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中共《人民日報》2月5日發表文章,以江蘇省南通市為例,聲稱「大數據賦能,讓社會治理更智慧」。這讓最近引發網絡極大關注的胡鑫宇案件,更加籠罩上厚厚的一層疑雲。
旅美華人教授孫天澍不久前以其親身經歷,在大紀元撰文指出,他曾經受邀到中共體制內各單位做演講培訓。這些機構相比公司而言,對待數字監控和信息網絡的態度更甚。
他說,「形象地比喻,數位化是科技進步遞給中共的一把利刃,中共從上到下拿到了這把刀都像如獲至寶,隨時準備磨刀霍霍向人民。」
《人民日報》的這篇文章吹噓,如何抓捕所謂的「非法加油」車輛,以及調動市公安、商務、應急、市場監管等部門,現場抓獲所謂的「非法流動加油嫌疑人」1人,查扣車輛1輛;在上游源頭儲存點發現10多個儲油罐。
然而,這些中共的高科技抓的到加油車輛,卻在胡鑫宇等類似案件中卻集體離奇失效。
最近,CNN援引中國社交媒體網友的話說,為什麼在一個「安全攝影頭和高科技監控無處不在」的國家,一個15歲男孩可以消失得無影無蹤。
孫天澍教授文章提供的信息,不僅曝光中共對老百姓的監控到了何等令人髮指的程度,也更讓胡鑫宇等類似案件充滿疑雲。
孫天澍教授講述,他曾在家鄉南京和一名負責網絡系統建設的公安領導聊天探討相關問題時,這名公安領導先讓他猜幾個數,猜一下南京市一共有多少攝影頭?南京市民平均每年被採集多少次人臉數據?南京市民每個人的身份證號平均每人每年要在公安維穩大數據里被分析多少次?
孫天澍教授根據直觀猜測回答了幾個數字。而這位公安的答覆是他猜的十幾倍。
公安隨手指向一個電線桿,說「你看,那一個杆子上就有12個攝影頭」。
孫天澍說,他又跟我解釋,有一套名為天眼的系統,每天就能採集上億人臉數據。這些數據,加上各個公司來的,各個系統上報的,分分鐘能得到任何一個人的人物畫像,得到的結論甚至能做到比你自己還了解你。
孫天澍教授還說,自己曾是上海交通大學的訪問教授,上海交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在一次數位化轉型的分享會上,驕傲地分享了他們如何利用從四面八方匯集的大數據(有公安開放的埠、相關市場主體提供的數據),判斷師生的思想政治動態。他們自己說,僅僅在某一個月,他們就通過社交媒體、手機瀏覽、出行軌跡等數據鎖定了幾十位可能有「重大政治原則問題傾向」的學生,並投入人力,對這些學生進行緊急心理干預,「化險為夷」。
中共能夠抓住所謂的「非法加油」者,能夠鎖定所謂的可能有「重大政治原則問題傾向」的學生,為什麼發現不了胡鑫宇這樣的,中共需要做出回答。