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身上的四處上等風水,養好就是福氣

《了凡四訓》裡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幸福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就在自己身上。若能積極改變自己,那麼幸福會如約而至。正所謂,命由己造,境隨心轉。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上等的風水,只要養好了,一輩子都能慢慢享用,還能服務子孫後代,滋養家庭。

01

養好身體,福氣源遠流長。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說的這句話,是告誡世人,要愛惜身體,否則就是虧待了父母,是不孝順的行為。

「健康是最大的不動產」,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的意識更加清醒,並且把健康當成了最大的財富,比金子更加可貴。要知道,身體垮了,再多的錢,也沒有用了。

可是有人,就是不信邪,用身體去換財富,去滿足自己的欲望。

在明朝成化年間,有一個叫桑沖的男人,拜山陰縣的谷才為師傅,學習男扮女裝的技術,把自己臉上的汗毛須髭絞剃殆淨,眉毛也進行整形,頭髮也進行了改裝,還戴了假髮,學習做女工。

桑沖把身體的模樣變成女人後,以教做女工為由頭,去大戶人家串門,還進入女人的閨房,圖謀不軌。

有一個叫趙文舉的男人,見桑沖有幾分姿色,就愛慕不已,不料撞破了他的詭計。桑沖被送到晉州官府,凌遲處死。

踐踏自己身體得來的幸福,一定是「偽幸福」,千萬不要相信。只要身體好,壽命長一點,福氣就會慢慢湧來,晚年也會過得安穩。

當然,要身體好,就要合理鍛鍊,少熬夜加班,注意規律生活,飲食合理。

02

養好眼睛,看到皆是風景。

人類學家博厄斯說過:「眼睛是靈魂的窗戶,人的才智和意志可由看出來。」

很多人,看到青山綠水,就會說「這裡的風水真好」;看到沙漠、野草,就會說「風水太差」了。這是主觀印象,也可以說是「按照常理推斷」。

如果一個人養好了自己的眼睛,那麼目之所及,都是好風水。

有一對夫妻,在新疆的沙漠邊緣種植核桃。風吹起了黃沙,讓夫妻兩個人滿臉灰塵,但是他們依舊很開心,互相鼓勵。

經過多年的努力,核桃豐收了,大家再去看沙漠,就讚嘆不已了。

是啊,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美景,但是眼睛裡有陽光和春天,那麼看到的一切,都會是美景。

養眼,要藉助外物,更要藉助自己的智慧。調整看世界的角度,看人的方向。如果一個人的過去很醜陋,就看看他改過自新之後的樣子;如果一道風景很糟糕,就看看風景里努力工作的人,尋找一株堅強的野草,還有熱情高漲的人。

眼裡都是美景,自己的風水,也就美不勝收了。

03

養好嘴巴,生活歡聲笑語。

「嘴是惹禍的苗根」,古訓不得不知。

很多家庭,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卻吵吵鬧鬧,誰都不好過。

我的朋友,說過這樣一件小事。

下大雨時,朋友忽然發現妻子沒有帶傘,就去地里幹活了。於是,他匆匆忙忙去送傘。

本來,朋友的舉動是暖心的。但是他見到妻子渾身被打濕的樣子,生氣地說:「去瞧瞧你的樣子,明明知道要下雨,也不帶傘,活該吧。」

妻子沒有接傘,冒著大雨回家。之後,又感冒了。夫妻關係,迅速跌入了谷底。

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商量。這是一個人的風水,也是家庭、人際關係的風水。如果你身邊的人,都對你客客氣氣的,那麼你的生活環境就變好了。

要明白,生活環境變好的前提是,你自己的言語變好,嘴巴能夠管得住,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都是可控的,千萬不能張口就來。

04

養好心靈,人生安靜悠然。

總有人,人心不足蛇吞象。

心靈里都是欲望,就別談什麼風水了。有了錢財和位置,反而是負擔。

東晉時,王家和謝家都很富有,他們都建了很大的房子和院子,還穿著烏衣,來顯示家庭的富貴。但是若干年之後,東晉不復存在了,兩個家庭也落敗了。他們的心情非常難受。

文學家劉禹錫說:「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只有燕子,從來不在乎什麼富貴和貧窮,總是在百姓的家門口築巢,幫人們捉蟲。燕子的到來,讓家庭蓬蓽生輝。

如果你有了燕子的心靈,就會發現,平淡是福氣,看淡是更大的福氣,助人是莫大的福氣。

養好自己的心靈,看到富貴,看透人生,順著時代沉浮,日子過得安寧,就好了。

還有,捨去內心的雜念,不要和誰比較,也不要顯擺自己。因為從來沒有「高高在上」,因此人生就不存在「低谷」了。

「人心本無染,何處惹塵埃」,心有多低,境界就有多好,福報就有多深;心如簡素,輕鬆自由。

05

人的福氣,不在別人身上,不是別人送來的。就是遇到了貴人,幫你一次是一次,不會幫你一輩子。

因而,我們要學會滋養自己的一切,為自己造福。當自己富貴了,又去幫助別人,擴大自己的福氣。這樣做,人生自然會風光無限。

養好身體,健健康康。

養好眼睛,找到風景。

養好嘴巴,交流快樂。

養好心靈,天大地寬。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們不知道會遇到多少灰暗的時刻,但是修煉好了自己,一切都是奔赴光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02/186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