說:「中國2022年的經濟增長可能與全球增長持平或低於全球增長,這是40年來的首次。」
格奧爾基耶娃說,此外,未來幾個月新冠感染料將像「叢林大火」一樣席捲中國,這可能會進一步打擊中國經濟,拖累地區和全球增長。格奧爾基耶娃上月底曾前往中國訪問。
她說:「我上周在中國,在一個沒有新冠的城市裡,那裡一片泡沫。」「但一旦人們開始旅行,這種情況就不會持續下去。」
她說:「未來幾個月,中國的處境將很艱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是負面的,對該地區的影響將是負面的,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也將是負面的。」
在去年10月份的預測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中國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定為3.2%,與該組織對2022年的全球預期持平。當時,它還預計中國的年增長率將在2023年加速至4.4%,而全球經濟活動進一步放緩。
IMF通常會在本月晚些時候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公布最新預測,格奧爾基耶娃的言論似乎表明,其屆時可能會再次下調中國和全球增長前景。
美國經濟「最具彈性」
與此同時,格奧爾基耶娃說,美國經濟正在獨樹一幟,可能會避免全球多達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可能遭受的徹底收縮。
她說,「美國最具彈性」,它「可能會避免衰退」。「我們認為勞動力市場仍然相當強勁。」
但這一事實本身就存在風險,因為它可能會阻礙美聯儲將美國通脹從去年觸及的40年來最高水平拉回目標水平所需取得的進展。隨著2022年結束,通脹有跡象表明已越過峰值,但按照美聯儲青睞的衡量標準,通脹仍是2%目標的近三倍。
「這是……這是喜憂參半的事,因為如果勞動力市場非常強勁,美聯儲可能不得不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利率緊縮,以壓低通脹,」格奧爾基耶娃說。
去年,美聯儲採取了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最激進的政策緊縮措施,將基準政策利率從3月份的近零上調至目前的4.25%至4.50%,美聯儲官員上個月預計,利率將在2023年突破5%關口,這是自2007年以來從未出現過的水平。
事實上,美國就業市場將是美聯儲官員關注的焦點,他們希望看到勞動力需求放緩,以幫助減輕價格壓力。新年的第一個星期將公布一系列就業方面的重要數據,其中包括周五(1月6日)公布的月度非農就業報告。預計這份報告將顯示,美國經濟在去年12月又創造了20萬個就業機會,失業率保持在3.7%,接近196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