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與中共脫鉤已成定局 歐洲投資者轉向東南亞

中共的防疫政策在去年扼殺許多商機,加速外資轉移到其他國家。儘管終於停止清零,但根據《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的報導,歐洲企業在2023年的投資標的不會從東協轉回中國。

白紙革命」讓中國終於喊停清零政策,但外資已經一去不復返。圖:翻攝自@jajia推特

中共的防疫政策在去年扼殺許多商機,加速外資轉移到其他國家。儘管終於停止清零,但根據《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的報導,歐洲企業在2023年的投資標的不會從東協轉回中國。

報導引述歐盟東協商會執行董事韓福瑞(Chris Humphrey)的談話,指出北京放棄清零政策可能是個好消息,但歐洲商人與中國脫歐和供應鏈多元化卻「已成定局」(the die is already cast),不會因中共的政策而改變。

韓福瑞說,「隨著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的增加,東南亞一直從中受益,我認為中共最近的舉措不會改變這一趨勢,...對於許多企業而言,中國現在被視為一個必須謹慎以對的市場,而東南亞則被視為他們在更大的全球或亞洲布局之一環。」

歐盟成員國2021年在東協10個國家的投資約為26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與2020年投資的185億美元,以及在2019年投資的61億美元對比之下有明顯增長。

上個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和東協領袖首屆全面峰會上,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承諾將對東南亞地區投資100億歐元,以抗衡中共的「一帶一路」計劃。

歐盟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在2021年因一系列問題而顯著惡化,尤其是在歐盟因涉嫌侵犯新疆西北部地區維吾爾族少數民族的人權而制裁幾名中國官員之後,北京也制裁幾名歐洲政要予以回擊。此舉實際上扼殺了2020年底簽署的中歐全面投資協議,短期內也不太可能解凍。

北京嚴格的防疫限制措施是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美中競爭也引起歐洲投資者的擔憂。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RSiS)學院研究員克里姆( Frederick Kliem)指出,美國可能會對中國實施進一步制裁,範圍可能很廣,歐洲人可能必須遵守這些制裁。

在歐洲投資者疏遠中國之際,東南亞國家成功地吸引了他們的眼光。

歐盟事務評論專家伊斯拉姆(Shada Islam)指出,歐盟現在最新的口頭禪是「減少倚賴」任何單一國家製造關鍵產品。但從擺脫俄羅斯的嘗試就可以看到,要解除長期的商業關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歐盟和新加坡之間的投資保護協定在2019年生效,與越南之間的協定則只得到12個歐盟國家批准,還有15國尚未批准。與印尼之間的談判有進展,與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談判可能會在幾年內完成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04/185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