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為何加州三起大規模槍案兇嫌都是亞裔老人?

儘管加州幾起大規模槍案的動機各不相同,有人是因為工作糾紛,或是個人恩怨,或是立場衝突。但這些「劊子手」都是到了退休年齡的亞裔男性,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們用子彈掃射自己的同胞,以宣洩內心不滿。

在哀悼槍案遇害者的同時,全美各地的亞裔美國人也在努力應對一個現實,即一個年長如他們祖父的人,做出了一種獨特的美國行為——朝一群無辜者開槍。

-2022年5月,橙縣拉古納伍茲(Laguna Woods)的日內瓦長老教會(Geneva Presbyterian Church)的教堂爆發了一起針對台灣裔移民的槍案,一名醫生死亡,另有5人受傷。槍手是68歲的周文偉(David Chou)。

-2023年1月21日周六,以華裔為主的蒙特利公園爆發了轟動全球的大規模槍擊案。72歲的亞裔槍手Huu Can Tran衝進了正在舉辦新年慶祝活動的舞星舞廳,目前已有11人不幸遇害。槍手隨後於第二天在車內自殺。

-2023年1月23日周一晚上,舊金山以南約30英里的半月灣(Half Moon Bay)發生致命槍案,7名華人死亡。67歲的華裔槍手趙春麗(Chunli Zhao)在槍擊事件發生幾小時被捕。

圖:Mac Dutra公園的臨時紀念碑上出現了一張紙條,以回應半月灣大規模槍案。

對於一個在疫情期間已經飽受反亞裔仇恨犯罪激增(有時受害者是老年人)影響的社區而言,亞裔對同胞的暴力更讓人難以承受,尤其是最近的兩起槍案都發生在新年期間。

語言不通生活不順,覺得是美國的「外來人」

三名亞裔男性長者被控犯下這些可怕行為,儘管動機可能不同,但孤獨和精神健康問題可能是一些年長亞裔移民的「共同點」,他們可能在家鄉經歷戰爭,又或經歷過了在國外定居的落差。

而這些亞裔移民的子女也在苦苦思考,自己是否足夠關心經歷了這麼多,但不善言辭的長輩。

為越南裔和華裔老人做了20多年的醫療翻譯桑尼·勒(Sonny Le)表示:「他們不會說英語,而孩子又不說他們的母語。老一代無法與年輕一代溝通,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震驚全美的槍案爆發後,一些組織更為關注亞裔長者的心理問題。亞裔美國人倡導組織「18 Million Rising」發文稱:「要知道,在你痛苦、恐懼、憤怒、以及湧出斷聯衝動時,你並不孤單。」

日內瓦長老教會教堂槍手——周文偉拒不承認謀殺和謀殺未遂,並在案件中加重了仇恨犯罪的罪名。雖然他在台灣長大,但後來在中國內地定居。警局認為他「專門針對台灣社區」。

圖:教堂槍手周文偉

蒙市槍案的槍手——Huu Can Tran可能是因個人糾紛而開槍。

圖:蒙市槍案的槍手——Huu Can Tran

橙縣約巴林達(Yorba Linda)前市長黃佩吉(Peggy Huang)曾作為教堂槍案受害者和倖存者的非官方發言人。當她聽說了蒙市槍案也是一名年長的亞裔男性所為後,開始關注了那些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理問題的移民獲取醫學治療的困難。

黃佩吉說,當老人面臨失業或退休時,生活上將有一個非常艱難的過渡,尤其是對那些「一生都在努力工作」的男性而言。她說:「他們一輩子都在工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生活。」

被指控在教堂開槍的周文偉,在拉斯維加斯過著孤獨且怨恨的生活。妻子離開了他,自己付不起房租(房租是月收入的兩倍),68歲的他拼盡全力才找到一份賭場保全的工作。

而Huu Can Tran似乎也在掙扎,兩次向赫米特(Hemet)警察局報案稱家人試圖毒死他。

而對於在半月灣槍殺7人的趙春麗,聖馬特奧縣警長克里斯蒂娜·科珀斯說,受害者可能是趙春麗的同事,她將這起槍擊事件定性為「工作場所暴力事件」。

據《舊金山紀事報》報導,一名前同事指控趙春麗試圖悶死他,並於2013年對他申請了限制令。

圖:同事指控趙春麗試圖掐死他

被寄予厚望,「將事情藏在心裡」

Moving Forward心理研究所創始人兼執行長保羅·黃(Paul Hoang)稱,他對三名槍擊嫌疑人都是年長的亞裔美國人的消息感到「深切悲痛」。

他提到,男性亞裔移民被寄予成功的期望,卻不被鼓勵分享他們內心的自我感受。該研究所在加州的客戶都是越南人或中國人。

保羅·黃說:「如果他們不能成功,或者不能把最好的東西給家人,那可能是毀滅性的。」

他作為一名為老年人提供家常便飯的志願者,保羅·黃看到了許多老年人在疫情期間所經歷的孤立。而對於有語言障礙的移民來說,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

保羅·黃說:「他們不會去看守所或其他機構尋求幫助,因為那些地方可能沒有人會講他們的母語,也沒有他們習慣吃的食物,現在提供的許多服務對我們的社區文化沒有敏感性。」

圖:蒙特利公園致命槍案後,現場附近擺放著鮮花

雖然專家警告說,不要對槍擊案過早下結論,但他們表示,由此引發的關於亞裔缺乏心理健康幫助的問題,尤其是在年長的亞裔移民中,應該值得關注。

美國亞裔研究協會主席帕萬•丁格拉(Pawan Dhingra)指出,許多移民,特別是那些逃離戰爭或動亂的移民,不僅要處理在母國經歷的尚未解決的創傷,而且還要處理移民經歷中的創傷。此外,由於文化和語言障礙,老年人進一步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甚至無法認識到這些問題。

研究表明,亞裔尋求心理健康幫助的可能性大約是白人的三分之一。紐約長老會醫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醫生沃倫•吳(Warren Ng)表示,許多亞裔移民害怕給他們的家庭或社區帶來恥辱而不來看心理醫生,另一些人可能將他們所面對的種族主義歧視內化。

49歲的華裔美國人傑森·黃(Jason Huang)說,年長的移民傾向於「把事情藏在心裡」,「少說話」,不像年輕的亞裔美國人那樣願意討論心理健康問題。

傑森·黃說,由於這些原因,諸如舞廳、打太極和有其他運動的公園聚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他說:「老移民都知道會去那裡。」

韓國城青年和社區中心(Koreatown Youth and community Center)對外事務主任史蒂夫·康(Steve Kang)說,缺乏老年人的社區聚會場所是韓國城的一個問題。西大街上的一家麥當勞已經變成了一個老年人社區中心。

史蒂夫說:「如果麥當勞消失了,這會對我們的老年人群體造成損害。我們很多低收入的老年人都聚集在那家麥當勞,因為它便宜,他們可以負擔得起飲料和飯菜,而且相對安全和溫暖。」

移民美國,也會吸收美國「病態」文化

專家指出,槍枝暴力並不是亞裔移民文化中固有的。當研究與美國收入水平相當的國家時,幾個東亞國家和地區的槍枝暴力發生率最低,包括日本、韓國和台灣,這些地方擁有世界上最嚴格的槍枝法律。雖然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兩倍多,但每年僅有幾十起與槍枝有關的犯罪。

根據2022年AAPI Data關於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狀況的報告,在審視亞裔美國人的態度時,絕大多數人支持更嚴格的槍枝法律(占81%)。這比全美平均水平高出大約20個百分點。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種族研究教授珍妮弗·何(Jennifer Ho)說:「你在美國待的時間越長,你就越容易受到某些美國行為的影響,越容易獲得槍枝。這意味著,人們更傾向於決定通過開槍來解決自己的任何不滿。」

亞裔美國人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American Studies)主席丁格拉(Pawan Dhingra)也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亞裔美國人適應美國社會,也會有更多的亞裔吸收美國的病態。

他說:「移民和他們的孩子變得越來越『美國化』了。槍枝暴力就是其中之一。」

槍枝暴力在美很普遍,甚至會效仿作案

雖然槍案的幾名兇嫌都是年長亞裔男性,但專家指出,槍枝暴力普遍存在,而且跨越了種族、文化和身份。

珍妮弗教授稱,這種暴力是一種「美國特有現象」的症狀。

雖然悲劇發生的時間和嫌疑人之間的一些共同特徵導致許多人將他們混為一談。但半月灣槍手告訴警方,他對之前蒙特利公園槍案一無所知。

《暴力項目:如何阻止大規模槍擊事件的蔓延(The Violence Project: How To Stop a Mass Shooting Epidemic)》一書的合著者詹姆斯·丹斯利(James Densley)說,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最近的悲劇之間存在傳染效應,但過去的大規模槍擊事件中已經出現過這種情況。

丹斯利說:「任何大規模槍擊事件都會降低下一次發生槍擊事件的作案門檻,所以如果你正在考慮這種類型的犯罪,並且正在經歷危機,那麼目睹某種類型的槍擊事件很有可能成為你動手的動力。」

圖:周一,警察聚集在半月灣槍擊現場

丹斯利表示,大規模槍擊案的兇手通常會研究其他槍擊案的兇手,但這通常在年輕人中更常見。

根據槍枝暴力檔案,今年目前為止,美國在24天內發生了39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大規模槍擊事件定義為一次事件中至少有四人(除槍手外)被槍殺。

與此同時,有專家表示,槍枝改革的討論需要更多地納入亞裔美國人。

非營利組織AAPI data的人口數據和政策研究創始人兼主管卡西克·拉馬克里希南(Karthick Ramakrishnan)表示,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槍枝暴力確實暴露出了明顯的差異。

他說:「十多年來,我們有大量證據表明,亞裔美國人是槍枝管制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控槍組織沒有在亞裔美國人社區投入足夠的時間和資源。」

由於槍枝改革幾乎沒有進展,社區可能會看到更多這種暴力事件。丁格拉說,他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襲擊發生在亞裔美國人的社區,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亞裔美國人購買武器自衛,導致更多武器被使用和濫用。

丁格拉說:「我認為這不是一個趨勢的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洛杉磯華人資訊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30/186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