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一個人口萎縮、老齡化的中國可能將自己逼入絕境

中國領導層早就知道該國正在接近一個人口拐點。政策制定者警告,中國必須為人口萎縮以及勞動力減少、退休人員增多的時代做好準備。官媒已敦促年輕夫婦抓緊時機生兩到三個孩子,政府為緩解即將出現的經濟困境,已放開了對生育的限制。

然而,當政府在周二證實,中國人口在去年出現了60年來的首次下降,拐點比許多專家的預測來得更快、更突然時,危機初現的感受變得更加強烈了。

儘管中國官員已對人口將出現無法逆轉的拐點發出了警告,但在許多專家和中國民眾看來,他們還沒有為老齡化社會的長期需求做好充分準備。

中國突然放棄新冠「清零」政策的做法暴露了政府對感染的暴發準備不足。與之類似,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可能會暴露出政府尚未採取足夠措施來避免未來幾十年可能面臨的局面,即被迫在相互競爭的優先事項上做出艱難選擇。比如,如何滿足照料幼童與照料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是把錢花在支付社會福利上,還是花在建設技術和軍事實力上。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已在一定程度上尋求通過取消對生育的限制,來緩解一個人口不斷縮小的老齡化社會所面臨的長期經濟和社會壓力。他已採取步驟建立一個強大的社會安全網,並宣布經濟進入了一個「高質量」增長的新階段,減少了對廉價、充裕的農民工大軍的依賴。

「人口問題是未來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任澤平在周二的數據公布後寫道,他的這條評論在網上廣泛流傳。任澤平曾在大型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過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機。他呼籲政府制定更積極的政策,包括生育補貼、更長的產假和陪產假,以及加強對職場女性權益的保護。

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公布後,許多發在社交媒體上的帖子和接受採訪的人都暗示,政府的措施也許並不足夠,且為時已晚。在許多人看來,政府幾乎還沒有開始著手解決許多年輕夫婦選擇只生一個孩子、或一個孩子都不要的更深層原因,比如撫養成本和教育成本,以及缺乏政府實質性的支持,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工作場所,尤其是對女性而言。

「想生孩子,但是生活壓力實在太大,」現年34歲的北京店主吳一蘭(音)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她說她和前男友討論過這個問題。「如果有對象,大概想生一個就好。」

隨著出生率的下降,有關中國人口新時代的焦慮和爭論一直在加劇,尤其是在最近幾年,現已到了一個轉折點:中國人口在2022年減少了85萬,這是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中國的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了出生人數。上次人口減少是毛澤東災難性的社會實驗「大躍進」導致的饑荒造成的。

在如何贍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鼓勵夫婦生更多孩子方面,中國的人口學家、經濟學家和工商界領袖已提出了許多想法。政府已在2016年取消了實施三十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允許夫婦生兩個孩子,後在2021年提高到允許生三個。

儘管如此,大多數夫婦仍只生一個孩子,雖然兩個孩子的情況在農村比較普遍。許多年輕人,尤其是女性,對政府是否會讓她們生孩子後還能保住工作變得更容易持懷疑態度。

上海一個播客平台的經理、現年32歲的珍妮·劉(音)說,她和男友同意生一到兩個孩子,但前提是他們能「潤」出去。「潤」是個目前流行的詞,指的是離開中國。

「如果潤去一個福利更好、社會環境整體更優、小孩可以拿身份的地方,可能會考慮生一個小孩,」她說。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和適齡勞動人口的下降,未來一定會對財政有壓力」。

社會的問題根深蒂固。周二的數據公布後,中國網際網路上有些人表示,儘管政府承諾讓女性得到更公平的待遇,但許多僱主由於不想考慮產假和育兒的問題,對於更好、更穩定的職位不願考慮女性。

「職場23-30歲怕你去結婚生子,30-35歲怕你生二胎三胎。35歲+不好意思,連公務員和體制內都帶頭不招人了,」

網上一條評論寫道。「這樣的社會環境,就已經是最好的避孕藥。所有的催生和放開政策都將無濟於事。」

中國政策制定者倡導的措施往往忽視了女性面臨的更廣泛壓力,尤其是那些來自農村和工人階級背景的女性,這讓她們在家庭和工作之間陷入痛苦的兩難,布法羅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董一格說。該校是紐約州立大學系統的一部分。

家庭面臨著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的巨大壓力,這種壓力大部分落在母親身上,她們還經常被指望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公婆。

「她們夾在需要工作與集約型養育的需求之間,」董一格說,這是她採訪中國中部的女性農民工得出的結論。

「一方面,中國將女性權益作為生育率下降危機的因素來談論,另一方面,政府正在打擊女權主義,」董一格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由於這兩種做法相互矛盾,政府怎樣才能說服下一代年輕女性結婚生子呢?她們都有自己的抱負。」

人口萎縮、老齡化的社會不只是中國獨有的問題。僅就亞洲而言,這個問題的影響也將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逐漸顯現出來。儘管如此,中國過去幾十年實行的嚴格計劃生育政策意味著,中國在經濟騰飛階段面臨人口壓力的時間,比日本或韓國來得更早。

這個問題帶來的經濟和人口壓力將在未來幾十年削弱中國的實力,並可能導致中共領導人在感到國力衰退之前變得更好鬥,塔夫茨大學副教授麥可·貝克利說道,他在與別人合著的新書《危險地區:與中國的未來衝突》(Danger Zone: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中闡述了這個論點。

「中國提出的改善人口結構的措施是杯水車薪。使他們不堪承受的一個事實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每年將失去500萬到1000萬工作年齡人口,同時增加500萬到1000萬老年人口,」貝克利在通過電子郵件回答記者提問時寫道。「不能只靠提高退休年齡來彌補這種人口困境。」

其他學者對貝克利預測中國實力將受人口因素影響出現衰落的看法提出異議。他們指出,中國能夠通過對工人進行更好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生產力,以及加強跨行業的創新和自動化,來應對人口壓力問題。

但大家幾乎一致認為,這些做法需要中共領導人做出更多的支出承諾,同時他們也希望在軍事現代化、技術進步和國內安全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習近平對這些挑戰並非毫無準備。中國政府已推出了鼓勵擴大養老服務的措施,並承諾為想生育的女性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由於人們對大學、公司和媒體機構的性騷擾多次公開表示憤怒,政府還承諾要予以打擊。

雖然習近平表示支持男女平等,並重提了毛澤東的名言「婦女能頂半邊天」,但他也鼓勵尊重女性在家庭中的傳統作用。

「廣大婦女要自覺肩負起尊老愛幼、教育子女的責任,在家庭美德建設中發揮作用,」他在2013年說。

但是,把中國的人口壓力表述為年輕女性的態度問題,分散了人們對她們承受的更深層次社會和經濟壓力的注意力,布法羅大學教授董一格說。

「這是政治問題,而不是社會工程問題,」她說。「他們把問題歸咎於家庭和個人,尤其是不願結婚生子的年輕女性,而不提國家的作用和政策。」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20/185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