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城鄉居民醫保費20年瘋漲38倍「退保潮」引熱議

近年中國經濟下行,通縮壓力揮之不去。然而,為保障弱勢群體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保費仍維持年年增長的勢頭。

圖為深圳一醫院;國家醫保局在2018年成立以來,全國參保率維持在95-96%上下,職工醫保人數過去四年均有所增加,而居民醫保人數過去四年每年人數都有所減少

近年中國經濟下行,通縮壓力揮之不去。然而,為保障弱勢群體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保費仍維持年年增長的勢頭。2022年的個人繳費標準為350元,2023年升至380元。許多民眾負擔不起這筆開銷,乾脆脫保,導致部分地區農村出現醫保「退保潮」。近日,關於城鄉醫保費用究竟值不值的討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中國城鄉醫保無限上漲,但與居民可支配收入嚴重脫鉤背後原因何在?儘管醫保由國家負擔比例高於民眾負擔,為何還有那麼多的民眾退保?採訪美國馬里蘭州戰略與信息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

城鄉醫保費用20年飆升38倍

近年來,中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持續下降引發廣泛關注。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經濟下行,而居民醫保費率逐年上升的勢頭不改。據傳部分地區農村出現醫保「退保潮」。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毛相林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了《關於減輕城鄉居民醫保繳費負擔的建議》,提議暫停上調個人參保繳費標準,增設零繳費或低繳費參保檔次。

據中國國家醫保局發布的《全國醫療保險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3.46億人,比上一年少了1705萬人,其中職工醫保增長812萬人,而居民醫保則少了2517萬人。

2003年新農合建立之時,個人繳費標準僅為10元。此後便呈階段性上漲。到了2015年為120元、2018年220元、2022年為350元、2023年為380元。也就是說,20年間,個人保費增長了38倍,年均增長19.78%。按照這個趨勢計算,2024年,居民醫保費用很可能超過400元。

據國家醫保局介紹,城鄉醫療保險資金池,除了居民保費還包括政府補貼。過去二十年,中國政府提供財政支持,程度甚至大於個人參保費的增長幅度。2003年,中國財政對於居民參保的補貼不低於10元,如今已經增長到640元。

國家醫保局官員自說自話

近日中國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就社會關心的問題進行回復。首先,該負責人表示,中國基本醫保參保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參保質量持續提升。反駁了中國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連年下降的說法。

他說,相關數據近年出現波動,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參保數據治理,自2022年起,醫保部門為統一全國醫保信息平台上線,連續兩年清理居民醫保跨省和省內重複參保數據共5600萬。二是由於大學畢業生就業等新增就業因素,部分原來參加居民醫保的群眾轉為參加職工醫保。過去三年,每年都有500-800萬參保人由參加居民醫保轉為職工醫保,造成這兩個類比的人數此消彼長。

針對2023年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為380元,比2005年新農合建立時的10元相比,增長太快、標準太高的看法,國家醫保局負責人表示,不應該單純看繳納標準的增幅,應該看這增長的370元為人民帶來什麼利益。他說,醫保繳費標準上漲的背後,是醫保服務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

他說,2003年,新農合建立初期,能報銷的藥品只有300種,治療癌症等大病的用藥幾乎不能報銷。現在中國醫保藥品目錄包含藥品已達到3000多種。許多癌症或罕見病的用藥都可報銷。此外,由於現代化醫學診療技術的普及,CT、核磁共振等高新設備迅速普及,微創手術等過去高高在上的診療技術現在也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再者,過去20年群眾的就醫報銷率也在不斷提高。新農合建立時,住院費用報銷比率在30-40%之間,群眾負擔較重。目前全國居民醫保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維持在70%左右。最後,20年前異地報銷的比例很低,而且不能直接結算。但目前,居民醫保,除了可以在本市、本省份享受就醫報銷,還可以在全國近1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享受跨省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城鄉醫保未來堪憂

在中國,醫療保障制度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職工醫保,占參保人數的四分之一,另一種是城鄉居民醫保,占四分之三。居民醫保是針對農民和農民工以及兒童,也適用於民營部門中僱主沒有為其繳費的員工。相較於國有企業的城鎮職工和退休人員以及一些民營企業在職人員的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參保人群多屬於弱勢群體。

國家醫保局在2018年成立以來,全國參保率維持在95-96%上下,職工醫保人數過去四年均有所增加,而居民醫保人數過去四年每年人數都有所減少,但在2022年突然減少三倍,達到2517人。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23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691元人民幣。如果照每月醫保標準380元計算,城鄉醫保費一年達到4,560,占了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1%左右,對於農民家庭來說,的確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導,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華穎表示,目前居民醫保籌資採取按照人頭繳納定額且等額的保費,會出現低收入家庭負擔偏重的現象,而且每年的繳費標準調整並非基於基金支出需求的測算,也沒有基於居民可支配等明確關聯指標。這使得居民醫保籌資標準缺乏自動調整機制,個人繳費額也缺乏清晰的預期,導致參保動員困難,增加管理經辦的難度與成本。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RFA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30/203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